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彩圖注音)》(作者鄧敏華)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百家姓(彩圖注音)》是北宋初年錢塘的一位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很像一首四言詩,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
基本介紹
- 書名:百家姓/最美的閱讀樂園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頁數:138頁
- 開本:16
- 作者:鄧敏華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201002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最美的閱讀樂園》是愛的文學,引導兒童理解愛、學會愛、擁有愛。
《最美的閱讀樂園》是真的文學,教導兒童崇尚誠實、堅持真理、追求真實。
《最美的閱讀樂園》是美的文學,鋪陳美好與溫馨在兒童眼前。培養他們的藝術審美和豐富情感。
《最美的閱讀樂園》是快樂的文學,為孩子的人生塗抹上鮮亮的底色,帶給孩子健康積極的人生基調和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
這本《百家姓(彩圖注音)》(作者鄧敏華)是其中一冊。
《最美的閱讀樂園》是真的文學,教導兒童崇尚誠實、堅持真理、追求真實。
《最美的閱讀樂園》是美的文學,鋪陳美好與溫馨在兒童眼前。培養他們的藝術審美和豐富情感。
《最美的閱讀樂園》是快樂的文學,為孩子的人生塗抹上鮮亮的底色,帶給孩子健康積極的人生基調和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
這本《百家姓(彩圖注音)》(作者鄧敏華)是其中一冊。
圖書目錄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鐘徐邱駱
高夏蔡田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昝管盧莫
經房裘繆乾解應宗
丁宣賁鄧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甄家封掬
芮羿儲靳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蒲邰從鄂
索成籍賴卓藺屠蒙
池喬陰鬱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譚貢勞逢
姬申扶堵冉宰酈雍
邵璩桑桂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戈廖庾終
暨居衡步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廣祿闕東
歐蛋沃利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查後荊紅
游竺權逯蓋益桓公
万俟司馬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公孫仲孫軒轅令狐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鐘徐邱駱
高夏蔡田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昝管盧莫
經房裘繆乾解應宗
丁宣賁鄧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甄家封掬
芮羿儲靳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蒲邰從鄂
索成籍賴卓藺屠蒙
池喬陰鬱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譚貢勞逢
姬申扶堵冉宰酈雍
邵璩桑桂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戈廖庾終
暨居衡步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廣祿闕東
歐蛋沃利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查後荊紅
游竺權逯蓋益桓公
万俟司馬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公孫仲孫軒轅令狐
文摘
【趙】據《姓氏考略》記載:造父為周穆王的駕車大夫,曾為周穆王駕駛兵車救國有功,皇帝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縣北)賜給他作為封邑,造父的子孫就以封地趙城為氏,姓趙。
【錢】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顓帝曾孫陸終生彭祖,裔孫孚,周錢府上士,因官而命氏焉。”也就是說,錢姓是以官名為姓。
【孫】孫姓來源有三支。最早的一支來源於西周皇族。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書的記載,孫是一個以字為氏的姓。孫姓的另一支出自於楚國孫叔敖之後。孫姓的第三個來源出自齊國的陳敬仲之後。
【李】《元和姓纂》中記載,皋陶之後裔理征因直諫而得罪了紂王而被殺,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理貞外出逃難時,飢餓難忍,全靠食木子得以保全性命。因古音中,李、理互通,遂改姓為“李”,以報答木子的救命之恩。
【周】據《元和姓纂》記載,周姓是以國為氏。帝嚳,傳說中的古代部族首領,其子后稷,即周族的祖先,原居陝西武功,到其後裔太王時,定居於周(今陝西岐山),後族群日趨強盛,以周為部族名,到周文王時,以國為氏,即開始了周姓。
【吳】據傳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打敗,吳國滅亡。吳國子孫在逃亡之際,為懷念故國,遂以國為姓,即吳氏。
【鄭】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亡國後的鄭國貴族散遷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之間,為了紀念故國,便以原國名為姓氏,即鄭氏。
【王】相傳周靈王姬泄心,太子晉曾對其直諫,觸怒龍顏而被廢為
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屬山西)、琅訝(今屬山東膠南縣一帶)等地,因晉及其後裔祖宗為周天子,因此人們便稱其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姓氏了。
王導是晉代人士,他從小寒窗苦讀,勤學不輟,年紀不大就掌握了豐厚的學識。他身逢亂世,當時中原戰亂不休,王導慧眼識機,巧妙地幫助晉元帝渡江,建立了東晉政權。元帝過江以後,沉迷於飲酒作樂。王導和元帝算是患難的交情了,他哭著勸元帝不要因為喝酒耽誤了大事。元帝被王導的真情打動,痛下決心戒了酒。此外,他還做過明帝、成帝的丞相,品行為人們稱讚。
