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貯器,實用器中盛器和貯器的合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盛貯器
- 定義:實用器中盛器和貯器的合稱
盛貯器,實用器中盛器和貯器的合稱。
盛貯器,實用器中盛器和貯器的合稱。【盛貯器】實用器中盛器和貯器的合稱。盛器是用於盛食物及液汁的用具,但不遇口。多泥質陶及原始瓷製。常見器形有簋、豆、盤、碟、盂等。貯器有罐、壇、缸等。始於新石器時代,東漢以後多為瓷製品。...
尖底瓶為古代盛貯器,用以從河中取水。它是利用重心來調節平衡的器物,空的時候傾斜,裝水不多不少時直立,水裝多了就翻倒,正可謂“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其工作原理是:汲水時,將繩子穿過瓶子的雙耳,將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動下沉,注滿水後,由於重心轉移,瓶口朝上豎起,再用繩將瓶吊出水面...
由此說明,明代大部分罐,並非傳統概念上的盛貯器,由於罐的諧音此刻代表一種境界,罐便具有了其它器物不可替代的文化內涵的使用功能。古代器物的遺存數量,是反映當時社會需求最有力的證據。因而可以這樣說,由於罐在這一歷史階段不負眾望地發揮出了積極的作用,所以,理所當然的獲得明代各階層人士的青睞。同時還可以...
(早期的專家們認為:尖底瓶為古代盛貯器,用以從河水中取水。其工作原理為:將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動下沉,注滿水後,由於重心轉移,瓶口朝上豎起,再用繩將瓶吊出水面,從而實現取滿水而滴水不漏。)出土文物 尖底瓶主要出土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廟底溝、西王村類型的遺址中,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
陶罐一直是中國古代飲食活動中最常用的盛貯器。但自龍山時代開始以至於夏商,對作為食器的陶罐進行彩繪裝飾的作法已極為罕見,因此,發現於塞北的相當於夏代的這種陶罐便有點特立獨行了。這件作為隨葬品的小罐在內蒙古赤峰大甸子遺址出土,有稍矮的直領,寬寬的肩,扁球形的腹,下面是小平底。口與底大小相若,上下...
雙層罐 雙層罐,罐式之一。見於新石器時代菘澤文化盛貯器。黑衣灰陶製。內層素麵無紋,外層透雕三角紋及圓點紋。上下封閉與頸及圈足相粘連。
罌是一種盛貯器,既可用來汲水、存水,也可用來盛糧,在漢代即已存在。但對於罌的命名及形態界定,歷來頗多歧解,或說瓶之大腹小口者為罌,或稱缶即是罌,莫衷一是。直到本世紀70年代在新疆吐魯番出土了一件帶有黃米一罌題記的南北朝時期的陶器,人們才對罌的形態和用途有了直觀的了解。後來浙江餘姚又發現了...
北宋青瓷蓮瓣罐 北宋青瓷蓮瓣罐是一件北宋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紹興博物館。文物介紹 盛貯器。腹部刻滿三組仰蓮花瓣紋,線條流暢,圖案優美。器身遍施青釉,瑩潤如玉,青中透紫。系越窯青瓷佳品。
硬陶器在春秋時是質量上乘的盛貯器。典故 勾吳夫人的"哀榮"侯古堆大墓的主人季子是北方人,隨葬的物品多是從北方娘家帶來的,而這件硬陶罐頗具南方風格。也許是她的夫家為表哀思而將南方特產為她隨葬的,也可能是未嫁時曾有人將這件當時尚屬稀罕的東西貢奉給宋景公,宋景公又轉而為其妹陪嫁的。無論如何,季子...
大口尖底瓶 大口尖底瓶是尖底瓶之一,古代盛貯器,泥質陶製,出土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秦王寨遺址。形狀特徵 大口,長腹,尖底。
缽口寬大,口沿外卷,溜肩,圓弧腹,腹深而曠,平底矮圈足,內圈足略深,胎體較厚。口沿及器里均施白釉,缽內底白釉有米黃色開片;缽體表面施霽紅釉,釉色鮮紅而亮麗,釉面布滿細細的牛毛狀斑,釉下有微小氣孔;缽底為青白釉地,削足呈白色內胎。 缽為盛貯器,新時器時期為陶製,夏、商時期有白陶製品,周代...
