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革命根據地

皖西革命根據地1929年11月六霍暴動勝利,建立了六安三區、六區、四區革命委員會,霍山五區、六區蘇維埃政府。1930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三師成立後,積極開展武裝鬥爭,創建革命根據地,4月初,與潛山工農革命軍攻克英山縣城,建立了英山縣革命委員會,開闢了與霍山蘇區相連的一塊縱橫50華里的蘇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皖西革命根據地
  • 類型:革命根據地
皖西革命根據地1929年11月六霍暴動勝利,建立了六安三區、六區、四區革命委員會,霍山五區、六區蘇維埃政府。1930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三師成立後,積極開展武裝鬥爭,創建革命根據地,4月初,與潛山工農革命軍攻克英山縣城,建立了英山縣革命委員會,開闢了與霍山蘇區相連的一塊縱橫50華里的蘇區。4月12日,第二次攻克霍山縣城,成立了霍山縣蘇維埃政府。4月下旬,打潛山,再克水吼嶺,建立了以天堂為中心包括舒城縣曉天“紅三區”在內的一塊根據地。5月,成立了潛山縣革命委員會。至此,北起白塔、丁家集,南抵金家鋪、水吼嶺、東至河,西接商南的皖西革命根據地初步建立,縱90公里,橫約50公里,擁有人口近40萬,成為鄂豫皖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第一、第二次反“圍剿”勝利,皖西革命根據地與商城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發展成為皖西北革命根據地。1931年5月,皖西北特區蘇維埃政府正式成立。1932年5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革命根據地擴大到東起舒城附近,西抵固始縣郭陸灘,南至太湖、宿松,北湖淮河南岸,擁有六安、霍邱、商城、紅山(英山)、五星、紅城(霍邱)、固始、六霍8個縣級革命政權,形成鼎盛局面。同年10月,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後,紅軍主力西撤。皖西北革命根據地只剩下六安縣六區、三區和赤南(今金寨)、赤城(商城)的一部分。1934年以後,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先後有中共皖西北道委和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及地方武裝在皖西堅持開展革命的游擊戰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