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雙虎

百雙虎

百雙虎,國內著名畫家,美術家。字怡夫,別署空谷齋主、空谷野人。1955年5月28日生,河南偃師人。畢業於洛陽師院藝術系,受業於恩師金忠厚先生;馮霞笙、吳銀鐸諸先生。1985年入鄭州輕工業學院美術研修班學習。其間受教於李伯安先生。發表作品:197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工筆人物及八十年代洛神雜誌文學作品插圖等。現為洛陽畫院特邀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

基本信息,人物簡介,

基本信息

國籍:中國
生肖:羊
已婚 有一兒一女
國小 武屯國小
國中 武屯中學
高中 偃師六中
大學 洛陽師院藝術系
祖籍:河南偃師
出生地:河南偃師

人物簡介

百雙虎,1955年5月生於河南偃師武屯。八歲入村學,逢年節父親常為街鄰書對聯,受其影響十歲學書,初習劉體,繼之習畫,臨毛主席像及各種畫譜,國中時能繪製漫畫和宣傳畫。十四歲就讀偃師六中,深受李金彩、王明選先生指教。李先生擅詩文書法,在其臥室另置書案供我學習之用。其間閱讀大量美術雜誌及達文西畫論等理論書籍,受益匪淺,粗知繪事。始素描寫生,課餘即到田間村頭速寫,廢寢忘食,一發不可收,多次徒步往返達六十里到洛陽龍門煤礦作泥塑寫生,有大長進。
後入縣文化館美術班學習。1975年參加由文化館組織,由省出版社李自強 李伯安等先生指導的美術創作班。1976年入村學任教,後入洛陽師院藝術系,受到恩師金忠厚先生器重和悉心指導。畢業後入偃師縣城關新新學校任教。後調洛陽地區印刷廠任美術設計。1985年入鄭州輕工業學院美術班,受教於郝石林,張森,姜波諸先生。 臨習顏真卿、 陸柬之、陸機文賦 泰山金剛經等。臨摹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好靜,喜閱讀。嘗作小詩以自慰。讀四著、《 三言二拍 》、托爾斯泰、果戈理、高爾基時深受觸動,便有為作者寫真之意。閱讀開闊眼界,啟迪心智,豐富想像。為日後繪畫創作奠定基礎。與新鄉禹爾力為密友,爾力畫白派山水,天資靈性,待人真誠。和淮上溫成勛為摯友,成勛工山水畫鳥。
國畫立意在先,功夫在畫外,是畫家學養 、功力 、品格、志趣共同作用的結晶。故意為畫之靈魂,筆墨次之。每日作畫心無旁騖,當整幅畫在腦中醞釀成熟方立於案前,面對素紙,凝視至看見所畫之物才動筆,一氣呵成,草圖完成後即作局部素描準備,繼之進入創作。繪畫之謂藝術絕非自然對象的羅列堆砌,而是畫家心裡的獨特世界。是對表現對象重新加工整理,排列組合,再創造的構成過程。所以創作是複雜甚至是難以用語言或文字表述的,更是極嚴肅的事。達文西說過:“截至目前為止,一切形式的勞動都是為了取得報酬”,但《蒙娜麗莎》他畫了四年。不為五斗米折要,甘守清貧而不媚俗這正是中國文人的高貴氣節。習畫凡數十年,常記古訓,追弼先賢,未敢稍怠。
關於繪畫無疑在追求簡約內斂的情愫,中國寫意畫的寫意二字古人理解精闢準確,這是所用材料決定的。突出一個寫字,那就是行筆輕重緩急,必保持一定速度才可能出現那種引導觀者漸入佳境的神秘筆線,也才可能出現乾裂秋風、潤如春雨的效果,只有在疾風驟雨的點畫之中,濃淡乾濕,虛實向背,聚散開合,疏密穿插等不經意間的或然效果將不期而至。更講究一個意字,現 在所能看到的藝術精品多是立意高古,極盡巧思,耐人尋味之作。不管是李白、杜甫、王維,還是馬遠、石濤、八大,他們無一不是用自己卓越的眼光為我們呈現一個別樣的世界。繪畫是視錯覺藝術,不但藝術創作有其規律,藝術鑑賞也有其規律,畫家是在平面載體上創造物象,最多是給觀者提供一點開啟想像的端緒,鑑賞過程是觀者發揮想像和畫家共同完成的。觀者的精力有限,情緒興奮是短暫的,復歸抑制是審美的必然,故寫意畫必須簡約,它不同於西畫,更有別於攝影。使作品既簡潔又富足,這是很傷腦筋的事,也是展現畫家功力之處。繪畫是表現藝術,其實是畫理解,是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對世間事物的態度,成熟的畫家都有一套自己表情達意的語彙,否則就無法操作。這種語彙還要匹配特定的表現形式和主題,才有可能創作出理想合目的藝術作品。創作過程充滿衝動和希望,但隨著作品接近完成,失望便隨之而來,因為最終的效果和之前的期望相去甚遠。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在畫的原因。通常認為聲樂是遺憾藝術,實際上繪畫亦然,敗筆和不足會暴露畫家的笨拙,好像每件作品都有這種遺憾。或許正是遺憾的存在才使自命不凡的畫家們鍥而不捨。或許正是這種遺憾的存在才使繪畫藝術放射出神秘炫目的光芒。一件好藝術品的誕生是要經歷陣痛方得圓滿,其艱辛不言而喻。所謂字如其人,畫如其人,正是藝術家自我品格的集中體現。一種特立獨行有內涵有張力風格的形成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自然而然的事,絕非虛張聲勢搞怪唬人之作可比。
生活十分簡單,布衣素食、清茶一杯。
作品大致分為五個部分:
(1)唐詩宋詞
(2)文化名人
(3)巨人足跡
(4)花鳥小品
(5)臨摹學習
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中國有著數千年無與倫比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如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史記》、《資治通鑑》、魏晉風骨、唐詩宋詞。隨著科技網路時代的飛速發展,這些歷經歲月滄桑積澱下來的寶貴遺產會越來越被邊緣化,或擺上書架裝點門面,或成為博物館裡的古董,如果是這樣那將是民族的悲哀,更是民族的災難,因為這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之所系。傳承乃至將其發揚光大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文化巨子們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不能遺忘。這是創作的初衷。
中國的漢唐盛世是這個民族常引以自豪的,近一百多年來的積弱積貧屈辱挨打的歷史也當警鐘常鳴。為民族復興的孫中山、毛澤東等革命家帶領民眾百折不回、浴血抗爭。在那前無古人開天闢地的革命中,毛澤東是最傑出的代表。他是一座豐碑,是傳奇,是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標誌,他心裡始終裝著勞苦大眾,是大慈大悲的化身,是永遠的人民領袖!創作就是基於這種最樸素的情感出發,以一個平民畫家的視覺去審視那個漸去漸遠如火如荼的時代,去感知巨人那顆馳騁寰宇跳動不息的偉大心靈和赤子情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