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蘭州

益蘭州

元代北境地名。今屬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益蘭(Ilan),突厥語,意為蛇。傳說居民曾在山中見一巨蛇,因以名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益蘭州
  • 所屬地區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益蘭(
  • 名稱含義:蛇
  • 性質:元代北境地名
版圖疆域,政治制度,考古發掘,

版圖疆域

益蘭州在唐代為都播(黠戛斯)之地。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黠戛斯上書請求內附,唐太宗以其地置堅昆都督府唐高宗時隸屬於安北都護府。金代、元時稱黠戛斯為吉利吉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吉利吉思臣服於蒙古,置千戶所。蒙哥時,吉利吉思為拖雷妻唆魯禾帖尼之封地,後為其子阿里不哥所領。

政治制度

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劉好禮為吉利吉思、昂可剌、烏思、撼合納謙謙州等五部斷事官,下設經歷、知事等官員,以益蘭州為治所,興建了官衙、倉庫和驛舍。因此,益蘭州成為元朝統治謙河(今蘇聯葉尼塞河上游)和昂可剌河(今安加拉河與葉尼塞河中下游)廣大地區的政治、軍事、交通中心。至元九年(1272年),宗王脫帖木兒回響窩闊台後王海都叛亂,占據益蘭州、謙州。劉好禮被俘,不久被放回。十六年(1279年)劉好禮再次被叛軍所執,次年南逃回大都。三十年(1293年),元將土土哈收復益蘭州所轄五部,屯兵鎮守。遷其部分人口於遼陽、大都、山東等地。

考古發掘

蘇聯考古學家在烏魯克穆河南支流埃列格斯和麥日蓋河匯流處,曾發現夾河而建的四個相連的城鎮遺址,當地名登帖列克(ДëH-Tepek)。出土的錢幣、瓷器、農具皆可證明這是元代古城,城中有巨大的建築和大量的琉璃磚瓦遺址,當是重要的官衙或貴族府邸。其餘居民區、作坊甚多。現已肯定是益蘭州故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