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紋單胞菌是Rugamonas屬的微生物,原產地為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皺紋單胞菌
- 屬:Rugamonas
- 原產地:中國
-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形態特徵,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桿狀,大小約2.4-4.0 X 0.8-0.9m兩端鈍圓。幼齡細胞通過一個或多個亞極/極生鞭毛運動,老齡細胞運動性降低了。班尼特肉湯中的培養物在7天后形成粉紅色/紅色絮狀物。班尼特瓊脂中的菌落在20℃下呈白色,有光澤,在2-3 d後呈圓形,4天后變成粉紅色,5 d後呈深紅色、皺紋和橡膠似的,直徑約3毫米。硝酸鹽被還原成氮。生長溫度範圍:4-30℃,最適生長溫度25℃。生長鹽濃度0-0.5%,pH值5-9。精氨酸脫羧酶未產生。某些菌株可以產生賴氨酸鳥氨酸脫羧酶。可降解秦皮甲素、甲殼素、DNA、RNA、明膠、卵磷脂、吐溫20,40,60,80、酪氨酸與尿素。可產生β-半乳糖苷和磷酸酶。葡萄糖酸鈣和Koser的檸檬酸鹽試驗陽性,Voges-Proskauer、甲基紅試驗、丙二酸試驗陰性。能生成鹼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酯酶(有些菌株),酯酶-脂肪酶,亮氨酸芳基醯胺酶和磷醯胺酶。能利用D(-)-丙氨酸,L(+)-阿拉伯糖,DL -精氨酸,meso-肌醇,DL-乳酸鈉,纖維二糖,D(-)-果糖,D(+)-半乳糖,L-組氨酸,麥芽糖,D-甘露糖,D(-)-棉子糖、核糖,DL-絲氨酸,醋酸鈉,檸檬酸三鈉,D(-)-山梨糖醇,蔗糖和海藻糖作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長,部分菌株可以利用乳糖。模式菌株G+C含量66.7±0.1 mol%。
主要價值
主要用途為分類;研究;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