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戰鬥

白雲山戰鬥

白雲山戰鬥發生在蔣介石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圍剿”期間。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紅軍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弱敵,在運動中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從1931年5月17日至31日,15天內,由東固、富田向東轉戰泰和,連續打了5個勝仗,橫掃七百里,殲敵3萬餘人,繳槍2萬餘支,粉碎了國民黨的這次軍事“圍剿”。白雲山戰鬥是紅軍在第二次反“圍剿”戰爭中打得最激烈、戰果最輝煌的首次戰鬥。

基本介紹

  • 名稱:白雲山戰鬥
  • 地點:白雲山
  • 時間:1931年5月17日至31日
  • 參戰方:紅軍   蔣匪軍
  • 結果:紅軍大獲全勝
  • 參戰方兵力:3萬紅軍10萬蔣匪軍
  • 傷亡情況:打死敵兵4000多人,俘敵4000多人
  • 主要指揮官:毛澤東、朱德
戰鬥背景,首戰告捷,擴大戰果,

戰鬥背景

1930年12月16日,蔣介石糾集10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一次軍事“圍剿”失敗後,震動了全國。然而,蔣介石滅紅軍之心急迫,1931年4月重新糾集20萬兵力,任命何應欽為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第二次進犯中央革命根據地,敵人的兵力部署是:十九路軍蔣光鼐、蔡廷鍇兩個師在興國;王金鈺五路軍的5個師進吉安、吉水、泰和、永豐一帶;孫連仲二十六軍2個師調宜黃、樂安地區;朱紹良的3個師駐南豐、廣昌;五十六師劉和鼎仍據福建建寧。這樣,國民黨軍隊從贛江邊一直延伸到福建的建寧,構成了一條八百里長的弧形陣線,處處修築碉堡,步步推進,妄圖把紅軍圍殲在根據地內。
毛澤東朱德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實際情況:敵人全部是蔣介石非嫡系部隊,內部不統一,除了蔡廷鍇的第十九路軍、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以外,其餘都較弱。王金鈺的第五路軍從北方新到,害怕紅軍,而且不習慣山地作戰。郭宗華郝夢齡兩師也大體相同。紅軍則經過四個月的養精蓄銳,兵強馬壯,以逸待勞。面對這樣的敵我形勢,雖然我們還是要先進行戰略退卻,然後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但是退卻終點已經不需要像第一次反“圍剿”那樣選在根據地中部,而是選在根據地前部———小龍、東固一帶。當時敵人最右翼是王金鈺部,由西向東依次是孫連仲、朱紹良、蔡廷鍇部則駐在興國。毛澤東同志權衡了全局,決定由西向東打,第一仗先打王金鈺,以便一勝而震撼全局,然後從敵人後方聯絡線上猛力橫掃過去。這樣,戰役結束後,就可以在閩贛邊境擴大根據地,徵集資財,為打破下次“圍剿”進行準備工作。如果由東向西打,打到贛江東岸,戰役結束後會沒有發展餘地,打完再東轉,又勞師費時,會貽誤良機。毛澤東、朱德的意見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這樣,第二次反“圍剿”的方針就定下來了,決定先打進駐富田境的王金鈺、公秉藩部。

