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清荷圖》是張大千創作的繪畫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盛夏清荷圖
- 作者:張大千
- 分類:中國書畫>繪畫
- 尺寸:155.5×65.5cm
作品簡介,展覽,作品賞析,
作品簡介
款識:蜀人張大千寫於昆明湖上。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大風堂、大千掌握
展覽
1.“陳少梅百年誕辰書畫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09年4月。
2.“丹青鑄史-陳少梅百年誕辰暨近代書畫大師精品展”,四川省美術館,2009年6月。
作品賞析
各式各樣的花卉中,張大千入畫最頻繁的,固然是荷花。就像其山水畫一樣,荷花也是他一生不捨的繪畫題材。張大千畫荷花,由石濤、八大入手,抒發自己豐富的情懷。一生繪荷五六十年,經歷了先寫意,再寫實,復又寫意,水墨、彩繪並舉的藝術歷程,與山水人物畫一樣,荷花是他並峙的另一座高峰。
1937至1938年,張大千賃居北平。其間除短期居住過市區的老式住宅區外,都住在清代皇室頤和園‘聽鸝館’,與傅心餘為鄰。在這所大園之內,古柏長廊,湖光山色,池荷花木之盛,四季鹹宜,美不勝收。居住其間,何異帝王。此間每日早中晚三次,張大千都要去昆明湖上、荷花池畔,細心觀賞,下苦功寫生荷花。曾提荷花詩云:‘不施脂粉不濃妝,水殿風微有暗香。要識江妃真顏色,晚涼新浴出蘭湯。’足見張大千觀荷的細心用心,以及對荷花性情的理解。
張大千對荷花的喜愛及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荷花兼裝飾美、筆法美於一身,是張大千作山水、人物畫之餘的最佳調節劑,揮毫痛快淋漓,正適合他豪邁爽利的個性;荷花通蓮花的意象,在佛教中象徵極樂淨土,莊嚴清淨;再次,張大千早年師承曾、李二人,研習的八大、石濤都是畫荷高手,大千敏悟力學,畫荷的根基自年輕時代即已奠定;且大千以種荷養荷為生活情趣,他所住過的蘇州、北平,甚至後來的巴西、台北居所,都開有荷塘或種植荷花,以怡養荷之趣。甚至曾試圖移植荷花至莫高窟,可惜水土不服未能成功罷了。
此幀《盛夏清荷》即成於頤和園昆明湖上。整幅畫面被層層的墨色所籠罩,古人說「墨有七色」,即是如此了。
畫面構圖不留任何空隙,竹林、石頭、溪水,筆墨皴擦密集恣肆,將整圖布滿。然而幾朵白荷沾上些淡淡的石綠,卻露出白色的光亮,效果有若「晚涼新浴」之神光,顯露出皎潔清幽的姿態,氣勢而帶有幾分含蓄。接著在濃濃的黑墨上潑上些赭石,宛如勾出荷葉的筋脈。花頭以淡墨勾成,重墨提尖,未施粉而有粉嫩之感,於淡薄中見清新。荷葉以淡赭入墨,大筆揮灑,筋絡之間,水線清晰。荷幹上的小苔點,上下相錯,左右揖讓,筆點落時,略向上揚,生氣盎然。竹竿不求挺直,但筆力遒勁,極富彈性;竹葉則出鋒尖銳。
張大千一生畫過朱荷、粉荷、黃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畫過風荷、晴荷、雨荷、秋荷;畫過沒骨荷、工筆荷、寫意荷……總之,他筆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嬌艷脫俗。其荷花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三十五歲(1933年)時作的《金荷》,就被法國政府購藏。對此徐悲鴻曾說:“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 此幀《盛夏清荷》,即為一幅別有新意的上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