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是2020年5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地方標準,歸口於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地方標準《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規定了皇草栽培技術規範的術語和定義、栽培範圍、皇草規範化種植的土地選擇、栽培、田間管理及利用技術。該標準適用於皇草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草栽培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standard for forage planting of pennisteum sinese roxb
- 標準號:DB52/T 1451-2019
- 發布日期:2019-12-03
- 實施日期:2020-05-01
- 中國標準分類號:L 01
- 國際標準分類號:35.240.01
- 技術歸口: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 批准發布部門: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方法標準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實施建議,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貴州省山地生態畜牧業處於快速發展期,草地建設類型多、規模大。在貴州熱量豐富地區,皇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皇草(Pennistum sinese Roxb)為禾本科狼尾草屬多年生鬚根系牧草,又稱皇竹草、王草、雜交狼尾草等,1984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牧草研究中心從哥倫比亞引進,1993年貴州省草業研究所首次引入貴州試種成功,引種栽培表明,皇草具有生長快、分櫱力強、產草量高、適口性好、適應性廣,耐瘠、抗逆性強,病蟲害少,便於管理,覆蓋強度大、保持水土力強等優良特性,已在貴州省生態治理和種草養畜中廣泛推廣套用。1997年後在貴州省低熱河谷地區如獨山、羅甸、冊亨、望謨等縣市種植,每年種植面積數十萬畝,成為當地推廣種植的主推草種之一。為了能將該優良草種更廣泛的推廣利用,進行規範化種植,進行其栽培生產的標準化和規範化,促進貴州牧草和畜牧業的發展,特制定皇草栽培技術規程。
編制進程
- 標準計畫
地方標準《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由省質監局省質監局《關於下達2017年貴州省第一批標準化項目的通知》批准立項,由貴州省草業研究所提出,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歸口。
- 起草階段
該標準的起草是對皇草生物學特性、生態適應性、生長發育規律、豐產栽培技術等方面深入研究基礎上總結提煉而成的。
1993年-2016年,進行和完成皇草引種試驗、品種比較、區域試驗、栽培技術、生產示範和養殖利用研究。
2017年1-6月,查閱“編寫標準相關知識、標準編寫規則”等知識,同時收集補充相關資料;編寫了提綱和初稿。
2017年6-12月,繼續收集補充牧草生產的相關田間數據資料,整理匯總。
2018年1-8月,組織全體起草人員對該標準初稿進行逐條討論和修改,形成《皇草栽培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
2018年9-11月,根據討論意見和建議再次對該標準進行逐條論證與完善,形成該標準送審稿。
- 發布實施
2019年12月3日,地方標準《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0年5月1日,地方標準《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 1.1-2009)和《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標準中規範性技術要素內容的確定方法》(GB/T 1.2-2002)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貴州省草業研究所、貴州陽光草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張文、趙明坤、羅天瓊、尚以順、王普昶、宋雪蓮、李世歌、楊春燕、陸榮清、周生群。
標準目次
前言 | Ⅱ |
---|---|
1 範圍 | 1 |
2 術語和定義 | 1 |
3 栽培範圍 | 1 |
4 栽培條件 | 1 |
5 栽培管理技術 | 2 |
6 田間管理 | 2 |
7 利用 | 3 |
參考文獻 | 4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規定了皇草栽培技術規範的術語和定義、栽培範圍、皇草規範化種植的土地選擇、栽培、田間管理及利用技術。該標準適用於皇草栽培。
實施建議
要使該標準得以順利實施,各級政府必須加強領導、推广部門廣泛宣傳培訓,提高該標準的套用普及率,採取各種形式對制定該標準目的、意義、栽培關鍵技術和注意事項等進行廣泛宣傳和培訓,增強嚴格執行該標準的意識,提高農民的栽培利用技術水平,充分發揮該標準套用效應,提高草食家畜養殖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貴州草業發展水平,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貴州現代化農業建設的目的。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皇草栽培技術規程》(DB52/T 1451-2019)既遵循相關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要求,又體現貴州省皇草種植的特殊性和區域性,並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 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
發展皇草規範化栽培技術,推進了人工飼草料基地建設。種植皇草,一方面可以生產大量飼草,減輕天然草地承載壓力,促進熱帶、亞熱帶地區草產品加工業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健康;另一方面,皇草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能有效截留降雨、減少地表徑流,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保持水土,使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 有利於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變二元種植結構為三元種植結構是中國農業結構調整的長期戰略任務,《中共中央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建設飼草基地”。草產品加工業的基本運作模式是“公司+基地+農戶”,可以帶動種植、加工、畜牧和運輸等行業的發展,加快草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建設現代化農業。同時草產品加工基地多數地處偏僻落後山區,草產品加工業的持續發展,可以增加牧草生產效益,同時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這對於提高廣大農民收入,推動地區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有利於維護國家食品安全,改善人民膳食結構
中國糧食問題實質是飼料糧短缺,而不是口糧安全問題。飼料糧在中國糧食消耗中占很大比例。皇草是一種高產優質禾本科牧草,用於家畜飼養,可節約精料用量,緩解飼料用糧的不足。發展草產業有利於緩解飼料用糧對糧食生產的壓力,把人們不能直接利用的牧草轉化為肉奶蛋等動物性食品,相對降低人們對化合物的需求,維護中國的食品安全,改善人類膳食結構。同時,牧草生產用地多為中低產田,發展牧草生產有利於中低產田改造,不會與糧食生產爭地。因而,其社會效益是非常廣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