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的期盼

《白髮的期盼》是蘇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四“走進語言現場”專題中的一篇課文,是一則廣播實錄。本文選自《傾聽中國》(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3),本節目主創人為溫秋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白髮的期盼
  • 作品出處:《傾聽中國》
  • 文學體裁:廣播實錄
作品原文,

作品原文

(出錄音)
趙女士:我有一個老領導,他老伴已經去世多年了,他有好幾個孩子但都不在身邊。老頭退休以後就一個人在家,有一次到班上,他跟我說,他說他這一周就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到公園散步,碰上了一個人問他“老大爺,您今年多大年紀了?”他回答人家;再一句話呢,是我們單位一個同志給他送報紙、雜誌,他說了聲“謝謝”。後來,有一天早晨,他過馬路去買豆漿,結果發生車禍了,老人死得很慘。
(錄音止、音樂起)
記者:我一直猶豫是否用這個故事作這期節目的開篇,因為它有些傷感甚至殘酷。如今,這位一周只說了兩句話的老人已不能告訴我他真正的感受,但他卻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視。
不容忽視的另一個理由是,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經有一億二千六百萬。這個龐大的數字中有多少老人的生活是孤獨、寂寥的,我無從知道,但我敢肯定,前面提到的那位老人,他的境況在中國老人中絕不是惟一的。
(音樂止、出錄音)
林女士:一個人在家裡悶死了。
嚴女士:時間比較難打發,感覺很孤獨,經常流淚。
馮先生:一天到晚也就出去溜達唄,回家幹啥呀,也沒啥事,所以我一般不到天黑都不回家。
張女士:在家裡,一個人孤孤單單,一天到晚坐在那裡織毛線,沒有人講話真難過,真不喜歡。心裡不開心,要買吃的,我又跑不動;要到哪裡玩,我又不認得。你想,孤單,看著錢有什麼用啊?身外之物我都不想要了。
(錄音止)
記者:那么,老人想要什麼呢?專家用四個字回答我——“精神贍養”。
(出錄音:人口學博士陳先生)
陳先生:老年人的精神贍養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達方式去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從而保持老年人持續的一種完好的精神狀態。
..........
記者:兩個女兒一個出國9年,一個出國5年,她們只分別回來過一次。這期間,吳老師和女兒們的聯繫方式和通訊業的發展同步,從寫信、打長途電話到發電子郵件,(漸出打電腦聲)現在是坐在電腦前,通過IP電話直接交流。
——(出電腦接線員錄音:“Thank you for using dial page.”電話撥號聲)
吳老師:又沒人接,怎么今天都沒在家。
(電話嘟嘟聲壓混)
記者:很不巧,那個周末,兩個女兒都不在家,直到我快離開的時候,吳老師仍在輪番地撥著兩個女兒的電話。
(電話嘟嘟聲漸隱)
記者: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讓年輕人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外面的世界一展身手。為了美好的明天,他們出發了。有的出國留學,有的離鄉務工,當大量的青年農民背著行囊走進城市成為打工一族時,有人用“民工潮”形容其規模之大。而他們年輕的身影后留下的,是他們日漸老去的白髮爹娘和被學者們稱為“空巢”了的家庭。
據統計,中國有老人的家庭中,老年人獨居和身邊沒有成年子女的“空巢”家庭占四分之一,而且這個比例還有上升的趨勢。
(出錄音:社會學家李先生)
李先生:從傳統的中國人的家庭來看,這個贍養模式是在農業社會形成的。人們守土為重,形成大家族,以不流動為前提。中國1949年到1979年還是以不流動為特徵的。應該說,中國20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出現了流動。現代的生產模式、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已經必然威脅到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了。
