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拖韁傳說

白馬拖韁傳說

白馬拖韁傳說流傳於山西晉城白馬寺。白馬寺山原名司馬山,相傳晉司馬懿封長平侯曾登臨此山而得名。位於山西晉城。

2011年5月,山西省晉城市城區申報的白馬拖韁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馬拖韁傳說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晉城市城區
  • 遺產類型:民間文學
  • 遺產編號:I-89
歷史淵源,主要內容,傳承意義,傳承現狀,

歷史淵源

澤州府志》記載:“司馬山上有魏碑故名”。又傳白馬隨唐僧西天取經,曾途徑此山,後人建白馬禪寺以作紀念。司馬山遂改名為白馬寺山。“白馬脫韁”的傳說在晉城地域內流傳廣泛,歷經二千餘年流傳至今。《澤州府志》、《鳳台縣誌》、《城區志》、《晉城市民間故事集成》、《城區文物》均有記載。 魏曹植在《白馬篇》中寫道“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詩中寫出了英雄少年的颯爽英姿,道出了白馬少年的思想底蘊和壯烈情懷。
“白馬脫韁”的傳說內容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神話傳說類。有《白馬少年》、《盜馬賊的傳說》、《白馬將軍的傳說》等;2.佛教傳說類。有《白馬寺山石佛窟的傳說》、《白馬寺山“鐵雞蛋”的傳說》等;3.歷史傳說類。有《長平之戰之白馬脫韁的故事》、《白馬神巧助周世宗的傳說》等。這些傳說故事群均以“白馬捨生取義”為主線,以地方習俗、宗教崇拜、歷史典故、自然景觀等為主要創作背景和靈感源泉,情節生動,內容豐富,瑰麗多姿而又樸實自然,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富有強烈的民間色彩和地方特色。

主要內容

白馬拖韁故事梗概
折馬寺山上有一種卵礓石,外堅中空,搖之有響聲,人稱馬鈴石。相傳,古時有一少年,機智而又善良。他每天為財主上山打柴,風雨無阻。儘管如此,卻依然常因柴打少了而遭受財主的毒打。一日,他打柴回來,路遇一老者向他索柴取暖。他看到老人受凍的樣子,不顧柴少挨打的危險,慨然施柴於老人。老人從懷中取出一匹紙馬,送於少年,告訴他,這是一匹神馬,是當年唐僧取經時騎過的小白龍,如有所求,只須找到千年穀草讓它吃下,立刻就能顯靈。少年回家後,突然狂風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風雪。第二天,財主不顧風雪,威逼著少年進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懷中的紙馬,但千年穀草又去啊里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馬寺里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毀壞了,他清楚地記得佛佝的骨架是用穀草紮成的。於是他立刻來到寺院,從佛像里取出一支穀草。懷中的紙馬一下就張口吞了下去,搖頭擺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駿馬,進山為少年馱炭而歸。財主得知後,就想將神馬占為已有,於是同家丁合謀半夜前去盜馬,結果被白馬踢翻在地。少年從睡夢中驚醒,躍上馬背,與白馬一騰空而去,馬鈴被財主扯落,散了一地,變成了搖之即響的馬鈴石,白馬韁繩拖過的一條山樑至今寸草不生。這就是馬鈴石的來歷及晉城四大名勝之一“白馬拖韁”的故事。

傳承意義

“白馬脫韁”的傳說故事中白馬拖韁傳說折射出佛教文化的燦爛光芒。百折不撓、忠誠善良、捨己為人、積極進取的“白馬精神”,是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如今的白馬寺山已成為晉城市的重要旅遊資源。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曾為寺院題名。當年被白馬韁繩脫倒的草,至今仍是斜長一溜,散落的銅鈴變成了響鈴之石,成為白馬寺山的兩個奇觀,是晉城市“四大名勝”之一。

傳承現狀

在歷史演化進程中,“白馬脫韁”的傳說通過口傳心授,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影響著晉城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操,激發著民眾戰勝困難,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和信心。當前,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白馬脫韁”的傳說故事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巨大變革,蒐集、整理、編輯工作更是無人問津。
近年來,為使“白馬脫韁”的傳說這一優秀民間文化遺產發揚光大,城區政府高度重視,投入資金加大宣傳,先後於2006年—2009年編創製作了情景劇《白馬脫韁》的傳說和卡通片《白馬脫韁的故事》等優秀作品。特別在中小學生中開展 “爭做白馬少年”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08年,列為城區首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9年,列入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