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竹葉青蛇

盈江竹葉青蛇

盈江竹葉青蛇(學名:Trimeresurus yingjiangensis),是蝰科,蝮亞科,竹葉青蛇屬的爬行動物。頭側具頰窩的中小型管牙類毒蛇。通身背面以草綠色或綠色為主,尾具纏繞性,尾背及尾末段焦紅色。頭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密布小鱗。頭背綠色,上唇稍淺,下唇及頭腹淺藍綠色。頜片1對,呈"愛心"形。眼鮮紅色。雄性個體01行背鱗火紅色且在後上方帶有白色橢圓形的斑點,D2下緣白色,在體側形成紅白雙色的側線,始於頸部,延至尾部,斷續止於尾部中段。雌性無側線。背鱗前部鱗緣粉藍色,部分個體鱗面亦散布粉藍色碎點。背鱗間皮膚藍灰色。腹面黃綠色。體中段背鱗21行,除最外行平滑外,其餘均具棱。

中國分布於雲南,國外分布於越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盈江縣卡場鎮黑河村。

盈江竹葉青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色斑,鱗被,半陰莖,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物種學史

2019年,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陳澤檸博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團隊在《Asian Herpetology Research》雜誌發表蝰科竹葉青蛇屬一新物種——盈江竹葉青蛇。2022年有人報導該物種在越南有分布。2004年由Malhotra 和 Thorpe 基於坡普竹葉青蛇(Trimeresurus popeiorum)特殊的半陰莖形態和分子系統地位而建立新屬——坡普蝮屬(Popeia),有學者認為盈江竹葉青也該劃入該屬。但也有學者認為該屬應該作為竹葉青蛇屬的亞屬。

形態特徵

色斑

身體背面呈綠色;頭、體及尾腹部深綠色。眼睛磚紅色,瞳孔直立,黑色;眶後無紅白兩色縱紋;雄性兩側自頸部向後各具有一條紅下白上的兩色縱紋,向後一直延伸到尾,兩色條紋位於第1枚及第2枚背鱗的下部,上部紅色較細,下部白色較寬。尾末端焦紅色。
盈江竹葉青蛇
盈江竹葉青蛇

鱗被

雄性尾長占體全長的0.20~0.22。身體較長,頭呈三角形,頭頸部區分明顯。頭背被覆小鱗;吻鱗明顯梯形,下部邊緣長為上部的3倍;鼻間鱗較大,長約為寬的2.3倍,間隔1枚小鱗;眶上鱗為頭背最大的鱗片,之間一橫排具有11枚鱗片。鼻鱗大,完整,鼻孔位於鼻鱗稍後部,開孔向後,鼻鱗與上枚眶前鱗之間具有1枚增長的頰鱗;眶前鱗3枚,最上一枚最大,中間和最下一枚細長,分別構成頰窩的上緣和下緣;眶後鱗1~2枚,個別多達6枚,最下一枚細長,向前下方彎曲構成眶下鱗,向前與下枚眶前鱗接觸。上唇鱗10枚,個別一側為9或11枚;第1枚小,與鼻鱗完全分開;第2枚最高、大,構成頰窩前緣,與鼻鱗之間間隔2枚小鱗;第3枚與眶下鱗之間間隔1枚小鱗。下唇鱗12枚,第1對在頦鱗後相接;前3對與頷片相切。身體中段背鱗21行。雄性腹鱗164~167枚,雌性腹鱗168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71~76對,雌性尾下鱗60對。

半陰莖

半陰莖長,收縮態達第23~25對尾下鱗。分叉於第5~6對尾下鱗。通體無刺。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1000m左右的林區溪流邊,常在樹枝上。食性和繁殖習性不詳。
盈江竹葉青蛇
盈江竹葉青蛇生活環境
中國分布於雲南盈江縣,中國以外分布於越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