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牛圖

百牛圖

《百牛圖》,中國水墨畫長卷。畫卷高0.55米,長22米。由天津知名畫家張明光歷時三個月精心創作。2009年1月6日於天津財經大學學藝術學院美術館首次亮相,之後又運往中國大陸,台灣以及國外地區進行展出,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媒體的一致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明光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東平人
  • 出生日期:1951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天津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中國山水畫圖錄》
  • 代表作品:《百牛圖》
作品簡介,畫家簡介,附:張明光的題跋,

作品簡介

作品賞析 2009年1月6日,筆者應邀來到天津財經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有幸參觀了天津知名畫家張明光歷時三個月精心創作的《百牛圖》長卷。畫卷高0.55米,長22米,畫展將持續到1月14日;畫中之牛千姿百態,為即將到來的牛年增添喜慶氣氛。  雖然同時展出的還有張明光為牛年創作的書法作品和之前的寫生作品,但這次展覽最惹眼的無疑是《百牛圖》。在這幅畫卷上,慢行者有之、小憩者有之、奔走者有之;這邊成群結隊,那邊偏有傲然獨立者;剛剛感動於舐犢情深,目光稍一移動就被旁邊兩頭壯牛的抵角怒向所吸引……當真是百牛百態,聚散有度而富有情趣。
百牛圖
畫卷的另一特色是它的大量題跋。張明光一直認為讀書與書法是畫家的必修課。在《百牛圖》中,他用行書、隸書等多種字型,寫下了那些文辭雋永、趣味盎然的題跋。此作品融書、畫、文、印於一爐,得到了現場觀眾和專家的一致稱讚。
其實,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張明光在部隊放牛期間,就以牛為對象,創作了大量的寫生作品。後來,他致力於研究由線條到水墨這種藝術語言的轉化。多年以來,他以沒骨之法畫牛,既追求淋漓蒼勁的筆墨又注重表現牛的骨骼肌肉之間的結構關係,在寫生狀態向筆墨狀態的轉化中力求以神寫形的藝術境界。他曾模仿過藝術大師李可染先生的技法,但他的最終追求還是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走自己的路。
在古老的農耕時代,家有耕牛即被視為安康有靠。工業文明下,牛依然是個別地區的生產力。而且張明光認為牛堅毅雄渾、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和忍辱負重等品格正是整箇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因而他一直堅持畫牛,把國家安定太平的美好希望寄於其中。他筆下的牛,鼻子中從不穿韁繩,身上也不帶軛,完全是自然之姿、自由之態,絲毫不受拘束。也許,這也是畫家本人的精神追求。

畫家簡介

張明光,山東東平人,1951年生於天津,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現為天津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畫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會員、中國作家協會天津會員、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主席、燕京書畫院名譽院長、王學仲藝術館研究員。
張明光張明光
.作品多次參加國家大展,並在安徽,山東,山西,江西,江蘇和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韓國等地舉辦展覽。作品被藝術機構或私人收藏。多幅作品收入《中國山水畫圖錄》,《中國山水畫技法解析》,其作品及藝術傳略收入《中國美術選集》,《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等十餘部典籍。

