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莊村

百花莊村

百花莊村位於嘉興市北首約7公里,隸屬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東面與古竇涇相鄰,南鄰新開的北郊河,緊靠市區外環路,昌盛路。西與日商投資區相連,北與勝豐村相接。村內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水泥路通村到組,河網水渠縱橫。全村區域面積2.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04畝,轄24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村, 總人口2505人,606戶農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百花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嘉興市
  • 地理位置:浙江省嘉興市北首約7公里
  • 人口:2505人
民間傳說,基礎設施,

民間傳說

百花莊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古以來是一個穀物豐茂、人口繁密的江南水鄉,這裡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是一筆有著深刻內涵的珍貴遺產,並永遠散發著百花莊的鄉土人文氣息。
百花莊得名於元朝,明萬曆《秀水縣誌》就載有百花莊村名。據清初的《浙江通志》記載:公元十三世紀,蒙古入侵中原建立元朝後,元丞相“不花”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較大的莊園,該莊原史“不花莊”,因“不”與“百”近音,後人習慣稱為百花莊,百花莊村由此而得名。又據史料記載:元末至正年間,有個人叫“張也先不花”曾做過嘉興縣;而名間傳說的百花公主名叫“張也索”,這兩者之間字間相近,民間有可能附會為一人。
傳說不花家占有良田九千九百零六畝,其家人曾誇口說“出太平,進隆興,上杭州、落杭州、篙篙撐在自橫頭”,可見其擁有良田之多。百花公主還占有數百家奴、長工服勞役,西莊長工浜口的長工橋,就是為當時長工下田耕種往來而建造的。龍口連線九曲口的草鞋墩,是長工傍晚收工把腳上的破草鞋、草鞋泥拋在河中,久而久之,在河心堆起了土墩,故稱草鞋墩,至今流傳的草鞋墩,聲稱“龍珠”百米之遙一條港名叫龍口,九曲是龍身,而墳漾灘邊有2隻小浜,是傳說中的龍爪,更是龍口嬉珠,別具一格。
到了明代,蒙古族的莊園瓦解,其地歸於鄉民。明末文學家葉燮曾記萬曆年間嘉興望族楚蘭“卜居百花莊”已近十代,歷代耕讀,“推重鄉里”。至明天啟時,三朝元老的大學士秀水朱國祚逝世,朝廷賜祭葬,遂以百花莊為其墓園,朱氏墓葬於莊北三沙灣後漏斗盪北,專祠則建於莊上,官員每年到此致祭,故水面得名官船漾,下船登岸拜祭之處名牆門頭,朱國祚的後人,清代著名文學家朱彝尊在《鴛鴦湖棹歌》中詩云;“百花莊口水云云,中是吾家太傅墳,當日黃鸝鳴灌木,經冬紅葉映斜曛”。可見當時百花莊的氣勢和風光是不尋常的。
在牆門頭至南300米以外,歷史上有30畝荒田,因田形較高,離河較遠,澆灌十分困難,後人無法耕種,便成了荒田。解放土改時,將這片土地劃分給百花,正陽和三陽村。今日,大荒田是該村辦公駐地,文化中心,百花片國小,醫療站都建在這裡。秀洲區規模較大的農產品加工基地選在“大荒田“周圍,建設項目工程已在2005年10月啟動。1998年開張的飲食酒家,沿用”大荒田“之名,打農家菜名牌,招來八方顧客。“大荒田”不再“荒”了,並已成了該村一方風水寶地。

基礎設施

百花莊已穿越近八百年的歷史煙雲,地形外貌依然存在,而真正的變革是在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村貌村景,村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燈、電話、樓上樓下”的夢想,早已變成了現實。從2004年6月開始,圍繞打造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的目標要求,開展了一場具有歷史性的村莊整治活動,共投入建設資金300多萬元,立時一年另兩個月,實現了道路硬化,河道淨化,環境潔化,居民美化,村莊綠化的整治目標,經2005年9月和10月市、區兩級考核驗收,符合村莊整治的各項標準,展示了百花莊村欣欣向榮美好家園的新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