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辛莊清真寺

白辛莊清真寺

白辛莊清真寺,相傳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21年),1933年重建,1945年擴建。1975年洪水時,清真寺被沖毀。白辛莊清真寺,坐落在平輿縣老王崗鄉趙 口村白辛莊,坊上有回民510人,主要分布在白辛莊 趙 口 前街等地,回民主要有姓氏有:白 李 周 黃 馬 蔣等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輿縣白辛莊清真寺
  • 地點平輿縣老王崗鄉趙口村白辛莊
  • 始建:清道光三十年(1821年)
  • 回民:510人
  • 地理位置:河北保定白溝新城白辛莊村內
  • 榮譽:模範清真寺
  • 開放時間:全天
  • 占地面積:四畝
  • 門票價格:免費
歷史沿革,修繕重建,歷任阿訇,位置,

歷史沿革

白辛莊清真寺,相傳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21年)。白溝白辛莊村有清真寺。寺之主殿左側立有碑碣,碑文詳記自清光緒十三年清真寺遷址、到民國20年增修過程,以及白溝回民遷徙、集聚、繁衍的歷史。特照文謄錄,載於志。 照得白溝河仁和莊舊有清真寺一座,地勢狹隘,年久失修,每逢大典擁擠難堪。初,原有回民三十戶,近由滄州遷來多戶,教人云集。當易州馬俊傑阿衡遂會諸理事商議表決,於光緒十三年將寺遷移白辛莊,重新創建。查舊寺建於道光初年,當修蓋之始原置地基兩處,其一在白辛莊街中,面積四畝,西北兩面至道,東南兩面鄰他民宅。當時,因避某種炎勢,故建於仁和莊東街。即舊寺之基今移築落成,賴先賢均勇躍爭先、各任其責,有出外募化者,有捐財願施者,有採料監修者。先起以大殿三楹,棚廈三卷,繼則南北講堂瓦房各三間及水房瓦房四間,其他暫就,雅然可觀。當是時也,戶口不滿百家,以人力營生者為多數,此乃第一期困難時代也;厥後漸入充裕時期,教人增多,大典之日,仍然擁擠。適孟村海宏源阿衡聯合理事等捐助募化,於光緒三十一年復接修腰殿五間,宏功浩大。繼起山門瓦房四間及廚房車門群牆等等;嗣又值於豐垂澤時期,回民增至數百餘戶,值圍河白玉珂阿衡於民國十二年復修,以窯殿三間接前殿為五間,殿內鋪板及彩飾煥然一新。捱至本年,蓋以對庭三間,寺內一應器皿無不備齊,可謂之工竣完美也。

修繕重建

1933年重建,1945年擴建。1975年洪水時,清真寺被沖毀。1978年重建北屋草房三間。1993年經民眾集資,將原來的三間草房扒掉,新建磚木結構講堂屋三間,水房兩間,大門一座。1999年,在阿訇李尊道的倡導下,重修清真寺。回族民眾紛紛回響,積極捐款獻物,目前,重修禮拜殿水房的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即日便可破土動工。

歷任阿訇

白辛莊清真寺自解放以來的歷任阿訇有:鐵阿訇 蓋以祥 王耀先 周鳳山 佟三根 馬醫方 李尊道等。

位置

白辛莊清真寺,坐落在平輿縣老王崗鄉趙口村白辛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