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庫蚊,是雙翅目蚊總科庫蚊亞科家族中的漂亮的“白雪公主”,它的典型特徵是以“中胸盾片覆蓋有濃密的純白鱗、腹部具T形基白帶”。 主要分布於南方亞熱帶地區,我國浙江、廣東、海南、雲南、浙江、台灣、廣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都曾有過記錄。是乙型腦炎病毒、西尼羅熱病毒、辛德畢斯病毒、蓋塔病毒的傳播媒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雪庫蚊
- 拉丁學名:Culex gelidus Theobald
- 二名法:Culex gelidus Theobald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Phlum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Subphylum Hexapoda)
- 綱:昆蟲綱(Insecta)
- 目:雙翅目(Diptera)
- 亞目:長角亞目(Nematocera)
- 科:蚊總科(Culicoidea)
- 亞科:庫蚊亞科(Culicidae)
- 族:庫蚊
- 屬:庫蚊屬(Culex)
- 種:白雪庫蚊(Culex gelidus Theobald)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
外形,結構和機能,生殖和發育,生活習性,疾病傳播,預防措施,
外形
(1)頭部 6節組成。孵化後觸角、上顎、下顎、下唇分別代表第2、4、5、6體節附肢。觸角(antennae)有一對觸角,著生於膜質的觸角窩內,每個觸角分三部分,由基部向外依次為梗節、柄節和鞭節。鞭節形成絲狀。
口器(mouthparts) 刺吸式口器,能刺入動、植物組織內吸食液體。上顎和下顎特化成細長的口針,左右下顎互相銜接,合成食物道和唾液管道。上顎包在下顎外側。下唇也變長,背面有凹槽容納上、下顎,口針末端有倒刺,刺入組織後起固定作用。
(2)胸部 3個胸節,每個胸節一對足。共3對,每足依次分為基節、轉節、股節、脛節和跗節5部分。其中,跗節又分5個小節,跗節5末端有爪,庫蚊還有一對發達的爪墊。僅有一對膜質前翅,後翅退化成火柴狀的平衡棒。翅是體壁向外突出形成的膜狀結構,具有兩層緊貼的體壁,中間有一些增厚的管道,稱翅脈(vein),用以支持翅面。翅脈內含有氣管、神經和血流。翅脈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其分布形式稱為脈序或脈相(venation)。從翅基伸向翅外緣的翅脈稱縱脈,連線兩縱脈之間的短脈稱橫脈。各翅脈均有特定的名稱和縮寫符號。翅通常呈膜狀,透明而薄,稱膜翅。
白雪庫蚊,中胸盾片覆蓋有濃密的純白鱗,這是常見的鑑定形態
(3)腹部 腹部由10節(腹節Ⅰ~Ⅹ)組成。前8節的構造簡單而相似,每節具一背板和腹板,由側膜相連。腹節Ⅰ~Ⅶ的側膜上各有一對氣門。腹節Ⅷ~Ⅹ特化為外生殖器。腹部具T形基白帶。
結構和機能
(1)消化與營養
前腸、後腸由外胚層陷入而成,內壁具幾丁質,在蛻皮時隨之脫落。以液體為食,咽部發達,外有肌肉連到頭部體壁,構成有力的吸泵,食道延長。中腸形成幾個胃室,有的消化糖類和脂質,有的消化蛋白質。後腸的功能之一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後腸迴旋向前和前腸相近,共同封閉在一個囊中,過多的液體可迅速進入後腸而排出。
(2)循環與氣體交換
循環系統為開管式,除心臟和其前方的大動脈外,無另外的血管。心臟搏動不強,血液循環還要依靠身體和附肢的活動增加其壓力。由於血壓較低附肢因傷折斷,不致流出大量的血。血液的功能是運送營養、代謝廢物和激素。當組織缺水時,可從血液中得到補充。血細胞有多種類型,有的具吞噬作用,有的能凝血和癒合傷口,但均無攜帶、運送氧的能力。氣門是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通常胸部兩對,腹部8對。有特別的關閉機構控制氣體出人。當氧氣不足,二氧化碳積聚多時,氣門開放。所以氣門往往是有節奏的開閉或部分氣門經常處於關閉狀態,必要時才開放以避免水分的損失。
