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關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關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Báiguā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8
- 性質:地名
白關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
白關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歷史沿革現已併入別村,地名廢止。地名含義具體含義缺考。...
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與計畫生育等工作。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
白山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境內有白石山,故得名白山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7月屬白山鄉;1952年屬白山鎮;1953年撤鎮復鄉,復設白山鄉,屬之;1958年12月屬白山公社白山大隊;...
中白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境內有一條白水河穿村而過,故名中白村。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蒼華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白水人民公社中白大隊;1961年屬華泉公社中白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華泉鄉...
白水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白水塘自然村,白姓村民居住於此,且村里多水塘,故得名白水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屬沐集鄉;1958年為沐集公社劉崗大隊;1981年10月劉崗大隊更名為白水大隊...
打白村村民委員會是貴州省地名,因村民委員會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地名含義 以打白寨命其村名。歷史沿革 打白村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以前,屬平塘縣;同年2月劃入惠水縣,屬惠民鄉第8保。1950年12月屬太平鄉第5村;1952年3月屬甲...
白店村村民委員會 白店村村民委員會,1980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乾隆年間,有“白”姓人家在此開店,故命名為“白店村”。歷史沿革 1980年第一次地名普查資料記載。
白駒村村民委員會 白駒村村民委員會,具體產生時間缺考。地名含義 具體含義缺考。歷史沿革 現已併入別村,地名廢止。
白地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1981年從白竹大隊劃出成立白地大隊,1995年社隊改鄉村更名為白地村,其名稱使用。地名含義 本村四面環山,岩石多,土層薄,大陽一照,地面全白,故稱“白地”。歷史沿革 1952年屬六區白竹鄉白地村;1955年...
白棚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地原為白棚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長官區張樓鄉,1957年屬長官區花蘭公社白棚大隊和大李大隊,1969年屬長官公社白棚大隊和大李大隊,1983年改制為白棚村和大李村,1986...
白馬村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來歷 由江陰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歷史沿革 宋代屬江陰縣太寧鄉“召賢里”。明嘉靖元年(1522年)屬太寧鄉第27都,清康熙三年(1664年)屬夏城鎮第七保,民國36年屬秦南鄉第八保,1956...
白芒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撤大隊改建制村取名白芒村。2016年與周塘村合併為發展村。地名含義 昔日,村邊芒草叢生,夏秋開花,遍地皆白,得名白芒。歷史沿革 1958年建隊,以駐地命名白芒大隊。1984年撤大隊改建制村取名白芒村。2016年與...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25戶,有鄉村人口731人,其中農業人口731人,勞動力42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0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2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03.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烤菸為主。雞冠山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983年為錦縣白台子鄉關家窩鋪村民委員會。 1993年為凌海市白台子鄉關家窩鋪村民委員會。 2002年白台子鄉與高峰鄉合併為白台子鄉,為凌海市白台子鄉關家窩鋪村民委員會。 2004年村級規模調整,與原紅旗堡村合併為紅旗堡村,關家窩鋪...
白坪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理位置和職能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由原太平村分出新設立的一個村,以境內白坪命名為白坪村。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丁市...
岩腳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馬白鎮方山村民委員會,有耕地178.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1畝;有林地20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7戶,有鄉村人口222人,其中農業人口222人,勞動力12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1人。2...
百花村村民委員會 百花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村內花草眾多,春天百花齊放而得名。歷史沿革 1983年7月,設立百花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8月,百花村與鐘家兜村合併,組建成立青雲村。
小北關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坐落在小北關而得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小北關大隊改為小北關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小北關大隊改為小北關村民委員會。1369年屬恩縣行政管轄;1956年屬恩縣區行政管轄;1958年9月屬恩城人民...
白溪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人民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即為城東區石羊鄉白溪村;1995年4月撤區並鄉後,新東鄉與石羊鄉合併為頭堂鄉,屬頭堂鄉白溪村。 2016年6月因行政區劃調整,景福村與白溪村合併更名為福溪村,白溪村...
清白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民委員會,即為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清白村民委員會負責清白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清白大隊,屬楊樹公社...
白沙村村民委員會 白沙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設立,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白沙村,因在白沙嶺麓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3年10月白沙村與含山村、北望村合併,成立陸巷村。
白田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1984年4月因行政區劃調整,由白田大隊更名為白田村。地名含義 因境內古廟中有一根白藤而遠近聞名,故命名為白藤沖,後改名為白田村。歷史沿革 1952年屬五區白藤鄉;1955年屬晏田區梅樹鄉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白茆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據說此地的山常生長一種白茆草,且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白茆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為白茆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區劃調整時...
白玉村村民委員會是湖南省的地名,1984年撤社設鄉時將白玉大隊更名白玉村。地名含義 因村內原有一座小祠堂,祠堂旁有一口白玉泉,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湘潭縣第四區永義亭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永義人民公社白玉...
白谷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由該村委會駐地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田多土少,盛產稻穀,故名。百穀。此點原為白谷村的基層民眾自治組織,為村委會駐地及辦公場所,負責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白寨村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白寨莊,並負責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小馬店人民公社,白寨大隊;1986年屬城南區小馬店鄉白寨村;1992年撤區並鄉,莊周鄉、望月鄉、小馬店鄉合併...
白畈村村民委員會 白畈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位於白家畈,故名。歷史沿革 1961年置白畈大隊;1984年改設白畈村;2004年撤鄉並鎮,屬湯泉鄉人民政府管轄;2005年村級調整,撤銷白畈村,設立士畈村。
白廟村民委員會 白廟村民委員會是陝西省的地名,1984年改設村委會,由鄉府命名並上報縣政府審批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為白廟大隊。1984年更名為白廟村委會。2002年撤銷,併入雪白殿村委會。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為白廟村,故而得名 。
白廟村村民委員會,舊時建成 得 名 的 地 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以白廟命名。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導墅區西泊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里莊鄉。1949年4月屬導墅區西泊鄉。1956年屬里莊鄉楊巷高級社。1958年建導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