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系列叢書:莊子精解》是“國學經典系列叢書”之一。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約生於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宋國蒙人(今安徽蒙城)。他既是一位哲學家,又是一位文學家。著有《莊子》一書,現今傳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即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莊子的思想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產物,其思想體系是在春秋戰國的社會大變動時代的基礎上形成的。《國學經典系列叢書:莊子精解》可以幫助今天的青年讀者真正讀懂《莊子》。
基本介紹
- 書名:百部國學:莊子精解
-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 頁數:476頁
- 開本:16
- 作者:卓愛華 劉建生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5700580, 978751570058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國學經典系列叢書:莊子精解》編輯推薦:讀《莊子》,將有助於我們舒解生活壓力,保持精神的寧靜,以追求一種真實而自由的人生。因為莊子是推崇率性與真誠的;在他看來,一個人要想回歸自然,找到他的精神家園,就必須保持心靈的安寧與清淨,必須擺脫一切束縛人性的枷鎖,必須拋棄所有追名逐利的功利言行。這是一個人活得真實、自由的至關重要的前提。可以說,莊子對人類自身精神領域的種種探索與思考,是他留給現代人最寶貴的財富。
作者簡介
作者:(戰國)莊子 編者:劉建生
圖書目錄
內篇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秋水
至樂
達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雜篇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跖
說劍
漁父
列禦寇
天下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秋水
至樂
達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雜篇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跖
說劍
漁父
列禦寇
天下
序言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約生於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宋國蒙人(今安徽蒙城)。他既是一位哲學家,又是一位文學家。和孟子同時,年齡或比孟子要小,兩人不曾見過面,孟子言論中也沒有提到過他。他做過蒙地的漆園吏,後隱居於“窮閭□巷”,以織履餬口謀生。他不僅不與宋國的統治者合作,而且也不與其他國家的統治者共處,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為相而不受。他與惠施為友,相互切磋學問,雖然兩人在辨難中有些不同的意見,但在思想上還是很接近的。著有《莊子》一書,現今傳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即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莊子的思想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產物,其思想體系是在春秋戰國的社會大變動時代的基礎上形成的。
莊子之學淵源於老子是人所公認的,莊子哲學中道的字宙觀繼承了老子道的學說,“小國寡民”、“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緊步老子的後塵。莊子的哲學思想是由以道為實體的本體論,萬物齊一的相對主義認識論和具有詭辯特點的辯證方法論所構成的。莊子繼承了老子“道說”中的客觀唯心主義內容,並由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發展成主觀唯心主義體系。莊子和老子一樣,也把“道”作為世界的本原。在《大宗師》篇中,他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太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知北游》有“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天地》有“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都是說的“道”是“無為無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的本原。他把“道”與“無”完全等同起來,認為世界就是從“無”中生出來的,因而在《知北游》中說:“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不僅道是非物,而且還是一種逾時空的絕對存在的精神實體,由此可見他繼承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然而,莊子並沒停留在老子“道”說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上,而從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發展到主觀唯心主義體系。