(錄音止)
記者:說起傳統倫理道德,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就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子曰:“父母在,不遠遊”。如今,這一條古訓已被年輕人的前程和年輕人身在其中的激烈競爭沖得無影無蹤。也許嘴裡還哼唱著“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而雙腳走在了離家千萬里的路上。
當我把話筒從老年人轉到他們的子女、當今的中青年人面前時,我聽到了無奈的聲音。
(出錄音)
毛女士:我在東直門賣貨。早晨起得挺早的,下班回來又挺晚的,一天挺辛苦的。離我媽還挺遠,基本上一個月回去一次。這邊也離不了,孩子面臨上高中,一天的家務活也挺重,回來得做。總覺得對我媽他們有點欠缺吧,就是有心無力,就這樣,沒有辦法。
陳先生:你看,我吧,跟我父母住一個院裡,他是南房,我是東房,離著也就那么五六米,但就是沒時間過去。說沒時間過去是瞎話,總歸,親生父母無所謂,就不過去了,有一搭無一搭了。工作非常忙,四十多了,也是身體上不適吧,太疲勞了,懶得過去了,並不是咱不孝順。
記者:有人形容說,孩子像風箏,親情是拴住風箏的線,線的終端握在父母的手中。而當我採訪了一位22歲的大學生之後,我不敢肯定,那條拴風箏的線是不是斷了。
(出錄音)
記者:你想過怎么做算是孝順父母?
大學生:平時沒想過這種事情。
記者:你假期的時候是怎么安排的?
大學生:因為有學校的安排,還有對自己今後發展的安排,要上一些輔導班,經常會放假就不回家了。
記者:你知道你父母怎么想嗎?
大學生:不知道。他們肯定想我,但想到什麼程度就不知道了。
記者:反過來說,你想不想你父母呢?
大學生:平時沒有空閒時間想。父母把生命給了你以後,尤其到了這種時候,大家都獨立了,誰對誰都沒有太大的依賴性了。
記者:你平時和你父母是什麼聯繫方式?
大學生:打電話。半個月打一次吧。
記者:說些什麼?
大學生:沒什麼好說的。
記者:你沒說讓他們注意身體啊?
大學生:這個,我想得很少。
記者:你的那些同學呢?
大學生:有的人一個學期都不給家裡打電話。
記者:寫信嗎?
大學生:也不寫。因為,他們有的從國小就開始在學校住校了,獨立生活已經非常習慣了,對父母、對家的概念已經不那么清晰了。
記者:那你的概念呢?
大學生:現在也不是特別清楚吧。
(錄音止)
記者:這位大學生的回答很讓我惶恐。10年後,當他成為老年人物質贍養和精神贍養主體的時候,他的父母親會是怎樣的境遇呢?或許社會學教授周孝正的一席話會讓他一些模糊的概念清晰起來。
(出音樂)
(出錄音:幾位社會學家)
李先生:中國的情況不在於幾代同堂,而在於在人們的生活中有一種觀念,要求代際之間有一種很融洽的關係,父母對子女的照料、子女對父母的孝順都是不可或缺的。
周先生:創新的前提是保守。保守什麼?應該是保守人類文明的成果。孝順父母當然是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它是維持一個社會、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的最主要的一種價值觀念。親情,是人類最基礎的一種美好感情,而且是人的一種基本需求,如果說這種基本需求都沒有了,說我們發達了,我們有錢了,那整個就是“搬磚砸腳”。面向21世紀,作為中國的國情,我覺得應該特彆強調親情。
李先生:會有一部分父母,他們會因為子女的出走、子女的不在、子女的不關心而感到心裡很憂鬱,從社會的角度看,還是應該有一些呼籲的聲音,使得這部分孩子能更多地關心父母。
陳先生:社會不管怎么發展,不管怎么強調人的獨立的意識,但親情是人類難以割捨的精神上的家園。
(錄音止、音樂漸隱)
.......
記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有些事情永遠不能追回,有些遺憾永遠無法彌補。做兒女的你,也有悔之晚矣的嘆息嗎?
(出撥電話、通話聲)
兒:媽,是我。
媽:你怎么樣?
(壓混)
記者:又一位遊子在給遠方的父母打電話。一根細細的電話線隔山跨海,能否承載得了父母的期盼和兒女的責任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