《盧師東谷懷城中諸友》是元代范梈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首尾均寫“懷城中諸友”之情,而中幅言志。詩中表現了一種十分矛盾的心情,即詩人一方面不合流俗,避世隱居;一方面又眷念親故,未能忘情。這種微妙而複雜的情感,通過詩人靈活的詩筆,在四十字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此詩在結構上的特點是首尾均寫“懷城中諸友"之情而中幅言志。前後照應,尤覺渾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盧師東谷懷城中諸友
- 作者:范梈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元詩別裁集》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盧師東谷懷城中諸友
契闊遽如許,淹留空復情。
天遙一鶴上,山合百蟲鳴。
異俗嗟何適,冥棲得此生。
平居二三子,今夜隔重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盧師:山名,在今北京西翠微山後。相傳隋僧盧師唇此,馴服大青、小青龍子山有盧師寺,元建大天源延聖寺。
②契闊:離合,聚散。偏指離散。
③如許:如此,這樣。
④淹留:滯留,停留。
⑤遙:遠。
⑥合:圍繞。
⑦異俗:不同的風俗。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我們相隔遼遠,音信渺茫離別後的道路如此悠長。我在此地盞桓望著夜空獨自遙想。
只白鶴劃破遠方的蒼天,四周山色相抱,蟲聲鳴唱。
異地的風俗便我不知所從,夜色逼來,此生何往?
日日相知的二三好友今夜卻隔著重重的城邦。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范槨寓居盧師山(今北京市蘆溝橋西北)東谷懷念大都友人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中表現一種十分矛盾的心情,即詩人一方面不合流俗,避世隱居;一方面又眷念親故,未能忘情這種微妙而複雜的情感,通過靈活的詩筆,在四十字中得到了淋滴盡致的發抒。詩人的心情就是這樣矛盾,像是自作自受,原因是身不由己,進而進入意味深長的寫景“天遙一鶴上,山合百蟲鳴。”秋高氣爽的日子,天上一鶴獨飛,山中蟲吟不絕。景象高遠,而環境清寥,表現出來的心情,則是明朗的。使人想起詩豪劉禹錫《秋詞》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亨父此處所寫的,正是“晴空一鵠排雲上”的超拔勝境;而山中蟲齊鳴,則又像是為之伴奏合唱。史載范楟“持身廉潔,居官不可乾以私,疏食飲水,泊如也”(《元史本傳》)。這是一種落落寡合的孤高耿介的品格。這裡的寫景也應有幾分象徵的意義,似乎解答了詩人何以淹留山中的原因。這詩品就是他的人品。緊接的兩句證實了讀者的感受:“異俗嗟何適,冥棲得此生。”這立刻人想起陶淵明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來。看來作者的移居山谷,夙願已久。當然做到這一點也不易,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的,那就是篇首表明的與親友分離的苦惱,尤其是與幾個平時相處的知心朋友分離的苦惱。詩中用《論語》常用的“二三子”一辭來親切地稱呼他們:“平居二三子,今夜隔重城。”末句暗用李商隱“相思迢遞隔重城”(重城猶高堿)句意,不明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極深。說“今夜隔重城”,可見平素形影不分。又見此別為時不久,才令人特別掛念。
此詩在結構上的特點是首尾均寫“懷城中諸友”之情而中幅言志。前後照應,尤覺渾成。
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文學家姚莫中、江蘇大學教授劉達科《古代言情贈友詩詞鑑賞大觀》:這首詩決非一般的唱和應酬之作,它字裡行間洋溢著濃厚的情誼。範亭創作好追摹古人,這首詩也有這個特色。但更重要的是,它寫出了情之真,情之深。它總的特點是外枯而中膏,詞淡而味斑,畜簡而情長。
作者簡介
范槨(1272年—1330年),字亨父,一字德機,清江(今屬江西樟樹)人。家貧早孤,刻苦自學。年三十六,辭家北游,賣卜燕市。薦為佐衛教授,遷翰林院編修官,後又任閩海道知事等。人稱“文白先生”。與虞集、楊載、揭傒斯齊名。有《范德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