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亮

皮亮是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10米。小枝,葉軸有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亮
  • 別名:鹽膚子《綱目》,五梧子樹
  • 來源:漆樹科植物鹽膚木的根等
  • 生態分布:生於路邊、山坡、村旁或山地林中
[別名] 鹽膚子《綱目》,五梧子樹。
[來源] 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 的根、樹皮、枝葉、果實、蟲癭。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10米。小枝,葉軸有翅,小葉7-13片,橢圓形,長5-14厘米,寬2-6厘米,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稍不對稱,邊有疏鋸齒;葉上常有蟲癭(即五梧子)。花雜性,白色;圓錐花序頂生。核果扁圓形,熟時紅色,被柔毛。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態分布] 生於路邊、山坡、村旁或山地林中。產於廣西各地區;分布於除青海、新疆外全國各省區。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全株,曬乾;蟲癭夏季采,用沸水燙至黃色撈起曬乾;葉夏秋季采。鮮用或蛄乾。
[性味功能] 味酸、鹹,性平。果、生津潤肺,降火化痰,斂汗止痢。五梧子,固澀斂汗,殺止癢、止血解毒。皮,清熱解毒,祛風濕,散瘀血。根、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軟堅,健脾化濕。葉、化痰止咳,收斂解毒。
[傳統套用] 果治胃痛,痢疾,衄血,便血,喉痛,肺虛咳嗽,頭風白屑,頑,癰毒。樹皮治感冒,氣管炎咳嗽,咳血,便血,黃疸水腫,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五梧子治肺虛久咳,腹瀉,痢疾,盜汗,脫肛,遺精,衄血,便血,血尿,瘡瘍腫毒。葉治咳嗽,血,盜汗,無名腫毒,濕疹,皮炎,漆過敏,蛇及蜈蚣咬傷,蜂蜇傷。根治感冒發熱,咳嗽,腹瀉,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果9-15克,水煎服;外用搗敷,研末搗敷或水煎洗。皮15-60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或水煎洗。葉30-60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搗汁塗。五梧子2-6克,三研粉沖服;外用藥粉撒敷或水煎洗。根9-15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或水煎洗。
[方例] 1.水腫 皮亮(鹽膚木)根皮30-60克,水煎服。
2.痔瘡 皮亮(鹽膚木)葉上蟲癭即五梧子3克,麻靈安(地榆)各6克,水煎服,並用五梧子,甘楚(甘草),青礬,白礬各適量水煎洗患處。
3.口腔炎 皮亮(鹽膚木)蟲癭10克,加水200毫升,煎煮取汁含漱,每天3-4次。
4.角膜雲翳 皮亮(鹽膚木)鮮葉白乳汁適量,用燈心草粘汁點患眼。
5.蜂蜇傷 皮亮(鹽膚木)葉適量搗爛取汁塗敷。
[化學成分] 鹽膚子含鞣質50%~70%,也有高達80%的,主要為五-間雙沒食子醯-β-葡萄糖,尚有游離沒食子酸及脂肪、樹脂、澱粉。有機酸有蘋果酸、酒石酸、枸椽酸等[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