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一日運糧術

百里一日運糧術是元末將領董摶霄倡行的一種利用軍隊從事陸路短程軍糧運輸的辦法,與現代勞動過程中所謂流水作業法相類似。

其法說:“其陸運之方: 每人行十步,三十六人可行一里,三百六十人可行十里,三千六百人可行百里。每人負米四斗,以夾布囊盛之,用印封識,人不息肩,米不著地,排列成行,日行五百回,計路二十八里,輕行一十四里,重行一十四里,日可運米二百石。每運給米一升,可供二萬人,此百里一日運糧之術也。”(《新元史·董摶霄傳》)。“人不息肩,米不著地,排列成行”,意味著簡省操作過程和時間,提高勞動效率,“每人行十步”,“負米四斗”,“輕行十四里“,則是對減輕勞動者勞動強度的強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