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海蠣殼厝

百年海蠣殼厝

一座百年海蠣殼老厝日前在泉州市區被發現。

該厝位於泉州南門青龍巷,占地680平方米,古厝側牆使用“出磚入石”和海蠣殼牆結合,而最後一落大厝兩邊側牆全是海蠣殼牆體。

據古厝主人、年已80多歲高齡的林廉平老人介紹,這祖厝建於清朝,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年海蠣殼厝
說起蚵殼厝,很多人最先想起的就是泉州東海公式埔一帶的那些老宅子。在泉州中心市區臨江街道青龍巷,也有一座百年蚵殼厝,它不僅保存較為完好,規模宏大,在市區實屬罕見。
昨日,記者在鯉城區臨江街道辦事處採訪時,偶然間聽聞聚寶街、青龍巷一帶保留有許多古色古香、頗具閩南特色的老宅子。辦事處工作人員鄭冰芳隨後帶著記者一行來到南門青龍巷。青龍巷裡的古民居群南起港仔乾,北至橫街,東起斗門頭,西至聚寶街,是中心市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民居街區之一。早在宋代時,青龍巷就已初具規模,迄今有上千年的歷史。
青龍巷32號“林廉平故居”,大門為現代建築風格,並沒有特殊之處。隘南社區工作人員打開大門後,記者一行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這座古厝據稱建於民國時期,占地680多平方米,三落三開間,硬山式屋頂,有大門、天井、雙廂房、大廳、天井、後雙廂房、後落,建築規模堪稱龐大。在古厝北面的牆體上,除了泉州傳統的“出磚入石”構築,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兩堵蚵殼牆體了。
其中後落的這一堵牆體,主體部分均為蚵殼築成,歷經歲月蹉跎,幾無損壞。前落的牆體屋檐下方,也使用了大量的蚵殼。據同行人員介紹,當初建設這幢房子的師傅來自公式埔,公式埔的房子建築特色正是用海蠣殼砌牆。在過去,青龍巷前面的八卦溝就可以連線富美古渡口,運進厚重的海蠣殼較為容易,這也使得這座位於南門、遠離東海的房子,也融進了蚵殼的元素。
“它們是寶貴的財富,是記憶中的‘鄉愁’。”鯉城區臨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董宗雄說,與林廉平故居一樣的老宅子在青龍巷、聚寶街一帶有很多,像李妙森故居、黃雪珍故居等。這些具有閩南特色、東南亞風格的房子,悉數被列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古城示範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