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崗古文化遺址

盤龍崗古文化遺址

盤龍崗古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東南,信陽市所轄的豫東南的中心,距潢川縣城西南處30公里的江家集鄉姚樓村。該遺址座落在大別山北麓,緊靠層巒疊嶂的環山懷抱之中,面臨潢川東乾渠、白露河支流,與商城縣的鄢崗村一水之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盤龍崗古文化遺址
  • 外文名:Ancient cultural sites in Longgang
  • 位於:河南省東南
  • 座落在:大別山北麓
  • 整體呈:橢圓形
盤龍崗古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東南,信陽市所轄的豫東南的中心,距潢川縣城西南處30公里的江家集鄉姚樓村。該遺址座落在大別山北麓,緊靠層巒疊嶂的環山懷抱之中,面臨潢川東乾渠、白露河支流,與商城縣的鄢崗村一水之隔。
盤龍崗遺址整體被江、姚鄉級路切斷一分為二,所以近年來又叫前盤龍崗,後盤龍崗。遺址整體呈橢圓形,其間凸凹起伏,盤繞丘陵與平原大地之間,高處似龍頭昂首,低處猶巨龍擺尾,故以“盤龍崗”而得名。該遺址偏南處有灰坑兩處內涵獸骨,破碎陶罐、蚌殼。西南出土磨製光滑的石斧、石鑿、石箭頭、鼎腿、鬲腿。當地農民在暴雨過後,經常拾到圓形石彈視為龍眼,石鑿被視為龍牙,陶紡輪被視為龍鱗,可謂藏龍臥虎之地。
該遺址經多次調查,自1986年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來,在縣、鄉、村三級保護組織管理中,遺址基本保持原貌。該遺址是豫東南面積較大,文化層比較豐富,延續較長的古文化遺址之一。從採集的標本來看陶尊、缽、罐、盆,系灰胎,火候低,散松,有一觸即碎之感,飾粗繩紋,斜格文,圈點紋,多為素麵,夾沙陶器,紅陶也時有出土,在高台(吳大山)附近還採有薄如蛋殼,內外漆黑的陶片,且光滑古樸,據省文物考古專家裴明相說:“這個遺址由仰韶期延伸到龍山期的可能性很大,一直到西漢的遺物也普遍存在。”
盤龍崗古文化遺址的發現,為研究豫東南一帶母系社會經濟提供了寶貴資料。由仰韶早期延伸到龍山時期的特色,也為研究新石器時期文化,提供了考古依據。潢川縣人民政府潢政(1986)100號檔案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55號檔案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