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侯中學坐落在百侯鎮的廓嶺之麓,梅河之濱,她的前身是聯益中學,由楊德昭先生等熱心人士創辦於1923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州大埔縣百侯中學
- 前身:聯益中學,由
- 教職工:158人
- 創辦人:楊德昭
學校借“丘氏別業”為校舍,由於經費困難,僅辦了一個學期。而後便由楊德昭先生等人在南洋、上海等地募捐,得到楊虎臣、楊富臣、楊昭臣諸鄉賢的贊助,籌集一筆資金,在古榕樹下建校舍。1925年改名為百侯中學,1933年新校落成,師生遷入上課。 1933年,日寇加緊入侵,民族危機加深,楊德昭先生為改革鄉村教育,聘請由陶行知先生推薦的一批曉莊師範師生來校任教。是年秋,潘一塵校長到校後,團結本地人士成立了“百侯鄉村教育促進會”,合併侯南原有四所小校為百侯中心國小,作為百侯中學的附設國小,促進了教育的普及和中國小教育質量的提高,使百侯的教育面貌為之一新。 百侯中學在實行生活教育期間,設有國中部、藝有師範班和民眾教育館。當時候中實行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其教育目標很明確,就是培養革命的青年,學校號召“革命的青年要有創造的精神、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健康的體魄、勞動的身體”;學校提倡“教、學、做合一”、“手腦雙揮”、“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學校對學生進行民主、自由、愛科學、愛國家、愛勞動、與工農相結合等一系列的革命啟蒙教育,侯中在不長的歲月里便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辦學風格: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好具有民主團結,艱苦樸素,勤奮好學,追求進步的精神,這也是陶行知先生所讚揚的侯中精神。 在抗日戰爭期間,羅亦平先生(羅明同志)代任校長,1937年秋剛到侯中,他就根據學校實際,實施抗戰教育,他任用進步教師,配好領導班子,加強管理,訂立制度,在校內要求師生既要積極利用課外時間參加救亡活動,又要認真教學,提高質量。抗戰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延伸。1941年秋侯中辦起了高中,成為大埔縣第一間私立完中。 抗日戰爭勝利後,侯中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了艱苦的革命鬥爭,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學,為革命和建設準備了大批人才,僅1949年先後參加革命隊伍的師生達300餘人。解放後,侯中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由私立改為公辦,1952年又辦起了高中,恢復了完全中學,學校迅速發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新氣象。學校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對學生進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師注意學習教育理論,改革教學方法,教學質量提高較快,連年高考居全縣榜首。侯中在解放前、和五六十年代,其辦學質量之高,就已聞名於全縣、全省,培養了大批人才,遍布全國各地和全世界各地。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侯中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心下,在華僑和港澳同胞和廣大校友的支持下,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葉選平、王屏山、盧鐘鶴等一批省、市、縣領導親臨侯中檢查指導工作。1981年得到省政府和華僑的支持,興建了教學大樓、教工宿舍、學生宿舍大樓各一棟;1988年 曾憲梓先生興建了“憲梓科學館”;1992年肖畹香、姚美良先生熱心捐資興建了百侯中學禮堂;1997年旅印尼僑賢楊增蘊先生捐資興建了“楊增蘊教學大樓”,“楊增蘊教師樓”;在廣大校友和華僑的支持下2003年興建了“校友樓”,2004年興建了“楊增蘊學生公寓”;海外華僑在楊佐都先生和廣州校友會的的發動籌集下,為侯中設立了一百多萬元的獎教獎學基金,用於獎勵每年高考中考成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 侯中於1985年經省教育廳批准成為“陶行知教育思想實施基地”,1991年,被省教育廳評為辦學有特色的學校,1997年被評為縣一級學校,2000年被省陶研會評為“學陶師陶先進單位”,2004年升格為市一級學校,2005年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評為“先進集體”。學校環境優美,綠樹成蔭,交通方便。學校占地面積五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兩萬多平方米,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分布合理。 學校現有教學班34個,學生人數近1800人,學校聘任教職工158人(其中高級教師9人)。物理實驗室三個200平方米,化學實驗室兩間160平方米、生物實驗室一個90平方米,64座語言實驗室一個,計算機室兩間(共有較先進的電腦120台),多媒體電教室一個,各場室使用合理,對推進電化教學和素質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中考合格率、優秀率、高中畢業會考、高考的及格率、優秀率達到梅州市一級學校標準,辦學質量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