盦

盦,中國漢字,意為覆蓋,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盦
  • 拼音:ān
  • 注音:ㄢˉ
  • 部首:皿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部外筆畫:11,總筆畫:16
五筆86&98:WYNL 倉頡:OINT
筆順編號:3445125351125221 四角號碼:8010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6E6

基本字義

◎ 覆蓋。
◎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盦是盛食器皿,宋代的《考古圖》收有周伯盞饋盦,《宣和博古圖》收有周交虬盦
《宣和博古圖》的周交虬盦在電子書的第872頁。《考古圖》的周伯盞饋盦在電子書的127頁
周交虬盦其實是一個廣口大罐子(該圖缺蓋子),有兩耳
周伯盞饋盦有蓋
◎ 同“庵”(多用於人名)。
English
◎ lid of a caldron; Buddhist cloister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字部】盦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1
《唐韻》烏合切《集韻》乙盍切,𠀤諳入聲。《說文》覆𥁋也。《博古圖》周有交虬盦,蓋鼎之𥁋也。
《集韻》鄔感切,諳上聲。
《廣韻》《集韻》𠀤烏含切,音諳。義𠀤同。 鼎文作盦。徐鉉曰:俗作罯,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