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縣天府廟

監利縣天府廟

監利縣天府廟據傳始建於晚唐時期,初為李氏家廟,後來發展成十方廟宇。天府廟由兩座殿宇組成,一座叫“王爺殿”,主供王元帥;一座叫“天符宮”,主供天符大帝。天府廟位於監利縣城的宮門口,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最後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後來,地方政府修街道,這裡被修成了天府大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監利縣天府廟
  • 建造時間:晚唐時期
  • 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
  • 地址:湖北省監利縣
簡介,傳說,

簡介

監利縣天府廟探源
湖北省監利縣位於荊江北岸,屬巴楚文化區域。自古以來,這裡的宗教文化就非常濃郁。縣域內歷來信士眾多,廟宇林立。時至建國前後,僅縣城就有“四十八廟”之說,其中有天府廟、九蓮宮、城隍廟、文廟、三元殿、上清觀、關帝廟、東嶽廟、五顯廟、茶庵廟、墨山廟、財神廟、萬壽宮、枝庵廟、龍王廟、青龍廟、巡海廟、火神廟、羅漢寺等等,難以一一列舉。加上遍布全城的土地廟,可能還不只四十八廟呢。
在這“四十八廟”中,城隍廟、上清觀、天府廟、羅漢寺尤為突出。其中天府廟更是聞名遐邇,影響深遠。據說最後拆除的天府廟高大雄偉,氣勢恢宏,一度是監利縣城的城市坐標。曾經有“南城隍,北天府”一說,也說作“南有城隍廟,北有天符宮”。1943年,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監利縣城,其重點目標中就有天府廟。可能是天符大帝的神力吧,幾個小時的狂轟濫炸,天府廟竟安然無恙,只是把一座巨大的石制牌坊炸毀了。日本鬼子占領監利縣城後,曾試圖拆除天府廟,可無論怎么拆,就是拆不了。現在的監利縣城,以天府廟命名的就有“天府廟大市場”,“天府西路”、“天府中路”、“天府東路”,還有一些以“天府廟”命名的商鋪,足以說明天府廟在監利縣城的核心和支柱地位。
然而,在到處可見“天府廟”字眼的監利縣城,卻找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天府廟。天府廟在哪裡?帶著這個問題,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走訪了一些當地的老人,才了解到關於天府廟的一個大致輪廓。

