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瑪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行為的期望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的現象)

皮格瑪利翁效應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通常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行為的期望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的現象。最早由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與伊迪絲·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正式提出。他們在實驗中從班級中隨機挑選部分學生,告訴教師這些學生擁有過人的智力水平,極具發展潛能,但要對其他人保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些被隨機選中的學生成績進步很大,且變得十分自信積極。總結來說,是教師對學生形成的期望會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向符合該期望的方向發展。這一效應啟示我們,如果你對他人有所期待,可以通過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對方,給予其由衷的讚賞,從而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其朝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這份期待或許就會成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格馬利翁效應
  • 外文名:Pygmalion Effect
  • 別名:羅森塔爾效應;教師期待效應;人際期待效應;皮格馬利翁期待;畢馬龍效應
  • 提出者: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
  • 提出時間:1968年 
  • 適用領域:兒童教育、教育心理學
來源與驗證,古希臘神話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聰明的漢斯,小白鼠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原因分析,理論基礎,人本主義理論,行為主義理論,積極情緒理論,社會認知理論,效應產生的關鍵步驟,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套用,教育領域,組織管理,心理治療與醫學護理,局限性,因果關係不清,社會文化差異,個體間的差異,倫理問題,

來源與驗證

古希臘神話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臘神話中賽普勒斯的國王。他非常擅長雕刻,經由他雕刻的任何事物都栩栩如生。但母親與初戀愛人的拋棄,讓皮格馬利翁決定終身不娶,且不再雕刻女人像。
有一天,皮格馬利翁想用一塊象牙雕刻一個拋擲鐵餅、肌肉豐滿的年輕男人,但雕刻出來的卻是他夢中出現過的少女。他深信這種不受控制的傑作是神靈的指引,於是拋開成見,繼續雕刻。最終皮格馬利翁雕刻出一尊婀娜多姿的少女雕像,並且認為她的美貌勝過世上所有的女人。皮格馬利翁從來沒有如此喜愛過自己的作品,因此全心全意地將少女雕像當成一個有情感的人而深深地珍愛著她。皮格馬利翁向愛神阿佛洛狄忒真誠祈求能夠得到如少女雕像一般的妻子,愛神恩準了他的祈求,將這尊雕像變成了真正的少女,並成為了他的妻子。後來,皮格馬利翁因為執著而求得神跡這一故事,被人們加以引申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即只要真心期望和認可,就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奇蹟。

聰明的漢斯

在德國一位名叫威廉·馮·奧斯滕(Wilhelm von Osten)的數學教師。有一匹名字叫作漢斯(Hans)的馬。漢斯十分聰明,它似乎能夠回答各種數學問題,包括加法、減法、乘法等。
漢斯的主人聲稱,他並沒有教導漢斯這些技能,而是漢斯通過觀察人類表達問題的方式來學會這些答題技能。例如,當人們問漢斯“2+3等於多少?”時,漢斯會用蹄子敲地板,敲出5下來表示答案。這種現象引起了公眾的熱烈關注,甚至引起了科學界的興趣。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科學家對這種現象提出了懷疑,並開始進行實驗來測試漢斯的能力。德國心理學家奧斯卡·普夫海默(Oskar Pfungst)進行了詳盡的研究,通過實驗證明了觀察者的暗示對漢斯的表現產生了影響。他發現,當問題提問者不知道答案時,漢斯無法正確回答問題,而當問題提問者知道答案時,漢斯能夠正確作出反應。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漢斯實際上是通過觀察問題提問者的微小肢體動作,如眼神、頭部傾斜等,來判斷何時停止敲擊蹄子。即動物可能通過觀察人類的肢體語言和其他微小的線索來作出反應,而不是真正理解問題或具有智力。