莊子的認識論也是從老子的“玄同”的認識論那裡發展來的。莊子發展了老子的“玄同”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萬物齊一的齊物論的相對主義認識論。莊子同老子一樣,也是以“道”為其認識論的基礎的,不過他的“道”已由老子的客觀絕對精神實體變成了主觀精神實體。就是以主觀的絕對精神認識事物,事物則無彼此的具體差別,即“齊萬物而為一”他在《齊物論》中反覆強調:“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天。”“蓮與楹,厲與西施,恢□懦怪,道通為一。”莊子在《秋水》中有一段關於相對主義認識論的名言:“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囟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梯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粱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這段話是在說明,從道來看,萬物是沒有貴賤之分的。從量上看,從萬物大的來看都是大的;從小的來看萬物又都是小的。從功能上看,從萬物有用來看都是有用的,從無用角度來看又都是無用的。從取向來看,從萬物對的看都是對的,從不對的看則又都是不對的。可見,莊子完全否認了認識對象的規定性,走上了相對主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一切認識沒有是非標準,否認真理的客觀性。莊子不僅從相對主義出發提出事物是相對的,而且也從相對主義出發提出認識也是相對的。在他看來,世間根本沒有是非的界限。就認識能力來說,他把人生與認識都看成是夢幻,自以為有知的認識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他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這就是說。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只能是一場疲勞不堪結果。
莊子在批判孔、墨“有所為而為”觀點的同時,也汲取了他們思想中的精華做為自己觀點的補充。在《莊子》全書中援引孔子的言論有28處之多。莊子雖然在辯論中與惠施作對,但是他也吸收了惠施的“方生方死”思想的精粹部分;所以,莊子的思想的直接理論淵源是老子的思想,也問接地採納了其他思想家的一些成果,從而構築了他自己的思想體系。
莊子生活在戰國中期。這個時期的社會政治特點是階級鬥爭十分複雜和尖銳,社會動盪不安,諸侯割據的戰爭蜂起,政權頻繁地更迭,百家爭鳴的政治主張林立。莊子的政治立場是與新興地主階級的立場相對立的,莊子的政治觀點是與當時現行的政治制度相反對的。在他的政治思想中既有積極反抗精神,又有消極的出世主義態度。他把古今的政治統治作了對比,說古代的人君“以得為在民,以失為在己;以正為在民,以在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責。今則不然,匿為物而愚不識,大為難而罪不敢,重力任而罰不勝,遠其途而誅不至”(《則陽》)。反對爭霸的戰爭,在他看來,黃帝之所以不能達到至德,就在於“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以後,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盜跖》)。在《人間世》中,通過顏回的對話說明衛君好戰給人民帶來災難。莊子認為,戰爭都是由於好名、好利引起的,他借堯進攻叢枝、胥、敖,武王伐紂的戰爭實例說明戰爭的起因是為了貪得名利地位。在反對戰爭的同時,又極力反對儒家的有為政治。他崇尚無為而治和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莊子既反對“君人者以己出經式法度”的法治觀點,也反對“藏仁以要人”的禮治觀點。.他在《馬蹄》中指出:“及至聖人,蹩□為仁,□跛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擅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就是說等到聖人的出現,急急於求仁,汲汲於為義,天下才發生了迷惑;縱逸求樂,煩瑣為禮,天下才開始分離了。所以,他的結論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與有為的主張相反,莊子提倡無為而治。他在《應帝王》中說:“汝游心於無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就是說,只要游心於恬淡的境界,清靜無為,因順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不用私意,天下就可以治理了。他的結論是“無為而無不為”。莊子完全繼承了老子的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在他看來,戰國之世並非是“至德之世”。而最為理想的“至德之世”是回到那種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的原始社會。這實際上是主張人人是勞動者、人人平等的社會,雖然這種思想在當時是幻想,或是一種倒退的消極的理想,但也給人們一種追求的憧憬和啟示。 -
