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藏族鄉

白馬藏族鄉

平武縣轄鄉。1956年置平武藏族鄉,1958年改白馬公社,1962年改白馬民族鄉,1984年置白馬藏族鄉。位於縣境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城45.3公里。面積715平方公里,人口0.2萬。南(坪)瀘(州)省道過境。轄厄哩、伊瓦岱惹、稿史腦、亞者造祖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燕麥、蕎子。畜牧、林業資源豐富。境內有熊貓的故鄉王朗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馬藏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 
  • 下轄地區:轄厄哩、伊瓦岱惹、稿史腦、亞者造祖4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816
  • 地理位置:縣境北部
  • 面積:715平方公里
  • 人口:0.2萬
  • 方言:西南官話、白馬藏語
  • 氣候條件:高原山地氣候
  • 機場:綿陽南郊機場
  • 火車站:綿陽站
  • 車牌代碼:川B
地理概況,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發展,經濟,民俗旅遊產業,農業產業,畜牧業,民俗,旅遊,名勝景區,

地理概況

平武縣白馬藏族鄉地處平武縣西北邊陲、九寨環線東段,奪補河流經全境。它北與九寨溝縣勿角鄉、馬家鄉、“童話世界”九寨溝接壤,南與平武縣木座藏族鄉、黃羊關藏族鄉相鄰,東與甘肅省文縣鐵樓鄉交界。自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後,鄉政府駐地由原厄哩寨遷至白馬寨(現王壩楚)距平武縣城50公里。鄉境內平均海拔2200——2700米,年平均氣溫8—12攝氏度,全年無霜期短、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年積溫低,屬典型高寒冷低溫帶生態氣候。水能資源蘊藏量大,目前已由華能集團開發修建一庫四級電站。
全鄉幅原面積715平方公里(含王朗自然保護區),耕地面積526.8畝,林地總面積70848畝,鄉內植被保持完好,動、植物種類繁多。
全鄉轄4個行政村、15個村民小組,全鄉共411戶,總人口1523人(其中農業人口1465人),主要經濟來源以旅遊業為主,種養業為輔,少數民眾外出務工,2011年人均純收入3853元。全鄉共有6個黨支部,共產黨黨員81人。全鄉現有低收入貧困戶108戶,429人,五保戶9戶9人。

地理位置

平武縣白馬藏族鄉地處平武縣西北邊陲、九寨環線東段,奪補河流經全境。它北與九寨溝縣勿角鄉、馬家鄉、“童話世界”九寨溝接壤,南與平武縣木座藏族鄉、黃羊關藏族鄉相鄰,東與甘肅省文縣鐵樓鄉交界。自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後,鄉政府駐地由原厄哩寨遷至白馬寨(現王壩楚)距平武縣城50公里。

氣候環境

農業用地16728.07畝(其中水田8987.16畝,旱地7740.91畝);林業用地232620畝,位全縣之首,擎天大樹就在百合鄉境內。屬北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3.1℃,最高溫度39.6℃,最低溫度-13.4℃,年降雨量為1270毫米左右。那化村規匡山海拔3388米為全鄉制高點。主要河流有百合河,接德隆河,經清華流至百合,與北斗河匯流至百南鄉入百南河,河長約23公里,集雨面積32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31立方米,最枯水期流量每秒1.5立方米,年徑流量3.89億立方米左右。

發展

鄉黨委、政府圍繞縣委縣府提出的“寫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項重點工作”的經濟發展思路,鎖定“農、工、商”三個主攻方向,“農”即:以“八角玉桂強鄉,畜牧水產富民”為目標,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全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工”即: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為中心,加快該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商”即:以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提升集市功能,發展商品貿易,推動我鄉小城鎮建設。極大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黨的建設不斷得到加強,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1、圍繞農民增收目標,積極推進八角低產林改造和種養蠶項目。全鄉完成八角低產林改造12000畝,占全鄉八角林面積46000畝的30%;種桑面積1500畝,年產值可達300萬元。
2、圍繞以工促農目標,積極招商引資。近年來共引進企業4個,總投資1142萬元。其中耘發木業有限公司、香料廠、音洞磚廠均實現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百合水電站在建。
3、圍繞小城鎮建設,積極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50萬元的百合街道過境油路;完成4條村級砂路56公里,6條屯級路32公里;完成投資80萬元的東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設,安置20戶87人;完成沼氣池建設2474座,入戶率達75%。
4、圍繞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示範屯建設。那樂村那樂屯列為全縣第一批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場、文化活動室、涼亭等基礎設施建設,民房改建率達85%以上,沼氣池入戶率達100%。
5、圍繞和諧社會,積極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300萬元,完善中、國小校“八室一場”建設,促進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小學生入學率達99.41%,中學生入學率達95.66%;公共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百合衛生院通過一級甲等醫院評定,積極開展農村初保、母嬰安全等項目,孕產婦入院分娩率達75%;社會治安逐年好轉,兩案發生率逐年下降,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經濟

