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尋夢

百年尋夢

在一代年輕的學人中,傅國涌是非常優秀的一位。他的文章帶著他特有的思想光彩,正在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他總將龐雜的史料鉤沉與高度的現實關切水乳交融,平靜的史家調子裡,暗淌著壯懷激烈的焦灼與隱痛。他使用史料的方式是輕柔自然的,沒有學問家的賣弄和僵硬;語言也是簡潔溫暖的,以確切為限但絕不粗陋。年中國,多少悲壯劇,前人創造了歷史,卻又多少被遺忘。傅國涌勤奮博學,“百年尋夢”,“追尋傳統”,“筆底波瀾”,為後人找回財富,激人奮進。

基本介紹

  • 書名:春秋文叢(第一輯)-百年尋夢-傅國涌歷史隨筆
  • 作者:傅國涌
  • ISBN:9787211047062
  • 頁數:308頁
  • 定價:32.80元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05-01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作品目錄,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包括:1912年:梁啓超在北京的演講;中國記者筆下的巴黎和會;1933年:“新年的夢想”;1933年:《東方雜誌》的憲法討論等

作者簡介

傅國涌,獨立撰稿人,1967年1月生於浙江樂清,現居杭州,1999年以來在《南方周末》、《文匯讀書周報》、《書屋》、《隨筆》、《東方》、《老照片》等報刊發表文章100多萬字,著有《金庸傳》、《百年尋夢》、《葉公超傳》、《追尋失去的傳統》、《筆底波瀾一一百年言論史的一種讀法》、《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偶像的黃昏》、《文人的底氣》、《民國年間那人這事》、《過去的中學》、《大商人——影響中國的近代實業家們》、》、《歷史深處的誤會》、《主角與配角》、《發現廿八都》、《脊樑——中國三代自由知識分子評傳》等。

媒體推薦

百年中國,多少悲壯劇,前人創造了歷史,卻又多少被遺忘。傅國涌勤奮博學,“百年尋夢”,“追尋傳統”,“筆底波瀾”,為後人找回財富,激人奮進。
(原中宣部新聞局局長 鐘沛璋)
傅國涌在塵封的史料中勤奮爬梳,揭示了近代中國不少歷史真相,以新的視角給讀者新的啟發,實現了學術性和思想性的統一。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袁偉時)
在我看來,在一代年輕的學人中,傅國涌是非常優秀的一位。他的文章帶著他特有的思想光彩,正在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李新宇)
傅國涌鉤沉半個世紀前中國知識界、新聞界舊人舊事的文字,我在今天讀來卻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動,這種感受的複雜真切遠過於讀《世說新語》。
(《南方周末》編輯、雜文家 鄢烈山)
傅國涌的文字之所以可信,在於他的理性、道義和人格力量處於同一條直線上。在一個彎彎曲曲的年代,傅國涌是一個忠誠正直的人。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崔衛平)
傅國涌的寫作堪稱獨樹一幟,他總將龐雜的史料鉤沉與高度的現實關切水乳交融,平靜的史家調子裡,暗淌著壯懷激烈的焦灼與隱痛。他使用史料的方式是輕柔自然的,沒有學問家的賣弄和僵硬;語言也是簡潔溫暖的,以確切為限但絕不粗陋。
(評論家 李靜)

作品目錄

第一輯
1912年:梁啓超在北京的演講
中國記者筆下的巴黎和會
1933年:“新年的夢想”
1933:《東方雜誌》的憲法討論
魯訊逝世之後
1944年:一個新聞記者眼中的延安
——讀趙超構《延安一月》
竺可楨的費鞏“失蹤”之後
——讀《竺可楨日記》
百年尋夢
——重讀章乃器和王芸生的夢
“清算豪門的時候到了”——讀重慶《世界日報》
傅斯年的淚為何而灑?
黃炎培:從“傲盡風霜”到“改造作新人”
第二輯
蔡鍔與袁世凱
“三怪傑”與“三小人”
胡政之與1916-1920年的《大公報》
《語絲》與《現代評論》
——以“三一八”事件發生後為例
戈公振與《中國報學史》
從胡適與胡政之的通信說起
一個經濟學家眼中的蔣介石
——讀《何廉回憶錄》
第三輯
沈曾植:“不知何處是故鄉”
辜鴻銘:“菊殘猶有傲霜枝”
馮自由:“白頭宮女談天寶”
千秋功罪:話說周作人
蔣夢麟:“臨難毋苟免”
王雲五:“牛馬駱駝之精神”
王世傑 :呼喚法精神
蔣廷黼:“開山的人”
葉公超:一道已逝的風景線
後記

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內容簡介

本書是傅國涌近年來歷史隨筆的最新結集。他將多年來對民國史的解讀與反思所得凝聚其中,從一個個新鮮而別致的角度進入,試圖展現一幅在世界歷史背景下的民國畫卷,以更寬廣的胸懷和視野重走中華民族從傳統到現代的風雨征程,其觀點新穎犀利、針砭時弊。百年長卷,讀來令人激憤、令人嘆惋,令人沉思。
作者傅國涌,1967年生,歷史學者,獨立撰稿人。主要著作有:《金庸傳》《葉公超傳》《歷史的誤會》《從龔自珍到司徒雷登》《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主角與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後》《筆底波瀾——百年中國言論史的一種讀法》《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等。

作品目錄

前言: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心靈
第一輯
1921年的中國
“三一八”之後: 《語絲》和《現代評論》
1933年:“新年的夢想”
1933年:《東方雜誌》的憲法討論
魯迅去世之後
1944年:一個新聞記者眼中的延安
百年尋夢
傅斯年為何下淚?
第二輯
魂兮歸來,陳天華
風蕭蕭兮易水寒——黃花崗九十年祭
孫中山的歷史性遺憾
一個經濟學家眼中的蔣介石
為雷震造一個銅像
免受恐懼的自由
蔣經國處理“美麗島案”的決策過程
第三輯
廢除科舉百年祭
張元濟力倡“中華民族的人格”
重要的是超越“平反”意識
“羊性”、“狼性”與心中的“鬼子”
中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在哪裡?
百年轉型中的公民教育——以商務印書館的公民教科書為例
教育,永遠面向未來
第四輯
美麗的“五月花號”
遙望新大陸
拒絕王袍加身
華盛頓告別政壇之後
權利,而不是權利——我理解的米奇尼克
哈維爾的意義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