莊子是講人性,講道德,講人的價值的。“天人合一”是莊子自然人性論的基礎。在莊子看來,人性就是自然本性,他在《庚桑楚》中說:“性者生之質也。”這就是說性是自然本性。這種自然本性的人性就是他在《齊物論》中所說的南郭子紊的“吾喪我”,在《應帝王》中所說的列子“雕琢復朴”,亦是他所提倡的嬰兒狀態,也就是《馬蹄》中所說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人性就是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莊子的自然人性論的內容是自然事物的屬性。在莊子看來,人和物是沒有區別的,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反人於機。”(《至樂》)正因為人與物無別,而人倫與果理也無分別,他說:“果□有理,人倫雖難,所以相齒。”(《知北游》)正因為果理人倫無別,所以在人的善惡的道德標準問題上,莊子主張以自然的本性作為善的內容來衡量人的品行。這就是他所說的“吾所謂藏者,非所謂仁義之謂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駢拇》)在莊子看來,自然無為就是人的道德標準。莊子追求自我養生的人生觀。在道德問題上,所謂人生觀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價值觀念。人的價值不外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而人的自我價值應當是在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基礎上取得的。然而,莊子正與此相反。他完全否認個人對社會的義務和責任的社會價值,而竭力追求個人生存、個人自由的自我價值。在《逍遙遊》中所追求的是悠閒自得的絕對自由,在《養生主》中主張“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總起來說,莊子的倫理思想是自然人性論,是至德的道德評價論,是個人養生的個人主義人生觀。’
在我國先秦的文壇上,對散文藝術的開拓首推屈原和莊子二人。所以中國文學史常把《莊子》和《離騷》並列,成為一代散文的靈魂。
莊子的散文,也可以說是繼承和發揚老子的哲理詩而來的,不過它與老子的《道德經》的體裁比起來是有自己的特點的。莊子的散文不但寓意極深,含有哲理性。而且充滿詩情畫意,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精神。所有這些既說明莊子的藝術來源於生活體驗,也出自藝術創造的靈感。
莊子是我國文化思想靈魂締造者之一,編讀過程中,我們窮盡心力追解前人著述論說,時代在變,今人在看只能淺解,無法夢回千年之前的時景。讀者如有指正,誠摯感謝。
編者
二○一一年八月五日
莊子之學淵源於老子是人所公認的,莊子哲學中道的字宙觀繼承了老子道的學說,“小國寡民”、“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緊步老子的後塵。莊子的哲學思想是由以道為實體的本體論,萬物齊一的相對主義認識論和具有詭辯特點的辯證方法論所構成的。莊子繼承了老子“道說”中的客觀唯心主義內容,並由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發展成主觀唯心主義體系。莊子和老子一樣,也把“道”作為世界的本原。在《大宗師》篇中,他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太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知北游》有“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天地》有“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都是說的“道”是“無為無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的本原。他把“道”與“無”完全等同起來,認為世界就是從“無”中生出來的,因而在《知北游》中說:“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不僅道是非物,而且還是一種逾時空的絕對存在的精神實體,由此可見他繼承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然而,莊子並沒停留在老子“道”說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上,而從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發展到主觀唯心主義體系。
莊子的認識論也是從老子的“玄同”的認識論那裡發展來的。莊子發展了老子的“玄同”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萬物齊一的齊物論的相對主義認識論。莊子同老子一樣,也是以“道”為其認識論的基礎的,不過他的“道”已由老子的客觀絕對精神實體變成了主觀精神實體。就是以主觀的絕對精神認識事物,事物則無彼此的具體差別,即“齊萬物而為一”他在《齊物論》中反覆強調:“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天。”“蓮與楹,厲與西施,恢□懦怪,道通為一。”莊子在《秋水》中有一段關於相對主義認識論的名言:“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囟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梯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粱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這段話是在說明,從道來看,萬物是沒有貴賤之分的。從量上看,從萬物大的來看都是大的;從小的來看萬物又都是小的。從功能上看,從萬物有用來看都是有用的,從無用角度來看又都是無用的。從取向來看,從萬物對的看都是對的,從不對的看則又都是不對的。可見,莊子完全否認了認識對象的規定性,走上了相對主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一切認識沒有是非標準,否認真理的客觀性。莊子不僅從相對主義出發提出事物是相對的,而且也從相對主義出發提出認識也是相對的。在他看來,世間根本沒有是非的界限。就認識能力來說,他把人生與認識都看成是夢幻,自以為有知的認識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他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這就是說。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只能是一場疲勞不堪結果。