附:張明光的題跋

唐韓滉乃畫牛之祖,其後歷百代而不絕,且名家輩出,實乃畫壇之幸矣,然,牛一韁穿鼻負軛終生,耕犁不息,雖有忍辱耐勞之美譽,然,為牛者幸耶苦耶。余只畫無韁棄軛之牛,意在解放牛之束縛,還牛天性也。戊子年立冬後二日明光謹記。
余喜牛憨而厚道,尋草而食,低首漫步亦呼朋喚友,老牛顧眄,小牛繞膝隨之,飽餐之餘或奔或臥或嬉戲。余所牧之牛,無論大小皆未穿鼻,故無韁繩之束縛,一派天然自由之態也。明光記以備忘。
柳宗元曾有牛賦存世,其賦曰:牛之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哞然而鳴,黃鐘滿脰矣。
郭沫若一生著作無數,余多不以為然矣,唯有一文贊牛,以為極是,其文曰:牛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牛者堅毅雄渾,無私和藹,辛勞忍耐,足大如虹,腹大如海,腳踏實地,神遊天外,與人有功,與物無害,實為國獸也。明光記於抱璞草堂歲在戊子冬月。
泱泱華夏,綿綿千載,皆賴以農耕生息繁衍,朝代更替戰亂紛紛,百姓背負青天,面朝黃土,春種秋藏愁苦萬端,幸有耕牛為伴,負犁耕作、駕車載物,家有耕牛者,以為安康有靠。牛者,溫馴力大、耐勞,忍辱負重且不發一言,與民性相近,與民相依,故古諺有云:耕牛乃養民之道也。畫牛至此忽有所思,乃記於此。明光謹記歲在戊子冬月。
吾研習字畫多年,主攻山水,畫牛,一如白石畫蝦、黃胄畫驢,唯求筆墨與結構關係而已,然廢紙無數,寫牛之技並無大進,唯愛牛憨而厚道,故寫而不厭也。歲在戊子年冬月明光謹識。
群牛之中有頭牛者,其牛雙角若環,項粗體碩,頭大如斗也,其權威亦令人類肅然,牛群之中嘗有越距者,頭牛傲然視之,便怵然而退,不馴則低聲而鳴亦退之,偶有膽大者則以角牴之直至俯首,余者皆安然也,其令行禁止亦宛若軍隊也。如若兩群相遇,牧童則驚恐萬分,急驅引分之,不如此便一場大戰至矣。其時,數丈之間,兩軍已各列其陣,一字排開,各有頭牛緩步向前,昂首矗立對視之,不吼亦不動,余者皆然,幼牛亦靜而待之,遠遠望去,若群雕似也。然,視為止動如箭,若弓在弦一觸即發。對視久矣,如一方頭牛轉身而退則罷,然則對視之際,頭牛眼神稍移或頭牛微動,霎那間,對方頭牛已哞然一吼拔足向前,眾牛隨之,驟然如驚雷搖天,山崩地裂也:前者掉頭轉臀,捨命而逃,後者緊追不棄,是時,牧牛者已全然無力調停,唯望牛興嘆耳。余偶遇一次,嗟乎!奇之、樂之、驚之、繼而後悔不迭矣,何也?三日後,四十里外鄰縣之百姓趕牛以還,故復喜之、謝之,眾人皆喟然嘆曰:民風樸厚,青天可鑑矣!此乃昔洪秀全率太平天國起兵之地——廣西桂平也。
三十八年前,余曾在此牧牛,當了幾個月的倌,不知何故,數百頭牛皆未穿鼻,一派天然之恣、自由之態也。牧牛之餘,吾畫速寫無數。畫牛至此記拙文以博方家一粲也。歲在戊子年明光記之。
韓滉畫牛格高品逸,自唐以降,少有過其右者,吾今以沒骨之法寫牛,意在取其憨而無所束縛,天然自由之恣,塗抹百頭,其中甘苦自知。明光又記。
不知何時,“筆墨當隨時代”已成畫壇一時髦語,然,一隨字便已落後於時代,若筆墨當逾時代或觀念當逾時代,若何?不知諸位方家以為然否?明光憶此記之。
古今貫通,中西融會乃畫之大道也,點線面互補是也。戊子年冬月明光謹記於抱璞草堂。
見不盡者乃天下之事,讀不盡者乃天下之書,參悟不盡者乃天下之理。
古人云: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宇宙間萬事萬物,心源乃畫家之思想意念情感矣。明光謹記。
津門報人蘇君連雄,為人仗義豪爽,筆鋒甚健,口才絕佳,乃沽上名記也,我與君相交十年,叨為知交,知我畫牛,便極盡慫恿作百牛之圖,我生性閒散,便偷懶耍賴:未必百頭,作群牛可否?蘇君當即訓斥,連說不行,群、百之異謬之天壤。抵賴遂告失敗,勉強應允。自此,蘇君每日電話催促類於逼債。然,蘇君既有成人之美意,我焉有不畫之理,提筆塗抹奮戰三月有餘,畫畢第一百頭牛,此卷縱五十五厘米,橫二十一米,題跋若干交差復命之際,方不知如何是好也。張明光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