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大洋(盤古大洋)

泛大洋

盤古大洋一般指本詞條

泛大洋(Panthalassa,或Panthalassic Ocean)又譯泛古洋、盤古大洋,在希臘文中意為“所有的海洋”,是個史前巨型海洋,存在於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環繞著盤古大陸。概念來源於大陸漂移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泛大洋
  • 外文名:Panthalassa
  • 別稱:盤古大洋
  • 學科:海洋地球物理學
  • 定義:史前巨型海洋
  • 時期: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
釋義,範圍,形成,演化,大陸漂移說,

釋義

泛大洋(Panthalassa,或Panthalassic Ocean)又譯泛古洋、盤古大洋,在希臘文中意為“所有的海洋”,是個史前巨型海洋,存在於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環繞者盤古大陸。概念來源於大陸漂移說。

範圍

泛大洋包含太平洋與特提斯洋的前身。隨者特提斯洋的隔離、盤古大陸的分裂(導致大西洋、北極海、印度洋的出現),殘餘的泛大洋演變成為太平洋,因此泛大洋又稱古太平洋(Paleo-Pacific)。

形成

在9億年前,一個三向聯結構造(triple junction)的地塹形成,使得羅迪尼亞大陸開始分裂。羅迪尼亞大陸在8億到7億年前分裂為南北兩個大陸,泛大洋從中開始形成。在南半球的勞倫大陸西部(現今的北美洲),與此次分裂有關的構造幕成為拗拉谷(Aulacogen),在勞倫大陸西部形成大型沉積盆地。原本環繞羅迪尼亞大陸的Mirovia洋,隨者泛非洋與泛大洋的擴張而開始縮小。在6.5到5.5億年前,新的超大陸開始形成-潘諾西亞大陸,潘諾西亞大陸呈倒V字形,倒V字形內側是泛大洋,外側則是泛非洋以及Mirovia洋的殘餘部分。

演化

泛大洋的大部分海盆與海洋地殼,已經隱沒至北美洲板塊與歐亞板塊下方。泛大洋板塊的殘餘部分可能有胡安·德富卡板塊、戈爾達板塊、科科斯板塊、以及納斯卡板塊,以上四者都為法拉龍板塊的殘餘部分。在盤古大陸分裂、特提斯洋被隔離後,泛大洋形成太平洋。

大陸漂移說

1620年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在他提出了西半球曾經與歐洲和非洲連線的可能性。1668年法國R.P.F.普拉賽認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與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開的。到19世紀末﹐奧地利地質學家修斯(Eduard Suess,1831~1914)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陸上的岩層非常一致,因而將它們擬合成一個單一大陸,稱之為岡瓦納古陸。1912年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並在1915年發表的《海陸的起源》一書中作了論證。由於當時不能更好地解釋漂移的機制問題,曾受到地球物理學家的反對。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隨著古地磁與地震學﹑宇航觀測的發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陸漂移說獲得了新生﹐並為板塊構造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陸漂移假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於大洋盆地間的大規模水平運動,稱大陸漂移。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與地球自轉的兩種分力有關﹕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離極力。較輕矽鋁質的大陸塊漂浮在較重的黏性的矽鎂層之上,由於潮汐力和離極力的作用使泛大陸破裂並與矽鎂層分離,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規模水平漂移,並且向附近移動的活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