小白鼠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皮格馬利翁的故事會發生嗎?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選取了一批體形相似、年齡相仿的小白鼠作為實驗對象,將它們隨機分成兩組,分別交兩組實驗者(A組和B組)來訓練它們走迷宮。
在訓練前,羅森塔爾特意分別召集兩組人員開會。他告訴A組實驗者:“交給你們組的這群小白鼠都是我特意挑選出來的,智商非常高,你們要好好訓練它們走迷宮,一定能成功的。”同時,告訴B組實驗者:“交給你們組的這群小白鼠智商不太高,請你們試著訓練它們走迷宮。”隨後,兩組實驗者就開始分別訓練交給自己小組的小白鼠。一段時間後,羅森塔爾將兩組小白鼠集中起來,讓它們分別去走相同的迷宮。結果發現,A組訓練的小白鼠只用很短的時間就走出了迷宮,而B組訓練的小白鼠雖然也走出了迷宮,但耗費的時間遠遠超過A組訓練的小白鼠。
實際上,羅森塔爾只是隨機將這些小白鼠分為了兩組,根本不知道哪組小白鼠的智商更高。他在正式訓練小白鼠前對兩組實驗者說的話,讓A組實驗者對小白鼠有較高期望,這促使訓練發揮了神奇的作用,讓兩組小白鼠走迷宮成績出現極大的差距。這是羅森塔爾在小白鼠實驗中發現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小白鼠實驗中的發現讓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好奇類似的發現能否在人類對人類的期待上復現。於是,他和伊迪絲·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在橡樹國小(Oak Elementary School)開展了進一步的實驗。
橡樹國小有6個年級,他們從每個年級中各選了3個班,宣稱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但實際上該測驗並沒有考察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智力水平。接著,他們隨機挑選出一些學生,給每個班的教師發了一份班上“最具備發展潛力學生”的名單。隨後,羅森塔爾又叮囑教師,不要把名單外傳,只準他們自己知道,否則就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八個月後,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又來到這所學校。他們驚奇地發現,在這18個班中,凡是被列入名單的學生,考試成績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而且性格變得更外向,自信心和求知慾都更強了。羅森塔爾認為,可能是研究者的“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影響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評價。當教師發自內心地相信這些孩子未來不凡,孩子們也會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喜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信,從而在各方面有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羅森塔爾用實驗證明了皮格馬利翁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而且廣泛影響著人們,並於1968年發表了研究成果《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一書。這也是皮格馬利翁效應首次被正式提出。因此,皮格馬利翁效應通常指本次實驗中觀察到教師對學生形成的期望會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向符合該期望的方向發展的現象,這個現象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

原因分析

在羅森塔爾等人看來,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產生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支持性的氛圍。在看到名單後,教師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智力發展抱以期待,他們也會以更加親切的、友好的、熱情的方式對待這些學生,如給予學生信任的眼神。
第二,強化的作用。教師會給予這些被期待的學生更多的關注,當他們取得進步時,教師們會及時給予讚揚等強化,進而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就會更加專心注意這些學生並期望看到更多需要強化的正確反應。
第三,學習上的幫助。教師會熱情地指導這些學生,他們會耐心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他們不懂的地方也會給予及時的幫助,提供給學生更多富于思考的機會。
第四,傳遞者的特徵。課堂中成功的無意傳遞取決於傳遞者的某些特徵,那些被認為有較高地位、更專業並且更親切自如的傳遞者更能夠成功地對被期待者產生成功的影響。

理論基礎

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由於人的潛能的發揮是源於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因此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潛能和人格發展的驅動力。自我實現的需要使得有機體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個體的內在需要和外部激勵相結合可以增強個體動機強度,達到激勵效益。而期望與讚美是滿足需要、激勵人自我實現的有效方式。教師的期待激發出了個體的潛能並使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人及動物的行為是後天習得的,是行為結果被強化的結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種行為,可以對其行為進行陽性刺激——獎勵,通過獎勵強化該行為,從而促進該行為的產生和出現的頻率,進而行為結果得以產生或者改變。當教師對學生懷有積極的期待與鼓勵時就會不斷地予以表揚,於是學生這種行為的出現機率就會越來越多,進而增強了學生的這一行為,最終促成學生的改變。學習除了強化外,也可以通過觀察獲得,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教師對學生積極與真誠的態度也易被學生習得。