莊子在批判孔、墨“有所為而為”觀點的同時,也汲取了他們思想中的精華做為自己觀點的補充。在《莊子》全書中援引孔子的言論有28處之多。莊子雖然在辯論中與惠施作對,但是他也吸收了惠施的“方生方死”思想的精粹部分;所以,莊子的思想的直接理論淵源是老子的思想,也問接地採納了其他思想家的一些成果,從而構築了他自己的思想體系。
莊子生活在戰國中期。這個時期的社會政治特點是階級鬥爭十分複雜和尖銳,社會動盪不安,諸侯割據的戰爭蜂起,政權頻繁地更迭,百家爭鳴的政治主張林立。莊子的政治立場是與新興地主階級的立場相對立的,莊子的政治觀點是與當時現行的政治制度相反對的。在他的政治思想中既有積極反抗精神,又有消極的出世主義態度。他把古今的政治統治作了對比,說古代的人君“以得為在民,以失為在己;以正為在民,以在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責。今則不然,匿為物而愚不識,大為難而罪不敢,重力任而罰不勝,遠其途而誅不至”(《則陽》)。反對爭霸的戰爭,在他看來,黃帝之所以不能達到至德,就在於“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以後,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盜跖》)。在《人間世》中,通過顏回的對話說明衛君好戰給人民帶來災難。莊子認為,戰爭都是由於好名、好利引起的,他借堯進攻叢枝、胥、敖,武王伐紂的戰爭實例說明戰爭的起因是為了貪得名利地位。在反對戰爭的同時,又極力反對儒家的有為政治。他崇尚無為而治和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莊子既反對“君人者以己出經式法度”的法治觀點,也反對“藏仁以要人”的禮治觀點。.他在《馬蹄》中指出:“及至聖人,蹩□為仁,□跛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擅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就是說等到聖人的出現,急急於求仁,汲汲於為義,天下才發生了迷惑;縱逸求樂,煩瑣為禮,天下才開始分離了。所以,他的結論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與有為的主張相反,莊子提倡無為而治。他在《應帝王》中說:“汝游心於無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就是說,只要游心於恬淡的境界,清靜無為,因順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不用私意,天下就可以治理了。他的結論是“無為而無不為”。莊子完全繼承了老子的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在他看來,戰國之世並非是“至德之世”。而最為理想的“至德之世”是回到那種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的原始社會。這實際上是主張人人是勞動者、人人平等的社會,雖然這種思想在當時是幻想,或是一種倒退的消極的理想,但也給人們一種追求的憧憬和啟示。 -
莊子是講人性,講道德,講人的價值的。“天人合一”是莊子自然人性論的基礎。在莊子看來,人性就是自然本性,他在《庚桑楚》中說:“性者生之質也。”這就是說性是自然本性。這種自然本性的人性就是他在《齊物論》中所說的南郭子紊的“吾喪我”,在《應帝王》中所說的列子“雕琢復朴”,亦是他所提倡的嬰兒狀態,也就是《馬蹄》中所說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人性就是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莊子的自然人性論的內容是自然事物的屬性。在莊子看來,人和物是沒有區別的,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反人於機。”(《至樂》)正因為人與物無別,而人倫與果理也無分別,他說:“果□有理,人倫雖難,所以相齒。”(《知北游》)正因為果理人倫無別,所以在人的善惡的道德標準問題上,莊子主張以自然的本性作為善的內容來衡量人的品行。這就是他所說的“吾所謂藏者,非所謂仁義之謂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駢拇》)在莊子看來,自然無為就是人的道德標準。莊子追求自我養生的人生觀。在道德問題上,所謂人生觀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價值觀念。人的價值不外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而人的自我價值應當是在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基礎上取得的。然而,莊子正與此相反。他完全否認個人對社會的義務和責任的社會價值,而竭力追求個人生存、個人自由的自我價值。在《逍遙遊》中所追求的是悠閒自得的絕對自由,在《養生主》中主張“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總起來說,莊子的倫理思想是自然人性論,是至德的道德評價論,是個人養生的個人主義人生觀。’
在我國先秦的文壇上,對散文藝術的開拓首推屈原和莊子二人。所以中國文學史常把《莊子》和《離騷》並列,成為一代散文的靈魂。
莊子的散文,也可以說是繼承和發揚老子的哲理詩而來的,不過它與老子的《道德經》的體裁比起來是有自己的特點的。莊子的散文不但寓意極深,含有哲理性。而且充滿詩情畫意,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精神。所有這些既說明莊子的藝術來源於生活體驗,也出自藝術創造的靈感。
莊子是我國文化思想靈魂締造者之一,編讀過程中,我們窮盡心力追解前人著述論說,時代在變,今人在看只能淺解,無法夢回千年之前的時景。讀者如有指正,誠摯感謝。
編者
二○一一年八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