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鉤藤(茜草科鉤藤屬植物)

白鉤藤(茜草科鉤藤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鉤藤(學名: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是茜草科、鉤藤屬大藤本植物;嫩枝較纖細,葉近革質,葉片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兩面均無毛,側脈脈腋有窩陷,其中有粘液毛;葉柄無毛;托葉窄三角形,裂片窄三角形。頭狀花序,單生葉腋,總花梗腋生,小苞片線形或有時近匙形;花無梗;花萼外面有稠密蒼白色毛,萼裂片長圓形,花冠黃白色,花冠裂片長圓形,花柱伸出冠喉外,柱頭長棒形。小蒴果紡錘形,3-12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廣西和雲南;印度、孟加拉國、不丹、緬甸、尼泊爾、越南北部及寮國也有分布。生長在密林下或林谷灌叢中。

白鉤藤在中國雲南也作中藥鉤藤使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種苗移栽,田間管理,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大藤本;嫩枝較纖細,略有4稜角或方柱形,微被短柔毛。葉近革質,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8-12厘米,寬4-6.5厘米,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至楔形,兩面均無毛,下面常有蠟被,乾時常為粉白色;側脈4-7對,下面脈上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脈腋有窩陷,其中有粘液毛;葉柄長5-10毫米,無毛;托葉窄三角形,深2裂達全長2/3以上,外面無毛或疏被短柔毛,內面基部有粘液毛,裂片窄三角形。
頭狀花序不計花冠直徑5-10毫米,單生葉腋,總花梗具一節,或成單聚傘狀排列,總花梗腋生,長達15厘米;小苞片線形或有時近匙形;花無梗;花萼管長1-2毫米,外面有稠密蒼白色毛,萼裂片長圓形,頂端鈍,長1毫米,通常有稀疏或稠密短柔毛;花冠黃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管長6-10毫米,外面無毛或被疏柔毛,花冠裂片長圓形,長2毫米,外面有明顯蒼白色或金黃色的絹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頭長棒形。果序直徑25-35毫米;小蒴果紡錘形,長10-14毫米,微被短柔毛,宿存萼裂片舌狀,長約1毫米,略呈星狀展開。花、果期3-12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西、廣東和雲南(元江、麻栗坡、西疇、富寧、廣南、河口、金平、綠春、景東、思茅、勐臘、景洪、勐海、滄源、耿馬、龍陵、瑞麗);印度、孟加拉國、不丹、緬甸、尼泊爾、越南北部及寮國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260-1600米處的山谷溪邊林中。
白鉤藤
白鉤藤

繁殖方法

採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適宜的基質配方為泥炭土75%,珍珠岩12.5%,蛭石12.5%。播種時間為2月中旬左右。對棚室、育苗池、育苗穴盤等設施消毒滅菌後,按照種子:浮沙:燒磚灰=1:5:10的比例混合播種。穴播的播種量每穴控制在4-8粒。播種前2-3天注入池水,池水深5厘米左右,然後關閉棚室進行增溫,溫度控制在25-28℃,最高溫度不超過32℃,播種到出苗期間濕度保持85%左右。池水要使用潔淨的地下水或飲用水,pH值以6.5-6.8為宜,並用硫酸銅進行殺菌。
當苗有3對葉以後,每周對池水消毒1次,每2個月更換1次池水。施肥用複合肥(氮:磷:鉀=15:15:15)加水配成800倍液均勻注入水池中;同時用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在早上或傍晚進行葉面追肥。複合肥每月追施1次,葉面肥每月追施2次。經煉苗後,幼苗長至高10-15厘米、莖粗2-5毫米時即可移栽。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白鉤藤是一種耐乾旱、耐貧瘠的植物,種植地坡度需小於45度,光照充足。可以選擇荒山、荒坡、荒土、林邊空地等區域作為白鉤藤種植區,也可以選擇疏林地、殘次林地、果園邊緣地和人工造林後的幼林地間種白鉤藤,在種植前應割除地塊上的雜草、灌叢。種植地海拔300-2000米,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幹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場地。
種苗移栽前10-20天對種植地挖穴,行距2.5-3米、株距1.5-2米,穴徑40-50厘米、穴深30-40厘米,打穴時表土、心土分開。每穴分層施入腐熟農家肥5公斤+45%複合肥0.25公斤。回填時先表土,後心土,並使土肥混合。

種苗移栽

種苗選擇健康、優質、根系發達的幼苗,每年3-5月或9-12月進行移栽。穴栽法,每穴栽1株,根據根幅大小挖穴,然後把苗直立放入穴中,扶正苗木,理伸根系,蓋上細土。當填土至穴深1/2時,將苗木往上輕提,使苗木根系舒展,填至根頸部後用腳采緊、踏實,覆土稍高於原地面,澆透定根水。種植密度為167-200株/畝。

田間管理

補植移栽:定植後15-20天進行田間巡查,發現死苗、缺苗時,應在陰天或雨後補植同齡種苗,澆足定根水。
水肥管理:種植後若遇乾旱,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視乾旱情況適量澆水。定植當年返青成活後,施尿素30克/株。第2年起,6-7月份結合中耕除草,在離主幹20-30厘米處,挖深度5-10厘米深的環形溝,於溝內施入有機肥(總養分≥8.0%、有機質≥70%)0.5-0.8公斤,然後填施肥溝並培土;11-12月份在離主幹20-30厘米處,挖深度5-10厘米深的環形溝,並於溝內施入過硫酸鈣(有效五氧化二磷≥12.0%)0.3-0.5公斤,然後填施肥溝並培土。
除草:視田間雜草危害情況人工除草3-6次,去除的雜草可填埋在白鉤藤植株根部,或帶出種植地塊統一堆放。
修剪與摘花序:
  1. 移栽當年。植株長至高50厘米左右時,應及時摘心,以促進分枝和縮短節間距,防止徒長。
  2. 移栽後第2年。4-5月份在抽生的萌櫱中,選3-4個生長良好的作莖枝培養,其餘的疏除。11-12月份結合採收,將植株莖枝截成50厘米左右的短截。
  3. 移栽3年後。當莖枝長到2米左右及時摘心。結合採收,留4-8個莖枝,並對莖枝留50厘米左右短截,保持植株呈叢狀。除採種地外,及時摘除花序。

主要價值

白鉤藤在中國雲南也作中藥鉤藤使用。
白鉤藤(茜草科鉤藤屬植物)
白鉤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