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二,具有解表散寒,止咳平喘,補益脾氣。主治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
基本介紹
-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 功用:解表散寒,止咳平喘,補益脾氣
- 主治: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
組成
前胡(去蘆頭)、柴胡(去苗)、舔聽力(微炒)、半夏(湯洗七遍,去滑)、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桔梗(炒)、人參、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朮、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銼)、白茯苓(去黑皮)、芎藭、石膏(碎)、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等分。
用法
右一十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功用
解表散寒,止咳平喘,補益脾氣。
主治
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
方義
方中柴胡、麻黃、羌活、獨活解表散寒;前胡、桔梗、宣肺止咳;川芎祛風止痛;杏仁、葶藶平喘;陳皮、枳殼、半夏燥濕化痰;人參、白朮、茯苓補脾益氣;石膏清熱;甘草和中。諸藥合用,可解表散寒,止咳平喘,並補益脾氣,祛邪而不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