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大師

即百丈懷海(西元七二零-八一四年),福州長樂(福建)人。

俗姓王,幼喜游訪寺院。二十歲,隨西山慧照禪師出家,後從南嶽法朝律師受具足戒。未久,至廬山研讀經藏,適逢馬祖道一在南嶽倡立南宗禪法幢,遂往投座下,為馬祖侍者三年,時眾呼為“海侍者”。馬祖示寂後,百丈客群之請,開堂說法,高唱南宗之旨,並制訂《百丈清規》,成為後世叢林生活修持的典範。

百丈大師平生苦行高節,凡日常作務必先於大眾,至晚年猶勤勞不息。弟子不忍,將作具藏匿,師以“吾無德,焉可勞於人”而拒之,並遍求作具。既不獲,終不進食。因此,叢林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佳言傳於後世。

基本介紹

  • 本名:百丈懷海
  • 別稱:百丈大師
  • 主要作品:《百丈清規
  • 出家年齡:20
家世,成就,

家世

俗姓王,幼喜游訪寺院。二十歲,隨西山慧照禪師出家,後從南嶽法朝律師受具足戒。未久,至廬山研讀經藏,適逢馬祖道一在南嶽倡立南宗禪法幢,遂往投座下,為馬祖侍者三年,時眾呼為“海侍者”。馬祖示寂後,百丈客群之請,開堂說法,高唱南宗之旨,並制訂《百丈清規》,成為後世叢林生活修持的典範。
百丈大師平生苦行高節,凡日常作務必先於大眾,至晚年猶勤勞不息。弟子不忍,將作具藏匿,師以“吾無德,焉可勞於人”而拒之,並遍求作具。既不獲,終不進食。因此,叢林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佳言傳於後世。
百丈大師後半生住洪州新吳東大雄山,以所居岩巒峻極,號“百丈山”。山以人顯,故懷海又稱“百丈”,世壽九十五。迄至唐穆宗長慶元年(西元八二一年),追謚為“大智禪師”,塔號“大寶勝輪”。

成就

百丈大師制訂清規的主要精神在“不立佛殿,惟樹法堂”及“行普請法(出坡),上下均力”,卓立“農禪生活”的風格。其以“普援來學,賢愚一貫”為其教學精神;又以“三身無住,萬行皆空;邪正並捐,源流齊泯”為其教學宗旨。百丈大師時常教導大眾以平等心從事作務,由於教法契機,故天下後秀齊集門下。其中,黃檗門下出臨濟義玄,開臨濟一宗;溈山門下出仰山慧寂,創溈仰一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