傳說

傳說天府廟始建於晚唐時期,起初為李氏家廟,位於現紅軍街的宮門口東側,朝紅軍街開門。傳說修廟的地方一夜之間長出一個小山包,可能是因為監利縣的地土輕,山包只長到丈把高,就不長了。其時人們認為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當地的李姓就在這小山包上修建了一座李氏家廟。
隨著時代的變遷,李氏家廟逐步演變發展成十方神廟。到了明朝宣德年間,地方信士在此廟台上修建了主供天符大帝的“天符宮”,“宮門口”這一地名,指的就是“天符宮”的門口。明萬曆年間,地方信士進一步擴大廟宇規模,在天符宮的背後新建一座規模更大的廟宇,向東開門,把天符大帝移到新廟裡,新廟沿用“天符宮”的廟名,而把老廟更名為“王爺殿”,主供“王元帥”,地方人稱“王爺菩薩”。
新的“天符宮”建成後,這裡便有了兩座廟宇——天符宮和王爺殿,再用“天符宮”這個名字,已經不能完整反映兩座廟的實際面貌了,後來人們就在“天符宮”前面稍遠的大路邊(現在的新華巷。原先是通往縣城寶合門的一條大路)建立了一座石頭牌坊,上書“天府廟”,取“天上神仙府”之意。這樣,“天府廟”就涵蓋了天符宮和王爺殿兩座廟宇。
據老人們回憶,王爺殿為磚木結構的三開間廟宇,主供“王爺菩薩”(即王元帥),殿宇台基很高,從地面進入王爺殿,要經過十八級由條石鋪設的台階。有民謠說,“王爺殿,十八坎,下面開的穀米場”。王爺殿離街道(現在的紅軍街)還有十幾米遠,門前的場地比較開闊,為“王爺殿”的殿前活動場所。就在這一開闊地的兩側,都是做穀米生意的店鋪,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商業地區。
天符宮同樣磚木結構,更是風格特異。飛檐斗拱,翹角風鈴,高大雄偉,威武壯觀。比王爺殿要高大得多、寬敞得多。只是台基比王爺殿的台基要低,只有三級台階進廟。老人們講述,他們在十幾歲的時候,到廟裡玩耍,去抱那立柱,還圍抱不夠。天符宮主供天符大帝以及兩個副將,裡面還有許多小“菩薩”(即神像,這裡的人們習慣把神明或者其神像叫做“菩薩”),大概是信士家裡的菩薩。那些菩薩鬧得家裡不安寧,信士就把菩薩送到廟裡來了。
天符宮前的廣場比王爺殿前的廣場要大得多,從天符宮到牌坊大約有三十多米遠,南北寬也有二十多米。民間傳說天符大帝的符法非常厲害,不僅能夠驅鬼避邪,還能夠消腫止痛,甚至還治好過一些比較頑固的疾病。所以,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來天府廟敬神。每到農曆的初一、十五,前來敬神的人數更是達到數百人之多。特別是五月十八,天符大帝的生日,數以千計的信士弟子都會從四面八方湧來,朝拜天符大帝。此時宮門前的廣場上可謂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天符宮的右前方有一戲樓,每逢唱戲時,天符宮前的廣場上也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天符宮南北兩側各有一條巷子,連通前后街道。北側的巷子稍寬,約五米來寬,南側的巷子稍窄,約三米來寬。由於這裡匯集了許多穀米商行,所以人們又稱這巷子為“穀場巷”。老人們回憶,文化大革命時期,廟裡的神像被搬走毀掉了,留下兩座空廟,政府在宮門口開秤收糧,兩座空廟便作為堆放糧食的倉庫。後來不再在這裡收糧了,兩座空廟裡都堆的是鹽,成了食鹽倉庫。1971年到1972年,政府先後拆除了天符宮和王爺殿,並批准有關單位在廟兩側的巷子上修建房屋,而兩座廟宇的台基改作街道。其時,王爺殿的高台尚未完全剷平,仍然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現在的菸草公司就建在北側巷子上,南側則分別被工商銀行和醬園廠、蘆葦站等單位占領。據老人們回憶,當時參與毀菩薩和拆廟宇的人,基本上都死了,有的是暴病而死,有的是折磨而死,有的連後嗣也沒有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縣政府以天府廟老台基為起點,向東延伸至交通大道,修建“天府廟大市場”,這時才完全剷平王爺殿的高台。後來,“天府廟大市場”搬遷,這裡便修建成了“天府西路”。至此,除了附近人家收藏了一些廟裡的石墩之類外,天府廟的遺蹟全都蕩然無存。
天符大帝和王元帥是個什麼神呢?筆者也查找了一些資料。天符大帝乃是傳達上天旨意的天神,屬於玉皇大帝手下的文臣。在遠古時期,人們崇拜天象,看見天上的雲朵呈現出類字類物的圖樣時,就認為這是天符,是天書,也就是上天在向人們展示其天意。慢慢的,人們的信仰中就出現了專門傳達上天旨意的“天符大帝”。王元帥是天庭的護法神,屬於玉皇大帝手下的武將,全稱叫“火車靈官王元帥”,又叫“都天糾察大靈官”、“太乙雷聲應化天尊”,是玉皇大帝的御前大將,相當於衛戌部隊的司令員。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很多廟宇都得到了恢復,天府廟就沒有恢復嗎?在當地信士的指引下,我看到了一個再簡易不過的、而且已經破爛不堪的“天府廟”。改革開放以後,這裡的信眾在老廟附近的小巷裡租借了一間民房,重新雕塑了天符大帝和王元帥,供信士們朝拜之用。無奈房屋年久失修(還是清朝時期的四合院),屋面破爛不能遮雨,牆壁倒塌無以避風;面牆也是搖搖欲墜,信士們只得在面牆外裝上鋼管和鐵絲護網,以防面牆倒塌傷人。由於房屋的毀壞,加上無水無電,裡面無法住人,外人倒可以隨進隨出。也不知是誰,把天符大帝以及兩副將的頭都砸掉了,把王元帥的手臂也砸掉了。昔日輝煌的天府廟,如今落到這個地步,實是可悲可嘆!
2015年4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