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1940年反“掃蕩”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皖南部隊在安徽省南陵、繁昌和涇縣地區,連續反擊日偽軍大規模“掃蕩”的作戰。

1940年4月22日,日軍為鞏固和擴大皖南長江沿岸占領區,維護其長江航運安全,以第15、第17、第116師各一部共1萬餘人,採取分進合擊戰術,從蕪湖、荻港、大通等地出動,進行大規模“掃蕩”。國民黨守軍幾乎沒有抵抗即全線撤退,南陵、繁昌等地相繼失守。新四軍副軍長項英等領導人(當時軍長葉挺在重慶,於同年7月底返回皖南)為保衛皖南抗日陣地,決心指揮皖南部隊利用南陵、繁昌一帶起伏地形,獨立迎戰進犯之敵。為此,令第1團以營為單位梯次配置在涇縣雲嶺東北田坊、土塘一帶,掩護軍部領導機關;第3團進至南陵西南水龍山、何家灣附近山地隱蔽待機;第3支隊率第5團和第6團第3營活動於繁昌以南、以西地區,採取運動防禦,遲滯其進攻。同時發動民眾堅壁清野、拆橋斷路,配合反“掃蕩”作戰。26日,進占南陵的日軍步、騎、炮兵5000餘人,分兩路繼續西犯。其中一路2000餘人在飛機掩護下,向土塘西北第1團防守的父子嶺陣地猛攻。第1團第2營憑險頑強抗擊,多次擊退日軍衝擊。隱伏在茶山附近第1團主力奮勇出擊,在呂山沖內與日軍展開白刃肉搏,經8小時激戰,斃傷日軍300餘人,迫其西撤。與此同時,日軍另一路3000餘人,從九郎廟、戴家匯、晏公殿等地,分三路向何家灣第3團防地進攻。第3團直屬隊在何家灣東北山地轉守為攻,予日軍先頭部隊以迎頭痛擊。隨後,第2、第1營在何家灣附近與日軍遭遇,當即搶占要點,勇猛反擊。日軍步、騎、炮兵在飛機掩護下,多次反撲,均被擊退。經9小時激戰,斃傷日軍300餘人。戰至黃昏,日軍不支,向木鎮方向退卻。日軍進攻接連受挫,仍不甘心失敗,繼續四處尋找新四軍主力決戰。第3支隊在繁昌地區運用集中與分散、堅持與轉移、內線與外線相結合的戰法,相繼取得繁昌、九郎廟、鐵門閂等戰鬥的勝利。至5月3日,日軍傷亡甚眾,後援不繼,被迫撤兵回防。新四軍在春季反“掃蕩”中,共斃傷日軍900餘人。10月4日,日軍第15、第116師各一部及部分偽軍共萬餘人,再次大舉“掃蕩”皖南。其中一路5000餘人由銅陵、繁昌、南陵出犯,於6日在峨嶺會合,旋即向南疾進,侵占三里店,直向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駐地猛撲,企圖圍殲新四軍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並乘機搶奪農民秋收的新谷。新四軍軍長葉挺指揮皖南部隊堅守雲嶺外圍陣地,以一部兵力向南陵至青陽公路沿線阻擊、襲擾、疲憊敵人,挫其銳氣,主力進至雲嶺東北約7千米的汀潭附近,搶修工事,待機反擊。7日晨,日軍5000餘人(內騎兵800餘人,並附炮20門)由三里店出動,在飛機掩護下,分三路向汀潭新四軍前沿陣地輪番衝擊。新四軍指戰員利用有利地形,與日軍反覆進行白刃格鬥,連續擊退日軍10餘次衝擊。入夜,新四軍派出精幹小分隊,從四面同時向日軍實施猛烈突襲,戰至午夜,斃傷日軍1000餘人。8日凌晨,困守汀潭的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往東突圍。新四軍乘勢追擊,並分兵一部截擊日軍後續部隊,收復三里店、汀潭等地,另以一部兵力迂迴至涇縣西南小嶺、楓坑一線堵截,殲日軍數百人。日軍遭連續打擊後,乃東渡青弋江向涇縣城進犯,國民黨守軍第52師棄城撤逃,縣城被占。新四軍當即兵分兩路渡江追擊,與日軍激戰於涇縣縣城南關。日軍出動飛機30餘架次狂轟濫炸。新四軍繼續猛攻,9日晨攻克涇縣城。日軍餘部向南陵方向撤逃,途中又遭襲擊,傷亡甚多。與此同時,戰鬥在銅陵、繁昌地區的新四軍第3支隊,向另一路進犯的日軍展開猛烈反擊,迫其收兵回撤。在反“掃蕩”作戰中,皖南廣大民眾在中共地方組織的領導下,積極配合新四軍作戰。參加戰場救護和運輸的民眾近7000人。僅雲嶺、章家渡兩地,在4小時內就動員民眾3000餘人支援前線。許多民眾主動當嚮導,探敵情,遞茶、送飯、洗衣服。新四軍皖南部隊在近1年的反“掃蕩”作戰中,共殲日偽軍近3900人,鞏固了皖南抗日陣地。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