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造像塔,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白馬鄉王溝門村柴砭自然村白馬河北岸,建於北宋。
白馬造像塔呈為紅砂岩樓閣式石造像塔,平面呈六邊形,頂部殘,塔剎早年失,現殘存7層,高5.3米,由塔座、塔體、塔檐組成。白馬造像塔底平鋪石條,每層由6塊紅砂岩石鑿磨鑲砌而成。塔體各層出檐,檐下有石質仿木斗拱,每面兩朵。檐下有仿木方椽,鋪以瓦攏,塔體向上逐層收分,白馬造像塔全塔共有佛像36尊,結踟趺坐,袒胸懸臂。
2013年3月5日,白馬造像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馬造像塔
- 地理位置: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白馬鄉王溝門村柴砭自然村白馬河北岸
- 所處時代:北宋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448-3-746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白馬造像塔為北宋初期所建造。
2014年,華池縣文廣局啟動白馬造像塔環境整治項目。
建築格局
白馬造像塔呈為紅砂岩樓閣式石造像塔,平面呈六邊形,頂部殘,塔剎早年失,現殘存7層,高5.3米,由塔座、塔體、塔檐組成。
白馬造像塔底平鋪石條,每層由6塊紅砂岩石鑿磨鑲砌而成。塔體各層出檐,檐下有石質仿木斗拱,每面兩朵。檐下有仿木方椽,鋪以瓦攏,塔體向上逐層收分。
第一層塔身每面寬84厘米,西面雕一身高20厘米手扶拐杖的長者,有4個高8厘米的小侍面向長者拱手揖拜。其餘各面原分別雕有奔馬、麒麟、雄雞、鹿、獅等,現石面嚴重剝蝕無法辨認。
第二層以上各面中間均開一小龕,高24厘米,寬18厘米。龕內各雕一尊坐佛,臉面豐滿,螺髻偏高,袒胸,身披通身袈裟,端坐。全塔共雕有佛像42身。塔身已出現裂縫,第一、二、三層佛像殘缺,北面三、四層和西北面第六層石面嚴重剝蝕,塔底座殘損。
文物遺存
白馬造像塔全塔共有佛像36尊,結踟趺坐,袒胸懸臂。
歷史文化
- 建塔時間
白馬造像塔一說宋末金初立。一說有唐代風格,建於唐末或宋初。
椐李焰平、趙頌堯、關連吉主編的《甘肅窟塔寺廟》一書中載:“早於合水造像塔和華池雙塔寺造像塔,為北宋初期所建造。”
保護措施
2003年,白馬造像塔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白馬造像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以塔體底部外沿為基準,向東延伸10米至山根底,向南延伸10米至溝底中心線,向西延伸10米至五蛟至白馬公路東側,向北延伸10米。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白馬造像塔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白馬鄉王溝門村柴砭自然村白馬河北岸。
白馬造像塔
- 交通指引
華池縣人民政府距離白馬造像塔50千米,駕車約70分鐘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