首戰告捷

在毛澤東、朱德的指揮下,3萬紅軍從邊沿地區轉移到廣昌、石城、瑞金、古龍岡一帶進行整訓,做好反“圍剿”的準備工作。當敵人深入根據地時,紅軍於4月22、23日秘密開到東固、上固地區結集,隱蔽待敵25天。為了配合紅軍的行動,中共泰和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發動民眾實行堅壁清野,破壞道路橋樑,支援和配合反“圍剿”鬥爭。
遵照毛澤東、朱德的指示,羅炳輝軍長指揮紅十二軍從龍岡出發,經永豐於興國的邊界地區進到吉水縣的白沙,準備從敵軍郭宗華與蔡廷鍇之間鑽到富田進攻王金鈺部。這時,泰和獨立團也趕到桐木坑集中,歸紅三軍七師許毅剛師長和李志環政委指揮。5月13日晚,紅軍主力轉移到白雲山以南的根據地,總部設在白雲山頂上泰和境內的一個古廟裡,毛澤東、朱德就在這裡統一指揮紅軍和地方武裝進擊王金鈺部。
白雲山,乃是江西省贛中南的一座大山,坐落在泰和縣東邊,山勢伸延到吉安、興國兩縣境內,方圓有幾十公里。此山高大寬廣,山峰重迭,最高峰達934米,山中古樹參天,山道迂迴,還有眾多的山谷小盆地,是游擊戰、狙擊戰、運動戰的好場所。5月14日,紅軍得悉王金鈺部的四十七師沿觀音崖、九寸嶺向白雲山進犯,公秉藩部的二十師經中洞(今小龍鎮)向東固龜行,企圖步步為營,占領根據地。當晚,紅軍總司令部發布《攻擊富田,消滅王金鈺、公秉潘兩師的命令》,在富田至東固之間的九寸嶺、觀音岩布置正面戰場,由紅四軍、紅十二軍迎擊由富田出動的王金鈺本部和第47師;在中洞布置口袋陣,由紅三軍迎擊公秉潘第28師,紅三軍團迂迴敵後實行包圍,攻取敵人設在固陂圩、富田的後勤點。
5月16日拂曉,毛澤東、朱德率紅軍總部直屬隊、特務連向預定的指揮所白雲山前進,到達橋頭岡(今小龍鎮),朱德前往板坑口指揮打阻擊戰後,與毛澤東一起在白雲山西崖下古廟中(泰和境)指揮戰鬥。經幾個小時激戰,在中洞、伯佐一帶全殲敵第28師,打死打傷副師長、參謀、黨務特派員、秘書、旅長、團長、營長及敵兵4000多人,俘敵4000多人,繳獲台電7部、槍炮3000餘件。同時,在九寸嶺、觀音岩殲敵上官雲相師4個團,俘敵3000餘人,繳獲槍炮1000多件。取得第二次反“圍剿”第一仗的勝利,毛澤東揮師東進追擊。

擴大戰果

紅軍旗開得勝,士氣大振。16日,紅軍主力在富田會合。為了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第二天,毛澤東、朱德立即揮師向東猛攻水南。泰和獨立團在十二軍統一指揮下,英勇作戰。戰鬥從下午四時開始,到天黑勝利結束,擊潰了郭宗華一個團。攻克水南後,泰和獨立團奉十二軍之命,追擊逃往吉安之敵,迅速收回失地,打擊靖衛團。17日夜,在值夏與200多名逃敵激戰,附近的民眾也拿著鋤頭、柴刀,敲鑼打鼓,前來助戰,圍殲了這股殘敵。然後,又繼續追到陂頭,包圍了潰逃之敵公秉藩警衛營100餘人。對潰逃的敵人除當場擊斃外,俘虜100餘人,繳獲敵軍一批裝備。經過這幾次戰鬥後,泰和獨立團全部武裝起來了,而且還有挺水機槍,發展壯大了隊伍。
白雲山戰鬥的勝利,為紅軍粉碎國民黨第二次“圍剿”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在這次殲滅敵人的戰鬥中,泰和縣人民踴躍參戰,積極支前,作出了很大貢獻。中洞地區的農民和婦女們,在圍困逃敵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抓到了很多敵軍俘虜,繳獲不少槍枝。肖望明和幾個農民民眾,發現一夥白軍躲在一棟沒人住的破房裡,他們跑到房背後用嚇野豬的竹片,敲打幾響,大喊:“繳槍不殺!”便擒住了這伙敵軍,繳到4支駁殼槍。馬貴桃發現幾個敵軍躲在山洞裡,他舉起木棍,厲聲喊道:“不準動!”敵軍便舉手投降,也繳到3支短槍。楊世英和兩個女青年送飯上前線,路上碰到幾個敵軍,高聲喊叫:“快來呀,捉住他們!”敵軍丟槍便跑,也繳到3支槍。
戰後,毛澤東滿懷著勝利喜悅的心情填寫了一首豪情奔放的詞:
《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白雲山頭雲欲立,
白雲山下呼聲急,
枯木朽株齊努力。
槍林逼,
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里驅十五日,
贛水蒼茫閩山碧,
橫掃千軍如卷席。
有人泣,
為營步步嗟何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