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儀式
2015年11月29日,30集電視劇《盧作孚》(暫名,簡稱“盧劇”)授權簽約儀式在重慶民生實業有限公司大樓舉行。盧作孚先生84歲的三子盧國綸及其女兒盧曉蘭代表家屬與人民交通出版社社長朱伽琳,在製作“盧劇”授權協定書上籤字,標誌了醞釀近一年的雙方合作意向達成一致,“盧劇”的編創工作正式啟動。盧作孚先生92歲的次子、民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國繼及其子、民生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曉鐘、中央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製片人李語、電視劇購銷中心項目組組長張忠(本劇編劇之一)和中國航海學會秘書長趙東野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創作團隊
電視劇《盧作孚》由交通運輸部主導、中國航海學會協調、中央電視台打造。
背景信息
為弘揚航海文化和民族精神,2014年12月中國航海學會徐祖遠理事長在走訪老會員民生實業有限公司時,建議結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舉辦盧作孚先生主題展,並啟動編創“盧劇”。近一年來,中國航海學會主動協調合作各方,積極推動合作進展,促成了“盧劇”編創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按照雙方協定,該劇將以1938年秋的“宜昌大撤退”為背景,全方位地展示盧作孚先生傳奇非凡的一生和不朽的精神,預計2019年製作完畢。
劇情介紹
1925年夏,32歲的盧作孚懷揣合川家鄉父老集資的8000元錢到上海購船,決心成立“民生公司”。此時長江上游航運十分蕭條,似乎任何公司都感到無法撐持,他卻看準要辦輪局。惲代英佩嘆他的勇氣,直言不諱,只有武裝鬥爭,才能建立起人民自己的國家。盧作孚感謝惲代英,又深感不能置事業於半途。兩人握別,盧作孚走上了一條與革命鬥爭同樣艱苦、坎坷的實業救國之路。“民生公司”有了自己的第一艘“民生”輪。正當民生公司不斷發展時,抗日戰爭爆發。盧作孚指揮宜昌大撤退,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筆。解放前夕,盧作孚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政協會議。在與周恩來總理的交談中,他首先提出了“公私合營”構想,得到總理支持。
作品評價
製片人對盧劇的定位是:“立足於表現盧作孚救國救民,將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振興緊緊聯繫在一起”,“引領廣大觀眾去經歷這位偉人的一生”。盧作孚只活了59歲,卻在“革命救國”、“教育救國”、“實業救國”三大領域都留下了不朽業績,與他有關的人物和事件紛繁複雜,很難準確把握。所幸兩位編劇憑著堅忍的毅力、高超的學養、對盧作孚的摯愛和對廣大觀眾負責的精神,破解了這道入門的難題。他們從盧作孚的經歷中萃取了最精彩的人生片段:少年求學立志;18歲參加同盟會;28歲主持川南教育改革實驗;31歲在成都開展民眾教育運動和社會改革試驗;32歲創辦民生實業公司;34歲開創北碚現代化鄉村建設;36歲率領民眾從列強手中收回內河航權;42歲統一川江航運並促成四川軍閥停止內戰;45歲組織指揮宜昌大撤退;53歲在加拿大貸款訂造遠洋輪船;57歲指揮18條滯留海外的輪船成功回歸新中國等。兩位編劇以這些“事”為明線,以破解盧作孚“為何這樣愛國愛民愛船愛事業”為暗線,組成了全劇的主線索,構成盧劇獨具審美張力的藝術結構。著名作家、重慶文化專家藍錫麟先生認為,原劇本“忠實於盧作孚的人生履跡,一兩集乃至三集寫出一段他的人生經歷,個人的求學、立志、興教、創業都貫穿‘民生’主線,每一段經歷都有波瀾和看點,既平凡,又真實,盧作孚的人格魅力與時俱增,顯得相當誠實可信”。然而,導演台本作者卻擅自改弦更張,把盧作孚定位為“船業大亨”,對於盧作孚在航運史上留下的精彩篇章,要么大幅刪節,如原劇本用4—5集篇幅來表現的宜昌大撤退,導演台本壓縮至不到1集;要么隻字不提,如盧作孚採用經濟辦法,“化零為整”,壯大民族航運業的諸多範例都不見蹤影。導演台本作者隨心所欲地認為:“盧作孚最精彩的是最後十年”,故用了10集的篇幅來寫抗戰末期至1952年最後七年的盧作孚,其內容顛來倒去都是編造或誇大其詞的民生公司內外交困,董事股東叫苦連天,盧作孚脫睏乏術,動不動就哀嘆、暈倒、吐血,哪有精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