積極情緒理論

積極心理學家認為,積極情緒可以拓延了個人資源,而且積極情緒有助於消除消極情緒。基於此理論,教師如果時常面帶誠摯微笑,保持愉悅心情對待學生,時常向其投以期待的目光,時常為其進步而表揚,那么將會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緒認知和情緒體驗,幫助他們克服自卑等消極情緒,增強學習和生活信心,激發學生開發自身潛能,創造自身價值。

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關注個體是如何處理、存儲和利用來自社會的信息的。在皮格馬利翁效應中,個體對他人期望的感知和解釋起著關鍵作用。當個體能夠清楚準確感知到他人的積極期待並作出積極的解釋時,個體會感受到他人的肯定並增強自我效能感。

效應產生的關鍵步驟

在“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現象中,期待者對期待對象產生美好的憧憬,接著會產生具體的期待結果;然後,期待者會為了期待而行動,如給予鼓勵、表揚、幫助、指導等,使被期待者感到期待者對自己的關注,並願意去接受種種關心和幫助。最後,被期待者為了回應期待者的關懷,他們做出相應的努力,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去實現期待者所期望的結果。
關鍵步驟如下:
(1)期待者對期待對象抱有一種期望;
(2)期待者按與期望一致的方式行動;
(3)期待對象解釋期待者的這一行動;
(4)期待對象用行動對期待者做出反應;
(5)期待者解釋期待對象的行動與自己最初的期望一致。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套用

教育領域

教育者對學生的期望可能影響學生的表現,如果教育者結合學生各自的特點等採用不同的方式給予合理的期待與鼓勵,交往過程中保持微笑,肯定其優點,耐心交流,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師接納、受到了尊重,學生可能更有動力、更有信心,以使得學生增強自我價值感,促使學生不斷成就更好自我。

組織管理

在管理組織中,領導者對員工的期望也會影響員工的績效。如果領導者對員工有積極的期望,員工可能會感受到更大的動力,更努力地工作以滿足領導的期望。相反,低期望可能導致員工失去動力,表現較差。領導者應該意識到他們的期望對團隊氛圍和績效的重要性,並努力創建一個積極、支持和激勵的工作環境。

心理治療與醫學護理

在心理治療或醫學護理中,治療師或醫生對患者的期望也可能影響治療效果。如果治療師或醫生對患者有信心,並表達出對其改變的期望,患者可能更有動力參與治療,取得更好的效果。這強調了心理治療或醫學護理中建立積極信任關係的重要性,以促進患者的自我實現。

局限性

關於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在學校教育、組織管理、醫療護理、日常人際交往方面有廣泛套用,但其局限性也需要得到深入研究和理解,以更好地套用於實踐中。

因果關係不清

早期的研究可能存在設計不當、樣本選擇等問題,也可能未能控制其他潛在影響因素,這會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並且很難確定是期望導致了行為的變化,還是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對皮格馬利翁效應進行解釋時,需要審慎考慮研究方法的質量和可行性。
其次,觀察到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並不總是能夠清晰地表明期望導致了結果。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釋,例如被期望者可能對期望產生反抗心理,或者其他變數可能同時影響了結果。

社會文化差異

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中,人們對期望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更全面的研究來了解皮格馬利翁效應在不同文化和社會環境下的表現。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普遍性和穩定性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變異,對文化因素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解釋和預測在不同文化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個體間的差異

不同個體對期望的反應可能因個體差異而異。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期望的影響,而有些人則可能相對抗拒外部期望。

倫理問題

在教育和工作場景中,教育者或領導者可能試圖通過傳遞積極的期望來激發個體的潛力。然而,這涉及到是否應該操縱他人的信念和期望,以及操縱的程度是否合適的倫理問題,因為這可能會導致對個體的誤導或操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