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神

皇神

出處:《 國語·楚語下》:“有不虞之備,而皇神相之。” 晉 傅玄 《晉天地郊明堂歌·天郊饗神歌》:“整泰壇,祀皇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神
  • 外文名:The Emperor God
  • 拼音:huáng shén
  • 注音: ㄏㄨㄤˊ ㄕㄣˊ
  • 解釋:天神
解釋,專家點評,

解釋

天神
皇神

專家點評

中國岩畫研究者近日對陰山、賀蘭山等地的岩畫實地調查及文獻資料研究後推斷,部分形象怪異的史前人面像岩畫或為中國遠古先民信奉的神——“天皇”“地皇”“人皇”的早期形象。
岩畫研究者、內蒙古師範大學鴻德學院院長周玉樹2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近日研讀已被發現的陰山岩畫圖案時,一幅抽象怪異的圖案讓他印象頗深。圖案中心偏上的位置有一人面,臉形和眼睛清晰可見,人面之下是兩隻胳膊和手,並散發枝杈形的光芒,同時,從人面到身體自上而下貫穿一條直線,上細下粗,類似中國古代金文中的“土”字。經過簡化與對比,整個圖案類似中國古代的“皇”字。
周玉樹說,根據司馬遷《史記》所述,“皇”分為“天皇”“地皇”“人皇”,這幅有“土”字貫穿上下的圖案,地氣十足,可認為是“地皇”像,主要掌管“鬼”的世界。同時,已被發現的岩畫中,有不少人面像的上方有十字形或川字形圖案,類似“金冠”,將人的注意力引向天空,可看作“天皇”,主管“天界”。此外,已知岩畫圖案中有比較清晰的面部、身體輪廓,面部輪廓散發枝杈形的光芒,視為“人皇”,掌管人間。
周玉樹表示,除了陰山岩畫有明顯的“三皇”圖案外,分布在寧夏北部的賀蘭山岩畫、內蒙古赤峰地區的紅山岩畫,也初步具備“三皇”體系,只是具體的圖案特點不同,比如賀蘭山岩畫的“人皇”像雖無密集光線,但有多條羊角形的線條,並有很長很大的耳飾。
記者採訪了解到,周玉樹等多名岩畫研究者還利用近2個月時間,赴內蒙古巴彥淖爾、烏海、鄂爾多斯及寧夏銀川等地實地考察,印證了遠古先民在新石器時代確實有一個完整的“皇神”體系。
“從目前掌握的岩畫資料看,‘皇神’分布較廣,向東達到赤峰和東北一帶,向北達到蒙古國及貝加爾湖一帶,向南達到江蘇連雲港一帶,這些文獻和實物材料為進一步研究遠古先民的信仰及甲骨文的早期雛形提供了珍貴的證據。”周玉樹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