【馮】杜城,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百家姓》注居始平,位於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南十里。
【陳】潁川郡,今河南省長葛市老城西。
【褚】河南郡,今河南洛陽縣東北三十里。
【衛】河東郡,今山西省夏縣北。
【蔣】樂安郡,今山東省廣饒縣。
【沈】吳興郡,今浙江省吳興縣。
【韓】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
【楊】弘農郡,今河南省靈寶市南四十里。
【馮】《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受封魏地,畢萬有個孫子叫長卿的,食采於馮城(今河南滎陽縣西),其子孫就以邑為氏,姓馮。
【陳】《通志·氏族略》中記載,陳是以國為氏。周武王滅商之後,追封先賢遺民,求得舜的後裔媯滿,封於陳(今河南淮陽),讓他奉守帝舜的祭祀。後來,其子孫就以國為氏。
【楮】褚姓來源有兩種說法:①說褚氏是以官為氏,褚本為殷商王族後裔,春秋時宋國恭公子段為褚師,後人取其官名“褚師”中的“褚”為姓。②《姓氏尋源》記載,古代河南有地名褚,當地人遂以地名為姓。
【衛】衛氏以國為氏。據歷史記載,周文王第九個兒子康叔在其兄周武王奪得天下後,被分封於殷墟一帶(今河南安陽市附近),建立衛國,此後,其子孫就以國名為姓。
【蔣】蔣姓出自於西周王朝姬姓。史書記載,周武王弟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伯齡在周成王時受封於蔣地(今河南淮濱一帶),建立了蔣國。春秋時期,蔣國被楚國所滅,伯齡的子孫遂以國名為姓氏,即蔣氏。
【沈】《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聃食,食采於沈地,稱為沈子國,子孫因封邑而姓,就是沈姓。
【韓】韓姓由姬姓分化出來,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之弟被封於唐(今山西翼城西),史稱唐叔虞。唐叔虞後裔成師之子萬在晉國做官,後被封於韓原(今陝西省韓城縣以西),萬(即韓武子)的子孫後代就以封地為氏,姓韓。
【楊】據史書記載,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的後裔晉武公,被賜予楊地作為食邑,其後代中有名為叔向者,是當時著名的賢臣,任晉國大夫,受封於楊地,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就以封邑為氏,姓楊。P1-4
【錢】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顓帝曾孫陸終生彭祖,裔孫孚,周錢府上士,因官而命氏焉。”也就是說,錢姓是以官名為姓。
【孫】孫姓來源有三支。最早的一支來源於西周皇族。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書的記載,孫是一個以字為氏的姓。孫姓的另一支出自於楚國孫叔敖之後。孫姓的第三個來源出自齊國的陳敬仲之後。
【李】《元和姓纂》中記載,皋陶之後裔理征因直諫而得罪了紂王而被殺,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理貞外出逃難時,飢餓難忍,全靠食木子得以保全性命。因古音中,李、理互通,遂改姓為“李”,以報答木子的救命之恩。
【周】據《元和姓纂》記載,周姓是以國為氏。帝嚳,傳說中的古代部族首領,其子后稷,即周族的祖先,原居陝西武功,到其後裔太王時,定居於周(今陝西岐山),後族群日趨強盛,以周為部族名,到周文王時,以國為氏,即開始了周姓。
【吳】據傳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打敗,吳國滅亡。吳國子孫在逃亡之際,為懷念故國,遂以國為姓,即吳氏。
【鄭】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亡國後的鄭國貴族散遷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之間,為了紀念故國,便以原國名為姓氏,即鄭氏。
【王】相傳周靈王姬泄心,太子晉曾對其直諫,觸怒龍顏而被廢為
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屬山西)、琅訝(今屬山東膠南縣一帶)等地,因晉及其後裔祖宗為周天子,因此人們便稱其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姓氏了。
王導是晉代人士,他從小寒窗苦讀,勤學不輟,年紀不大就掌握了豐厚的學識。他身逢亂世,當時中原戰亂不休,王導慧眼識機,巧妙地幫助晉元帝渡江,建立了東晉政權。元帝過江以後,沉迷於飲酒作樂。王導和元帝算是患難的交情了,他哭著勸元帝不要因為喝酒耽誤了大事。元帝被王導的真情打動,痛下決心戒了酒。此外,他還做過明帝、成帝的丞相,品行為人們稱讚。
【馮】杜城,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百家姓》注居始平,位於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南十里。
【陳】潁川郡,今河南省長葛市老城西。
【褚】河南郡,今河南洛陽縣東北三十里。
【衛】河東郡,今山西省夏縣北。
【蔣】樂安郡,今山東省廣饒縣。
【沈】吳興郡,今浙江省吳興縣。
【韓】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
【楊】弘農郡,今河南省靈寶市南四十里。
【馮】《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受封魏地,畢萬有個孫子叫長卿的,食采於馮城(今河南滎陽縣西),其子孫就以邑為氏,姓馮。
【陳】《通志·氏族略》中記載,陳是以國為氏。周武王滅商之後,追封先賢遺民,求得舜的後裔媯滿,封於陳(今河南淮陽),讓他奉守帝舜的祭祀。後來,其子孫就以國為氏。
【楮】褚姓來源有兩種說法:①說褚氏是以官為氏,褚本為殷商王族後裔,春秋時宋國恭公子段為褚師,後人取其官名“褚師”中的“褚”為姓。②《姓氏尋源》記載,古代河南有地名褚,當地人遂以地名為姓。
【衛】衛氏以國為氏。據歷史記載,周文王第九個兒子康叔在其兄周武王奪得天下後,被分封於殷墟一帶(今河南安陽市附近),建立衛國,此後,其子孫就以國名為姓。
【蔣】蔣姓出自於西周王朝姬姓。史書記載,周武王弟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伯齡在周成王時受封於蔣地(今河南淮濱一帶),建立了蔣國。春秋時期,蔣國被楚國所滅,伯齡的子孫遂以國名為姓氏,即蔣氏。
【沈】《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聃食,食采於沈地,稱為沈子國,子孫因封邑而姓,就是沈姓。
【韓】韓姓由姬姓分化出來,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之弟被封於唐(今山西翼城西),史稱唐叔虞。唐叔虞後裔成師之子萬在晉國做官,後被封於韓原(今陝西省韓城縣以西),萬(即韓武子)的子孫後代就以封地為氏,姓韓。
