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隱公八年》記載魯大夫眾仲回答魯隱公關於族氏的問題時說:“天子以有德的人做諸侯,根據他的生地而賜姓,分封土地而又賜給他氏;諸侯以字為氏;有諡號的,後人有以諡號為氏;先代做官世代有功,就可以用官名為氏;也有以封邑為氏的”。樊姓先祖與周同姓,始封在樊地為諸侯,故為樊姓。後隨周平王東遷至陽地,也稱陽人。樊仲皮,字皮,為周王室大夫,他的後人以王父(祖父)的字為氏,是故別族為樊姓皮氏。
基本介紹
戰國魏地。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史記・秦本紀》:“惠文君九年,渡河,取汾陰、皮氏。”
由來
公元前636年,我國歷史上屬於春秋時代,這一年的春天,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晉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同年秋,周王室發生動亂,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與大臣頹叔、桃子率領狄人的軍隊攻打成周洛邑,大敗周王的軍隊,俘虜了周王室的重臣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等人,周襄王不得不出逃到鄭國的汜地,並派出使者告知秦晉兩個大的諸侯國。晉文公的大臣給晉文公出主意說:“要得到眾多的諸侯的擁戴,沒有比盡力於王事更有效的,這是上天賜於晉國的機會。”次年春天,晉文公帶領晉國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去勤王平
叛,並取得成功,殺了叛亂的王子帶,把周襄王迎回了成周洛邑。周襄王為了嘉獎晉文公的功勞,把南陽的陽樊、溫、原、攢茅等幾個地方賞賜給晉文公。《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載:“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國語·晉語》載:“賜公南陽陽樊、溫、原、州、陘、絺、組、攢茅之田。”
發展
晉文公在接管這些地方土地人口的時候,分別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反抗,尤其是陽樊人與原人,《左傳》及《國語》中均有陽樊人及原人反抗的記載。原國的始受封者為周文王之十六子原叔豐,封於原,即今河南濟源西北。樊國的始受封者為周太王之子虞仲的後裔仲山甫,封於樊,即今陝西西安長安區東南,後隨周平王東遷至陽地,這也是“陽樊”得名的由來。陽樊人與原人都是周王室的親族,晉文公圍攻陽樊,陽樊人不服,並說:“陽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師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則皆王之父兄甥舅也。君定王室,而殘其姻族,民將焉放?”(《國語》),這讓晉文公不得不慎重穩妥地考慮。
其一
雄才大略的晉文公在降服了這裡的人民後,為了充分占有消化這些地方的土地及人口,開啟晉國在黃河以南的事業,實施了兩個重要措施。一是謹慎地任命地方官吏。《左傳》上記載晉文公向身邊的近臣諮詢鎮守原地的人選,他的近臣說:“以前趙衰跟隨你流亡的時候,他背著食物飲料,一個人走在小道上,既使很飢餓也不偷偷去吃,可見他的忠誠。”晉文公便讓趙衰做了原地的地方官。另讓同樣跟他流亡十九年的大臣、也是他的舅舅狐毛的兒子狐溱做了溫地的地方官。二是對被占領地人口進行了內遷,從根本上消除了動亂隱患。《左傳》載“乃出陽人”,“遷原伯貫於冀”,實際上除了把原人遷到“冀”地外,至少把一部分陽人也遷到“冀”,“冀”即今河津。《左傳》的記載里特別指出了“遷原伯貫於冀”,而沒有指出“遷陽人於冀”,一種可能是因為此前三十年,即公元前665年樊仲皮反叛王室,周王命虢公平叛,“並執樊仲皮於京師”後國除。另一種可能是陽樊人內遷後分散於晉各地。
其二
這兩項舉措為晉國擁有河南南陽的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史載晉“始啟南陽”,是晉國此後100多年稱霸諸侯的先聲。而遷入河津的原人及樊人也是河津早期的原姓樊姓之祖,樊人遷來後所建的都邑還是後來河津被稱為皮氏邑乃至皮氏縣的直接原因。
其三
周滅商後大封諸侯時,河津境內為冀、耿、韓三個諸侯國所有,此前已先後為晉所滅。韓為周成王時所封,受封者為成王之弟,大約位於今河津東部及稷山西部一帶,於公元前757年為晉文侯滅;耿為殷商後裔,大約在汾河以南及萬榮北部一帶,於公元前661年為晉獻公所滅;冀在汾河以北,東至稷山華峪一代,在公元前658年之前為晉滅。晉文公將原人及樊人遷入“冀”,成為河津最早的原姓樊姓居民,隨著時間的推移散居河津各地,至今河津很多村名以原、樊而命名,如樊家莊、樊家坡、樊村、西樊村、沙樊頭、樊村堡、樊家峪、平原、南原、北原,及龍門村的原姓,與此次遷移不無關係。
其它來源
《左傳·隱公八年》記載魯大夫眾仲回答魯隱公關於族氏的問題時說:“天子以有德的人做諸侯,根據他的生地而賜姓,分封土地而又賜給他氏;諸侯以字為氏;有諡號的,後人有以諡號為氏;先代做官世代有功,就可以用官名為氏;也有以封邑為氏的”。樊姓先祖與周同姓,始封在樊地為諸侯,故為樊姓。後隨周平王東遷至陽地,也稱陽人。樊仲皮,字皮,為周王室大夫,他的後人以王父(祖父)的字為氏,是故別族為樊姓皮氏。
最後
遷入冀地的陽樊人聚族而居,自然形成了自己的聚落——邑。公元前627年,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在位期間,卻缺因晉於狄人在箕地的戰爭中,俘獲白狄子有功,被任命為卿,並封於冀。這時,皮氏的邑與“遷原伯貫於冀”所形成的原姓聚落的邑都在卻缺的封地里。與之前晉獻公滅耿後封給其大夫趙夙的耿邑並存於當時的河津域內。
其後在春秋時期,晉國大量的以大夫的封邑為基礎而置縣,重新進行行政區域劃分的進程中,設定了以樊姓皮氏所建的城邑為中心,包括原來的耿、冀、韓三個諸侯國領地的縣——皮氏縣。這與以卻缺之侄卻犫的封邑命名的“犫氏鄉亭”可能為同一時期,只是犫氏邑在並邑的過程中變為鄉,後來又進行“十里一亭”的規劃時進一步變成了“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