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眼與骨毒理學

皮膚,眼與骨毒理學

《皮膚、眼與骨毒理學》,靶器官毒理學叢書,主要介紹常見外源化學物對皮膚、眼、骨的毒性作用。本叢書作為毒理學綜合參考書,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和先進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膚,眼與骨毒理學
  • 闡述:一本靶器官毒理學叢書
  • 類別:書籍
  • 分類:毒理學綜合參考書
內容簡介,目錄,序言,文摘,

內容簡介

《皮膚、眼與骨毒理學》主要介紹常見外源化學物對皮膚、眼、骨的毒性作用。主要內容包括靶器官(皮膚、眼、骨)的結構和功能、毒性類型和表現、實驗研究,以及代表性外源化學物的理化性質、毒性概述、毒性表現、毒性機制、防治原則等。在編寫過程中,筆者參考了大量國內外專著以及文獻資料,希望儘可能系統地將目前常見的外源化學物影響皮膚、眼、骨的毒理學相關知識和防治措施呈獻給讀者,為針對性預防提供科學依據。

目錄

第一篇皮膚毒理學
第一部分總論
第一章皮膚的結構和功能
第一節皮膚的解剖結構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組織
四、甲、毛髮、皮脂腺和汗腺
五、皮膚的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肌肉
六、皮膚的顏色
第二節皮膚的生理功能
一、保護作用
二、感覺作用
三、調節體溫作用
四、分泌和排泄作用
五、吸收作用
六、代謝作用
第二章致皮膚損傷的外源化學物及毒性表現
第一節致皮膚損傷的外源化學物
一、化學因素
二、生物因素
三、藥物因素
第二節致皮膚損傷的毒性表現
一、自覺症狀
二、皮膚損害
第三節皮膚損傷的臨床表現
一、職業性皮炎
二、職業性皮膚色素變化
三、職業性痤瘡
四、職業性皮膚潰瘍
五、職業性疣
六、職業性皮膚角化、皸裂
七、職業性痒疹
八、職業性毛髮、指甲改變
九、職業性化學性皮膚灼傷
十、皮膚癌
第三章外源化學物致皮膚損傷的機制
第一節外源化學物對皮膚的影響
一、自覺症狀
二、皮膚損害
第二節致皮膚損傷機制
一、原發性刺激作用
二、致敏作用
三、光敏作用
第三節毒性評價
第四章皮膚損傷毒理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常用動物毒性實驗方法
一、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
二、斑貼試驗
三、皮膚變態反應和皮膚光毒性試驗
四、皮膚接觸性蕁麻疹試驗
五、皮膚致癌試驗
第二節減少和最佳化動物實驗的方法
一、部分替代動物實驗的方法
二、完全替代動物實驗的方法
第三節皮膚刺激性體外替代試驗
一、人重組皮膚模型
二、人重組皮膚模型
三、小鼠皮膚功能完整性試驗
四、非灌流豬耳試驗
五、皮膚刺激性的定量構效關係(QSAR)
第四節皮膚腐蝕性體外替代試驗
一、人重組皮膚模型EPISKINTu
二、人重組皮膚模型EpiDermTu
三、大鼠經皮電阻測定分析(TER)
四、C。RROSITEXTu皮膚腐蝕性試驗
第五節皮膚光毒性體外替代
試驗一、3T3成纖維細胞中性紅攝取光毒試驗
二、重組人三維皮膚模型
三、人角質形成細胞試驗
四、肝細胞試驗
五、光一紅細胞聯合試驗
六、厭氧酵母增殖率試驗
七、組氨酸光氧化試驗
第六節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二部分致皮膚損傷的常見外源化學物
第五章金屬及類金屬
第一節鉻及其化合物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二節鎳及其化合物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三節鈹及其化合物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四節鈷及其化合物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五節汞及其無機化合物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六節砷及其化合物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七節磷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與機制
第六章氯代烷及氯代烯烴
第一節三氯甲烷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二節三氯乙烯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三節二嗯英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七章無機酸
第一節硫酸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二節鹽酸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現
六、毒性機制
第三節氫氟酸
一、理化特性
二、來源、存在與接觸機會
三、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
……
第二篇眼毒理學
第一部分總論
第二部分各論
第三篇骨
第一部分總論
第二部分致骨損傷的外源化學物

序言

《靶器官毒理學叢書》,以機體各系統(器官)為“靶器官”,以靶器官損傷與外源化學物的關係為切人點,全面總結和介紹外源化學物對神經、血液、心血管、呼吸、免疫、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統,以及眼、皮膚與骨的毒性表現、毒性機制、防治原則。重點介紹近幾十年來外源化學物對人和動物致突變、生殖發育(致畸)毒性及致癌性。這將填補我國這一領域的空白。
本叢書是國內第一套全面介紹外源化學物對各系統(器官)損傷的叢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委託常元勛教授擔任本叢書總主編,組織全國部分院校、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教授、研究員,作為本叢書各分冊的主編。
我相信本叢書對從事環境衛生、勞動衛生、環境保護和勞動保護等領域的專業人員的工作和研究會有所幫助。

文摘

1.血管
表皮沒有血管,動脈自深部組織進入皮下組織,再上行至真皮下,與靜脈共同形成與皮膚表面平行的真皮深部血管網;分支營養腺體、毛囊、神經和肌肉,形成真皮乳頭血管袢。毛細血管匯合成小靜脈,小靜脈下行逐漸粗大,與動脈共同組成淺部和深部血管網。皮下組織和真皮中的動、靜脈多呈並行。皮膚血管的主要功能為:①參與體溫調節;②輸送養料,排除代謝產物;③輸送白細胞及抗體,抵抗外來侵害;④皮膚受損害後,組織修復過程中生成新的毛細血管。
2.淋巴管
皮膚淋巴系統起源於真皮乳頭層內的毛細淋巴管盲端,毛細淋巴管逐漸增大為淋巴管,循血管徑路,形成淋巴管淺叢,在真皮與皮下組織間形成淋巴管深叢,逐漸匯合形成較粗的淋巴管,流向附近的淋巴結。毛細淋巴管通透性較大,並且其內壓力低於周圍的組織及毛細血管的壓力,部分血漿蛋白、細菌、異物等均可進入淋巴管,但當到達淋巴結時,細菌、異物可被阻止或被消滅。
3.神經
皮膚中有豐富的神經分布。神經束經皮下組織進入皮膚,在皮下組織中神經分支形成皮下神經叢,分布到位於此層中的汗腺和毛囊。在無毛的厚皮膚中,由此叢發出感覺纖維到環層小體。神經束進入真皮時,在網狀層廣泛分支形成網狀層神經叢,分布到真皮結締組織及位於其中的汗腺、毛囊和較大的小動脈。許多小神經束又在網狀層與乳頭層交界處形成神經叢。由此叢發出的纖維到真皮乳頭,併到表皮底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