(3)排泄與滲透調節
馬氏管是主要的排泄器官,來源於外胚層,數量為4至200多條。含氮物質代謝的產物主要是不溶於水的尿酸。馬氏管從血液中吸收離子、尿酸、水和有毒物質進入管腔形成原始的尿,當進入後腸時,直腸上皮細胞有選擇地吸收所需要的離子、水和其他營養物回到血中,不溶於水的尿酸結晶沉澱下來隨糞便排出。
(4)神經系統和感覺器
神經系統基本上和飛蝗相同。依靠多種感覺器(sensilla)能敏感地感受外界的機械、化學、視覺等刺激。機械感覺器(mechanoreceptors)能感覺空氣和固體振動產生的壓力變化。它們廣泛分布於觸角、足和身體表面。最簡單的感覺器為毛狀感覺器(hair sensilum)(圖11-42),位於體壁上皮細胞之間,包括一根剛毛,基部有毛原細胞、膜原細胞和感覺細胞各一個,剛毛基部連線到感覺細胞,感覺細胞的另一端成為感覺神經纖維通向中樞神經系統。機械感覺器也可以是表皮的膜狀隆起。鼓膜器(tympanic organs)是特化的機械感覺器,司聽覺。化學感覺器多分布於口器、觸角和足上,能感受味覺利嗅覺刺激,在取食、尋偶、選擇產卵場所方面有重要作用。視覺器官包括單眼和複眼。成蟲通常有2~3個單眼(ocelli),每個單眼表面為1明的角膜(cornea),有集光功能,下面為感光部分,包括若干視網膜細胞(retina cells),周圍常有色素細胞。單眼只能感光,不能成像。複眼(compound eyes)的基構造同甲殼綱動物。每個複眼由許多小眼組成(圖11-44A)。每個小眼的集光部分包括透明的六角形角膜和下面的晶體細胞(圖11-44B)。感光部分主要包括6~8個視網膜細(亦稱視覺細胞),它們的向心部分形成視桿(rhabdoms),視桿周圍有色素細胞防止透入光線干擾鄰近的小眼。視桿可將光能轉化為神經脈衝,由視網膜細胞下端的視神經傳人大的視葉。每個小眼只能接受物體的一個光點,各光點反映該物體某處的色澤和光的強度同,許多光點拼接起來形成一“鑲嵌”的影像。複眼的視力較差,一般只能辨別近處物!但對於運動的物體非常敏感。複眼能感知不同的光波。
生殖和發育
(1)卵
卵和其他節肢動物一樣,多為中黃卵。卵黃豐富,充填於卵中央呈網篩狀的原生質空隙中。只有卵表面的原生質不含卵黃,稱卵周質(periplasm)。卵裂主要在卵周質內進行,稱表面卵裂。卵的腹面細胞增厚成胚盤,即囊胚層,由此發育為胚胎。
長圓形,一端較粗。集成卵塊,浮在水面。
(2)生殖方式
兩性生殖,體內受精。受精卵在卵內發育的階段稱胚胎髮育,幼蟲破殼而出稱孵化(hatching),個體在卵外的發育階段稱胚後發育。
(3)幼蟲階段
幼蟲稱孑孓,頭部發達,在水中取食微小生物。初孵化的幼體為一齡,每蛻一次皮即增加一齡,一生蛻皮4次,最後一次蛻皮達到成蟲期,稱羽化(emergence)。和甲殼動物不同,白雪庫蚊成蟲一般不再蛻皮。其胚後發育要經歷體軀的增長以及形態、習性的變化,此種變化稱為變態(metamorphosis)。
幼蟲靜止時頭部向下,身體和水面呈一角度。
(4)發育類型
完全變態的發育類型,幼體和成體的形態完全不同,生活環境與食物也各異,要經過蛹期才能變為成蟲 。
(5)成蟲階段
雄性成蟲吸食植物汁液,雌性繁殖期間吸收人畜血液補充營養,同時傳播乙型腦炎、西尼羅熱病毒、辛德畢斯病毒、蓋塔病毒等。
(6)激素控制發育
蛻皮、發育變態以及表皮骨骼化、性腺發育、滯育等生理功能都受激素的調節控制。分泌激素的器官稱內分泌腺(endocrine glands)。主要的內分泌構造有:
①神經泌細胞(neurosecretory cells),集中分布於前腦中央和兩側,稱腦神經分泌細胞。此外,也存於心側體和其他神經節中。腦神經分泌細胞的產物稱促蛻皮激素(ecdysiotropin),可沿神細胞軸突輸送到心側體。促蛻皮激素能活化咽側體和前胸腺。②心側體(corpora cardiaca),位於腦後,緊貼在背血管上。心側體的功能主要是儲藏促蛻皮激素或將它釋放到血液中。③咽側體(corpora allata),一對或合為一個位於食道或背血管兩側,有神經與腦和心側體相連,分泌物稱保幼落素(ivenile homone),能抑制成蟲體徵的出現。在動物發生變態期間,咽側體停止活動,變態完成後,可繼續分泌激素。