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腎健脾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馬蓮湘方》。具有益腎健牌,利濕消腫之功效。主治慢性腎炎日久不愈及腎病綜合徵。症見全身浮腫,按之凹陷,腹部脹大,腰酸肢倦,神疲納差,便溏尿少,面色不華,舌苔白,脈沉細。
基本介紹
- 名稱:益腎健脾湯
- 出處:《馬蓮湘方》
- 組成:黃芪、黨參、炒白朮、炒山藥、甘草、茯苓、澤瀉、石莘、野山楂、丹參、制萸肉
- 功用:益腎健牌,利濕消腫
- 主治:慢性腎炎日久不愈及腎病綜合徵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益腎健脾術芪苓,甘草石葦澤瀉同,山楂萸藥黨丹參,主治腎病綜合徵。
組成
黃芪12g,黨參9g,炒白朮9g,炒山藥9g,甘草4g,茯苓9g,澤瀉9g,石莘9g,野山楂9g,丹參9g,制萸肉9g。
用法用量
每日1劑,煎取頭煎、二煎,分早晚2次溫服,連服10天為1療程。
功用
益腎健牌,利濕消腫。
主治
慢性腎炎日久不愈及腎病綜合徵。
方義
黃芪補氣為主,行氣化水,益氣攝糖;山藥萸肉甘平健陣,益腎攝精;現代藥理研究參、芪、山藥、萸肉均有消除蛋白尿之功能,澤瀉、石葦利水通絡;水病日久必及血,丹參、山楂活血行瘀,以達活血通絡行水之功。諸藥合用,益氣扶正以治本,活血行水以治標,共奏益腎健脾、利濕消腫之效。
運用
本方以全身浮腫,按之凹陷,腹部脹大,腰酸肢倦,神疲納差,便溏尿少,面色不華,舌苔白,脈沉細為診斷要點。
加減化裁
若見面色眺白,四肢不溫,夜尿頻頻,屬腎陽偏虛,酌加仙靈牌9g、巴戟肉9g、淡附片3g以溫補腎陽;若見頭暈目眩,咽乾舌紅少苔,為腎陰偏虧,酌加女貞子9g、桑早蓮15g、樹杞子9g、生熟地各10g以滋補腎陰;若蛋白尿較多,酌加米仁根30g、五米須30g甘平健脾滲濕。
附方
名稱:益腎健脾湯
組成:生黃芪、潞黨參、白茯苓、炒杜仲、巴戟天、制首烏、紫丹參、車前子(各藥具體劑量隨患者體重而調整,通常用量為10~15g)
用法:水煎服,每天2次,每日1劑
主治:腎病綜合徵(脾腎兩虛證)
出處:《中醫藥通報》
功用:益腎健脾
名稱:益腎健脾湯
組成:熟地15g,山藥15g,茯苓15g,澤瀉10g,菟絲子15g,杜仲15,五味子15g,巴戟天15g,肉蓯蓉15g,人參粉10g,黃芪15g,生白朮15g,陳皮15
用法:將上藥加水適量,水煎2次,取汁300ml,兌入人參粉10g,早晚分服,日1劑。4周為一療程
主治:慢性腎盂腎炎(脾腎不足證)
出處:《長春中醫學院學報》
功用:益腎健脾利濕
名稱:益腎健脾湯
組成: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山藥、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車前子、丹參、雞血、花秦艽、烏蛇各1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紅斑性狼瘡屬於脾腎不足,氣血瘀滯者
出處:《疑難病症治療集錦》
功用:補益脾腎,利濕活血
名稱:益腎健脾湯
組成:續斷30~50g,桑寄生、菟絲子各30g,阿膠、白朮、香附各6~9g,白芍12~30g,懷山藥20~30g,黨參、炙黃芪各30g,苧麻根5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必要時24小時服2劑
出處:《中醫函授通訊》
功用:補腎健脾,止血安胎
名稱:益腎健脾湯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山藥、炒白朮、茯苓、阿膠珠、椿根皮各10g,早蓮草、炙烏賊骨(先煎)各20g,太子參25g,陳皮6g,苧麻根30g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主治:月經經期延長,淋漓不淨,多時血量如沖,色鮮有塊,少時色黑無塊,點滴不淨。面色萎黃,頭暈乏力,心煩口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出處:《江蘇中醫》
功用:益腎健脾,固經止血
名稱:益腎健脾湯
組成:黃芪12g,黨參9g,炒白朮9g,炒山藥10g,甘草4g,茯苓9g,澤瀉9g,石韋9g,野山楂9g,丹參9g,制萸肉9g
用法:水煎,早、晚分2次溫服
主治:腎病綜合徵
出處:《長春中醫學院學報》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泌尿系統常見病防治》:“益腎健脾湯:黃芪12g,黨參9g,炒白朮9g,炒山!藥9g,廿草4g,茯苓9g,澤瀉9g,石韋9g,丹參9g,制山萸肉9g。每日1劑,煎取頭、二煎,分早、晚2次溫服,10天為一療程。主治脾腎兩虛型小兒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