民俗旅遊產業

白馬地處大九寨旅遊環線東段,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民俗風情使其優勢凸顯,大力開發白馬獨特的民俗風情旅遊是 白馬經濟的又一增長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加大旅遊基礎設施投入,充分發掘古樸白馬民俗文化底蘊,把民俗文化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整合提升民俗文化演藝隊伍的素質和水平,著力打造民俗旅遊精品和亮點;民俗綠色食品、旅遊產品、觀光農業的開發也為我鄉的旅遊產業注入了強勁的活力,下一步將充分抓住九環線改造提升工程和天友集團入駐王朗的機遇,整體規劃白馬旅遊發展。

農業產業

著眼於區位優勢,運用優勢、揚長避短是農村產業經濟發展重點,本地區屬高寒地區,土質肥沃,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年積溫低,適宜大力發展綠色反季節蔬菜;通過申報,經省農業廳認證,達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標準,現在本鄉已形成種植水白菜和包包菜約2000餘畝的規模,繼續推進黨委主導、政府推動、業主帶動、農戶參與的農戶加公司經營模式,通過資源、資金、技術和管理的有機結合,實現綠色蔬菜產業基地建設的穩步發展,全鄉現有農業專業合作社7個;厄哩村大棚蔬菜試點種植初見成效,若效果良好將在全鄉推廣發展。

畜牧業

以生豬、羊、牛、中蜂等為主,全鄉生豬飼養量500頭,年末生豬存欄300頭;羊飼養量1200隻,年末存欄380隻;牛飼養量2121頭,年末存欄450頭;家禽飼養量1000羽;中蜂1500箱。畜牧業總產值131.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

民俗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白馬藏族是氐族,系古代白馬氏的後裔。他們的服飾十分獨特。不論男女,頭上都戴一頂盤形、圓頂、荷葉邊由羊毛壓模後製成的白色氈帽,並在帽頂側面插上一隻或幾隻白色雄雞的尾羽作飾物。過去男女均辮髮,婦女將髮辮成許多小辮再總成一大辮拖在腦後並飾以海螺等物。不論男女都穿著中間開縫的白色麻布長袍和白色麻布長褲,腳蹬皮靴,腰纏腰帶。婦女喜歡在胸前掛魚骨牌抹胸,腰間纏古銅錢幣為飾。白馬藏族沒有文字,也不識藏文,其語言與藏語相近但卻不相同,是一種獨特的語言。白馬藏族不信佛教而信奉自然神,其中最崇信的是稱為“葉西納蒙”(意即“白馬老爺”)的一座神山,最重要的宗教活動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的跳“曹蓋”。白馬藏族住房為“杉板房”,依山而建,屋頂呈“人”字形,上蓋青瓦,記房屋均為三層,下層圈養牛、羊、豬、雞等禽畜,中層住人,上層堆放糧食和作祭祀場所。白馬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聲調、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

旅遊

2009年2月,白馬藏族鄉當地幹部民眾個個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災後重建工作中去。白馬藏鄉正緊緊抓住災後重建的有利時機,全面恢復白馬風情等民風民俗文化產業,唱響了古老山寨的發展之曲。

名勝景區

王朗白馬風景區
王朗白馬風景區即為四川白馬王朗國家級自然風景區。位於“天下大熊貓第一縣”的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境內,面積800平方公里,由十二個獨立景區組成,與黃龍、九寨溝山水相依,呈三足鼎立之勢,是一個原始、自然、幽靜、清新的神秘天地,九環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景區有著最原生態的自然風光,林壑深幽、松濤陣陣、清泉飛瀑、奇花異樹,在四季變幻中感受如詩的情調、如畫的美景。白馬王朗是動植物的王國和天堂。這裡有中國西部保護最完整的森林景觀,還有最完整的生態系統,景區內頂級的冷杉、雲杉群落,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景區內除大熊貓之外,還生存著金絲猴、雲豹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獨葉草、芍藥、杜鵑等眾多珍稀植物花卉。
王朗白馬風景區王朗白馬風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