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級驅逐艦是日本海軍早期的驅逐艦。
該級是日本驅逐艦歷史上記載的英國製造16艘中的最後一級驅逐艦。共有兩艘。
此級驅逐艦全部在1923年除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雲級驅逐艦
- 國家:日本
- 數量:2艘
發展沿革,建造緣由,建造列表,時間表,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白雲,朝潮,
發展沿革
建造緣由
十九世紀末期,日本海軍注意到英國製造的驅逐艦性能優越,甲午戰爭後立即向英國訂購12艘,1898至1900年陸續完工。之後追加4艘,共16艘,最後竣工的就是白雲級。
建造列表
本級艦共2艘,分別是白雲,朝潮號。
時間表
白雲
1號艦。
1901年2月1日在英國桑尼克羅夫特公司動工,1901年10月1日下水,明治35年(1902年)2月13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
大正11年(1922年)4月1日變更為特務艦(掃雷艦),大正12年(1923年)4月1日除籍,變更為雜役船,大正14年(1925年)7月21日在豐後海峽姬島西方作為靶艦被擊沉。
朝潮
2號艦。
1902年1月10日下水,明治35年(1902年)5月4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明治38年(1905年)12月12日變更為驅逐艦、大正元年(1910年)8月28日變更為三等驅逐艦。
大正11年(1922年)4月1日變更為特務艦(掃雷艦),大正12年(1923年)4月1日除籍,變更為雜役船,大正14年(1925年)5月2日報廢,大正15年(1926年)4月5日出售。
技術特點
共2艘,與曉型同時期由桑尼克羅夫特公司建造。垂線間長65.9m、全幅6.3m、平均吃水1.9m、常備排水量322頓。主機為四汽缸三脹式直立復蒸汽機2座2軸、主鍋爐為桑尼克羅夫特式石煤炭水管鍋爐(蒸汽圧力16.2氣圧、飽和溫度)3座、功率7000馬力、航速31節。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 | 322噸 |
航速 | 31節 |
主火力 | 76mm單聯裝炮1門 |
副火力 | 60mm單聯裝炮5門 |
魚雷發射管 | 450mm單裝魚雷發射管2具 |
服役事件
白雲
![白雲號,1902年2月英國竣工 白雲號,1902年2月英國竣工](/img/b/fc1/wYjVzMhZGNzcDM0QmYyMWOlNWMhZTMxMmNxADZ2YjM1QmZ2ImYkh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1號艦。
1901年2月1日在英國桑尼克羅夫特公司動工,1901年10月1日下水,明治35年(1902年)2月13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明治38年(1905年)12月12日變更為驅逐艦,大正元年(1910年)8月28日變更為三等驅逐艦。此艦和晚三個月竣工的姊妹艦朝潮號一同行動,都參與了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時轉籍為雜物船。
日俄戰爭爆發時,此艦隸屬於第一驅逐隊負責突襲旅順口,1904年2月9日0時20分,其發射魚雷擊中俄軍大型戰列艦“太子”號(Tsesarevich)。接著,該艦隊又以魚雷擊中戰列艦“列特維贊”號(Retvizan),巡洋艦“帕拉達”號(Pallada)。一個月後,3月10日早上由白雲,朝潮,霞,曉組成的第一驅逐隊在老鐵山海面巡邏時,與俄軍6艘驅逐艦相遇,在極短的距離內展開了炮戰。
![從英國返回日本的白雲號 從英國返回日本的白雲號](/img/a/1ab/QM5QWY0QjN4MzMjBDM2AjNyY2YmNWMiVTOwUmYmFjMmZDNhBjYjF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之後,此艦又參加了旅順封鎖作戰,黃海海戰。1905年5月日本海海戰爆發,此艦編入第四驅逐隊,同隊驅逐艦還有朝潮,朝霧,叢雲。該艦隊對俄軍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指揮的旗艦“蘇沃洛夫”號實施晝間襲擊,並擊沉了戰列艦“納瓦林”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此艦隸屬於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十三驅逐隊,在青島方面出動,擔任膠州灣封鎖任務。
大正11年(1922年)4月1日變更為特務艦(掃雷艦),大正12年(1923年)4月1日除籍,變更為雜役船,大正14年(1925年)7月21日在豐後海峽姬島西方作為靶艦被擊沉。
朝潮
![朝潮號,泊於舞鶴 朝潮號,泊於舞鶴](/img/3/929/QY2MWN3EDOjZDO3EGOjFGZjFjZ5czY0gTZ0AzMhBzN5QzMxQjZxMm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2號艦。
1902年1月10日下水,明治35年(1902年)5月4日竣工,分類為軍艦(驅逐艦)。明治38年(1905年)12月12日變更為驅逐艦、大正元年(1910年)8月28日變更為三等驅逐艦。
1904年2月9日,日俄戰爭爆發,朝潮,白雲,霞,曉編成第一驅逐隊,參加了旅順口魚雷攻擊作戰。緊接著3月10日拂曉,該隊在老鐵山海面和6艘俄軍驅逐艦展開炮戰。此次海戰是其在巡邏旅順港外時一次出其不意的遭遇戰。兩軍以極近的距離同航作戰,朝潮號實際與俄軍驅逐艦相距僅20~30米。日語中有“舷舷相摩”(船舷相摩擦)說法,正是形容這種現象。朝潮號在槍林彈雨中雖然差點被命中,但其發射的炮彈也幾乎擊中敵艦。尤其是其曾差點與俄軍驅逐艦相撞,但其巧妙的避開後又以艦首火炮俯角發射炮彈命中對方。
之後,此艦參加了旅順封鎖作戰,黃海海戰。其中黃海海戰中的1904年8月12日,此艦俘獲了逃至芝罘港的俄軍驅逐艦“堅決”號,(派士兵登上軍艦,將其拖回日本)其後重新命名為山彥號
1905年5月27日日本海海戰,此艦和朝霧,村雨,白雲組成第四驅逐隊,對俄軍總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實施白晝攻擊,並擊沉“納瓦里諾”號戰列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此艦和白雲,陽炎,村雨組成第十三驅逐隊,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在青島方面出動,擔任封鎖膠州灣的任務。
大正11年(1922年)4月1日變更為特務艦(掃雷艦),大正12年(1923年)4月1日除籍,變更為雜役船,大正14年(1925年)5月2日報廢,大正15年(1926年)4月5日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