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邑村(雲南昆明市滇源鎮下轄村)

白邑村(雲南昆明市滇源鎮下轄村)

白邑村委會隸屬嵩明縣滇源鎮,是滇源鎮政府所在地,到鎮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城21公里。東鄰周達,南鄰南營,西鄰蘇海,北鄰菜子地。轄白邑、新建、雙平等六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81戶,有鄉村人口3779人,其中農業人口3779人,勞動力23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10人。

全村國土面積22.65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987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139畝,人均耕地0.86畝;林地18915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5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組通自來水,有1181通電,有93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0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79.42%和93.8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8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9戶(分別占總戶數的75.25%和52.4%)。

該村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有汽車44輛,拖拉機57輛,機車6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50畝,有效灌溉率為62.12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4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6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20戶;建有小水窖8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20戶。全村有六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六個自然村已通電;有六個自然村已通路;有六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六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一個自然村已通路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邑村
  • 全村耕地:總面積3139畝
  • 主產:桃、梨
  • 住房結構:土木結構
  • 海拔:1980米
  • 屬於:山區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白邑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0.00公里, 國土面積22.64平方公里,海拔1980.00米,年平均氣溫13.00℃,年降水量5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313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1畝;有林地21914.00畝。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42戶,有鄉村人口3863人,其中農業人口3863人,勞動力25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10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30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6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水稻、烤菸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村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布於西河,南橋,西莊,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國家投入近二百萬元,為民眾購置的蔬菜大棚鋼架使我村的蔬菜生產上台階,成規模,現己成為大城關蔬菜生產基地。境內豐富的黃沙資源為大城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蠶桑種植,批發零售,木材收購,加工及外出務工為經濟發展主產業的今天,村兩委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引領全體村民向小康生活邁進。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總面積3139畝(其中:水田1340畝,旱地1799畝),人均耕地0.8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891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4畝,主要種植桃、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1畝,其中,養殖面積25畝;草地2畝;荒山荒地10058畝;其他面積1660畝。有水、森林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52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76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9戶住於其它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75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4萬元,占總收入的3.1%;畜牧業收入260萬元,占總收入的3.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23頭,肉牛0頭,肉羊261頭,);,;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 0.13%;第二、三產業收入6040萬元,占總收入的 80.13%;工資性收入190萬元,占總收入的2.52%。農民人均純收入310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62人(占勞動力的11.85%),在省內務工26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往省內。2009年全村種植業主產業銷售總收入23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1%。該村正在發展種植、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產業。擁有企業1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81戶,共有鄉村人口3779人,其中男性1850人,女性1929人。其中農業人口3779人,勞動力23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3411人,苗族342人,其他民族9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07人,參合率 95.45%;享受低保106人,五保戶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鎮衛生院就在本村。該村建有公廁9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042 平方米,擁有教師26人,在校學生619人,距離滇源鎮中學1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19人,其中小學生 419人,中學生200人。全村建有文化教育活動室0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8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75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978.7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82萬元,有固定資產137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52人,其中男黨員122人、女黨員30人,少數民族黨員8人。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6個,共有團員175人。2008年該村黨支部被評為滇源鎮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年被評為鎮招商引資先進集體等等。2000年,該村團總支被評為滇源鎮先進基層團總支,2005年被評為共青團市委先進集體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白邑、新建村等六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白邑村委會境內的青龍潭公園是松華壩水庫的主要源頭之一,該水源點內流出的泉水清澈甘甜,不但養育了勤勞善良的白邑人民,還是昆明市飲用水的重要源泉之一。青龍潭內環境優美,古木參天,是節假日白邑人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青龍潭內的青龍宮建築於一九九三年被昆明市人民政府頒布為昆明市文物保護單位。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51萬元:新建文化活動中心投入45萬元,路燈1萬元,道路硬化投入65萬元,牆體美化投入6萬元,牌坊建設投入6萬元,綠化帶建設12萬元,西台子道路硬化投入11萬,漆樹塘道路硬化投入5萬元。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 題:
1、改善人蓄飲水、供電、環境衛生等存在困難。
2、集體經濟弱小,無產業支撐。
3、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影響生產生活。
4、資源優勢不能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的後勁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進一步解決人畜飲水、供電、環境衛生等生活困難。
2、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村民居住條件。
3、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鞏固糧食、苗木產業。
4、壯大集體經濟,千方百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建立產業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