鳥形器 鳥形器見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盛貯器,多為紅陶製品。形狀特徵 鳥形,有的腹下三足,有的平底。鳥身上一側有用細線刻劃翅翼羽毛紋,另一側刻細線幼鳥紋。尾部為器口。
2、盒,為生活日用品,由器身和器蓋兩部分構成,蓋多微鼓,器身與蓋的高度近似。造型多為圓形,還有方形、六方形、八方形、瓜形、果形、花形等。按用途可分鏡盒、藥盒、油盒、香盒以及梳妝用的奩盒。3、罐,是青白瓷中常見器形,屬盛貯器。以廣口,深腹,平底或圈足為特徵,有的配蓋,有的無蓋,但肩...
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睹之……”此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於是郎中所到之處,先將葫蘆懸掛,作為行醫的“廣告”。並以“懸壺”作為醫生開業的代稱。文物規格 口徑2厘米,通高23厘米,底徑6.8厘米,重量700g。文物特徵 小口葫蘆狀,平底,無紋飾一粗加沙紅陶。盛貯器,完整無損。
【紹興富盛窯】窯址在浙江省紹興縣富盛。是戰國時期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同窯合燒的窯場,這類窯場分布在紹興市、蕭山市一帶。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雖同燒一窯,但產品迥然不同一陶器質地粗糙,一般都燒制容量較大的罐、壇一類盛貯器;原始青瓷則胎質細膩,白中帶灰,外施青釉,呈青色或青中泛黃,器形多為碗、盤...
後來,盆由盛貯器演變為一種量器,荀子曾說一畝地能產穀物數盆,即此意。據研究,作為量器的盆,其容量是十二斗八升。至於盆地、盆腔之類的辭彙,均是以食具盆的形狀來喻指他物而成為習語,可見盆對現實生活的影響是如何的深遠。彩陶渦紋曲腹盆 規格: 高20厘米,口徑33.3厘米,出土: 河南省陝縣廟底溝 年...
洛陽瀍河東岸窯 【洛陽瀍河東岸窯】唐代陶瓷窯。窯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州東路的瀍河東岸,處在隋唐東都洛陽外郭城東北部。共清理窯爐六座,有陶窯和瓷窯。陶窯出土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和陶盆、陶罐、陶瓮等盛貯器;瓷窯出土三彩陶枕、三彩陶盂和青瓷罐、盂、碗、碟、壺和塔等。是唐代生產三彩器窯口之一。
都形似馬蹄,以青花、釉里紅、粉彩、五彩等品種為常見。作用 馬蹄尊主要作用有三個:一是作為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貯水,叫水丞、水盂、水盛;二是作為小文玩,或置於案頭、櫥格,或旅途攜帶,便於玩賞,是小品大樣的玩賞陳設瓷;三是和太白尊一樣,作為盛裝鴉片膏(丸)、藥丸、香料的盛貯器,有“藥罐”之說。
【臨川湯周村窯】晚唐、五代瓷窯。窯址在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雲山鎮湯周村至雲山河北岸的下磨盤山、陳家山、象山、旋盤山、火山一帶。2002年發現,龍窯燒制瓷器。出土了大批青瓷和窯具標本。青瓷器有盛貯器、飲食器、燈具和雕塑品,其中,盛貯器數量很多,占整個出土物一半以上,種類有缸、罐、壺等;飲食器種類較...
以習見的香爐供器為例,屬於仿古類型的有印花饕餮紋雙耳四足方鼎式爐、印花雙螭耳三獸蹄足爐、貼花梅花紋雙耳三足圓鼎式爐;屬於明代典型式樣的有:印花雲雷紋高筒形罄式三足爐、竹節筒形三足爐、印花回形紋雙螭耳宣德爐等。日用器皿品種又可分為日用飲食器、盛貯器和文具,產量不大,但也很講究藝術效果。...
陶器以夾砂和泥質灰陶為主。流行繩紋。炊器主要是斜腹、薄胎的鬲、甗、斝(鬲式斝);盛貯器主要包括大口尊、深腹盆、簋(盆式簋)、豆(包括真腹豆與假腹豆)、捏沿罐等。酒器有爵、(泥質)斝,少見盉。另有少量的釉陶和硬陶。陶器演變的總體趨勢:二里崗下層陶器多薄胎、細繩紋,而二里崗上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