【楊】據史書記載,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的後裔晉武公,被賜予楊地作為食邑,其後代中有名為叔向者,是當時著名的賢臣,任晉國大夫,受封於楊地,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就以封邑為氏,姓楊。P1-4
序言
中國人是最重視祖先、家族的,直到今天,人們初次見面,問的第一個問題常常就是“您貴姓”。姓不僅代表一個人,還承載著濃重的家族、地域內涵。從簡單的一個姓氏,我們能看到歷史上政治、文化、民俗的許多東西。所以,古人教育孩子,首先要讓他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解自己的根脈,然後才能愛家、愛國。
在中華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自公元10世紀北宋朝代起,《百家姓》就在中國廣為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是誰創造了《百家姓》?它何時初具規模?又何時出版?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個謎。根據明清朝代有文字記載的學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北宋初年,由一位地處吳、越地區(現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學者將其編輯、裝訂成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印刷體《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14世紀初)出版的,它根據漢字和蒙古字的語音、筆畫對應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並不完整,流傳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錄完整。原書最初收錄了438個姓氏,有單姓,有複姓,這些姓氏被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很像一首四言詩,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問世以後,廣受歡迎,成了古代兒童的必備啟蒙讀物,漸漸家喻戶曉,一代代流傳了下來。這一方面說明它適宜於兒童的啟蒙教育,另一方面也說明姓氏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本書選用《百家姓》中比較常見、內容豐富的大姓,並演說其淵源和歷史名人。了解各姓氏的起源可以擴展孩子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讓他們知曉中華民族是怎樣形成的,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各姓氏名人的介紹涉及許多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他們是孩子的榜樣,能讓孩子對自己的姓氏產生自豪和自信,激勵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我們衷心希望本書能讓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孩子了解我國獨特的姓氏文化,熟悉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並為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凝聚力所影響。
編者
在中華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自公元10世紀北宋朝代起,《百家姓》就在中國廣為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是誰創造了《百家姓》?它何時初具規模?又何時出版?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個謎。根據明清朝代有文字記載的學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北宋初年,由一位地處吳、越地區(現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學者將其編輯、裝訂成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印刷體《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14世紀初)出版的,它根據漢字和蒙古字的語音、筆畫對應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並不完整,流傳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錄完整。原書最初收錄了438個姓氏,有單姓,有複姓,這些姓氏被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很像一首四言詩,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問世以後,廣受歡迎,成了古代兒童的必備啟蒙讀物,漸漸家喻戶曉,一代代流傳了下來。這一方面說明它適宜於兒童的啟蒙教育,另一方面也說明姓氏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本書選用《百家姓》中比較常見、內容豐富的大姓,並演說其淵源和歷史名人。了解各姓氏的起源可以擴展孩子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讓他們知曉中華民族是怎樣形成的,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各姓氏名人的介紹涉及許多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他們是孩子的榜樣,能讓孩子對自己的姓氏產生自豪和自信,激勵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我們衷心希望本書能讓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孩子了解我國獨特的姓氏文化,熟悉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並為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凝聚力所影響。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