促使卵巢發育④前胸腺(Prothoracic glands),通常位於前胸,常在第1氣門路近:分泌物稱蛻皮激素(ecdysone),能引起上皮細胞分泌新的表皮而開始蛻皮過程。幾種激素協同控制六足類的蛻皮變態。當中樞神經受到外部或內部因子變化的刺激時(如溫度、日照的變化,腸壁的膨脹),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促蛻皮激素到心側體逐漸積累。心側體釋放儲存的激素到血液中,促使咽側體和前胸腺分泌相關激素而引發蟻皮、變態。在蛻皮激素和大量保幼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蛻皮之後,仍為幼蟲,只是個體較大。在完全變態類動物中,末齡幼蟲的咽側體未完全停止活動。血液中的保幼激素含量相對減少,在正常量的蛻皮激素作用下,成蟲特徵有一定程度發育,蛻皮之後變為蛹。蛹期的咽側體停止分泌,成蟲器官得到充分發育,在蛻皮激素的單獨作用下,蛻皮之後變(羽化)為成蟲。到成蟲期後,前胸腺解離,就不再蛻皮。
生活習性
分布 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等熱帶地區,最先發現於馬來西亞。我國香港、海南、台灣等地區病媒調查中有明確記載。在我國浙江、廣東、雲南、浙江、廣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都曾有過記錄。
2009年上海口岸截獲
2013年浙江口岸首次截獲該蚊種
2016年廣東汕頭檢驗檢疫局在對來自泰國裝載電線等貨物的貨櫃實施檢疫時,從貨櫃內截獲該蚊種。
習性 白雪庫蚊庫蚊通常於黃昏開始在戶外覓食、直至翌日清晨為止,庫蚊幼蟲多見於與水淹稻田、積水荒田、沼澤及耕地四周的積水處。有利於白雪庫蚊滋生的環境是雜草叢生兼中度污染的地方。
疾病傳播
傳蓋塔病毒 (Getah virus, GETV) 我國最早從捕自海南省的庫蚊中分離到GETV ,隨後從河北、上海、雲南、遼寧、甘肅等省(直轄市)蚊蟲中分離到。對中國分離的10株GETV的序列分析發現, E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7.7%~99.9%。3株中國分離株與其他國家分離株的全基因組核苷酸和胺基酸同源性分別為97.4%~98.8%和98.7%~99.6%。中國台灣、蒙古和俄羅斯所分離的GETV在3′ UTR第45~54位均出現10個核苷酸的缺失,可能為這些地區GETV特有的分子特徵。GETV首次於1955年分離自馬來西亞白雪庫蚊(Cx. gelidus),可引起馬等家畜疾病,尚未發現引起人類疾病的報導。
乙型腦炎 白雪庫蚊是東南亞一帶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流行性乙型腦炎(又稱日本腦炎)發病對象多為兒童。成蟲主要寄生於人體表淺淋巴系統,多見於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足背淺層淋巴管和淋巴結,引起急性炎症,發作頻繁,症狀亦較重,反覆發作可致象皮腫。
此外,白雪庫蚊還可作為辛德畢斯病毒、西尼羅熱病毒的傳播媒介。
預防措施
- 減少蚊患源頭∕清除蚊子滋生地
- 不可在政府土地非法耕作;
- 為稻田及西洋菜田等積水農田的排水系統裝設水泵∕水閘等,以確保水流暢順,及防止積水形成;
- 在水耕地及農場採取防蚊巡查計畫;
- 清除排水明渠的積水(包括房屋及棚屋四周);
- 餵飼動物用的容器用後須把余水清倒,並予蓋好。
- 殺滅幼蟲
- 在蚊蟲滋生地未能即時消除的地方,按照殺幼蟲劑標籤的指示,使用適當份量的雙硫磷或蘇雲金桿菌等殺幼蟲劑作防治;以及
- 在大範圍的地方如池塘,飼養捕食蚊子幼蟲的魚類或蝦類,作為生物防治的媒介。
- 個人保護
- 在窗∕氣窗上安裝防蚊網(每平方吋14至16個網孔);
- 必要時在睡房裝上蚊帳;
- 黃昏至午夜時段使用蚊帳保護鳥籠內的雀鳥;
- 在戶外活動時,在衣服∕身體外露的部位噴上濃度10%至30%的避蚊胺驅蚊劑;
- 在戶外活動時,穿上長袖上衣和長褲;
- 在室外放置以化學物例如二氧化碳或辛醇作誘蚊的捕蚊器;以及
- 在戶外活動時,避免使用香水或潤膚露等有香氣的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