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額燕鷗,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印度次大陸及中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白額燕鷗身長22-27 cm,體重55 - 60克。
基本介紹
簡介,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簡介
拉丁學名: Sterna albifrons
別稱: 小燕鷗、小海燕
亞種: 6種
命名時間: Pallas, 1764
英文名稱: Little Tern
白額燕鷗身長22-27 cm,體重55 - 60克。
成鳥夏羽:自上嘴基沿眼先上方達眼和頭頂前部的額為白色,頭頂至枕及後頸均黑色;背、肩、腰淡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眼先及穿眼紋黑色,在眼後與頭及枕部的黑色相聯;眼以下頭側、頸側白色;翼上覆羽灰色,與背同色;第1—2枚初級飛羽黑褐色,第1枚的羽乾白色,內翈羽緣有寬闊的楔形白斑,至羽端逐漸消失,第2—3枚初級飛羽羽乾淡褐色,第3—5枚初級飛羽銀灰色,內翈先段稍沾黑灰,羽緣白色,其餘飛羽灰色;頦、喉及整個下體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全為白色。
成鳥冬羽:與夏羽相似,頭頂白色向後方擴大,黑色變淡變窄向後退縮。幼鳥:頭頂部褐白斑駁,後枕黑褐色,上體灰色,因各羽具有褐色羽緣或大片褐色而使上體綴有褐色橫斑和皮黃色或白色羽緣,尾較短,白色,端部褐色。虹膜褐色:夏季嘴黃色,尖端黑色;冬季嘴黑色,基部黃,夏季腳橙黃色,冬季黃褐色或暗紅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生活習性
棲居於海邊沙灘、湖泊、河流、沼澤等內陸水域附近的草叢、葦叢及灌木叢中,以及沿海海岸、近海無人島礁等處。與其他燕鷗混群。常成群結隊,頻繁地振翼快速,常作徘徊飛行,潛水方式獨特,入水快,飛升也快。以魚蝦、水生昆蟲為主食。
生長繁殖
常見夏季繁殖鳥。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新疆西部喀什地區;廣泛繁殖於中國大部地區,從東北至西南及華南沿海和海南島。內陸沿海均有繁殖。有記錄遷徙時見於台灣。每年春夏之交,它們成群結隊、越過重洋;夏天,它們在海濱濕地周邊繁衍生息、生兒育女;秋風吹起,它們拖家帶口,遠赴萬里之外。幾百上千年以來,白額燕鷗就是這樣,世世代代在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間來來回回。
繁殖期為5~7月間,營巢於近水處的草叢或沙地淺坑中,每窩產卵2~4枚,孵化期19~22天。
亞種分化
1、Sterna albifrons albifrons 分布於歐洲,經西亞至北非及印度西北部和尼泊爾;
2、Sterna albifrons guineae 分布於非洲加納至加彭、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
3、Sterna albifrons innominata 分布於波斯灣中島嶼;
4、Sterna albifrons pusilla 分布於印度東北部、緬甸、蘇門答臘、爪哇,可能達斯里蘭卡;
5、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分布於俄羅斯東南部、日本、東亞、東南亞、菲律賓和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東至夏威夷、可能達澳大利亞、新不列顛島和其周圍水域;北方種群大部分在馬來西亞越冬;
6、Sterna albifrons placens 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和塔斯馬尼亞島東部。
保護級別
白額燕鷗(圖7)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