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辛樹

白辛樹

白辛樹(拉丁學名:Pterostyrax psilophyllus Diels ex Perk)安息香科白辛樹屬的高大喬木,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高可達15米,樹皮灰褐色,葉硬紙質,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花萼鐘狀,萼齒披針形,花瓣長橢圓形或橢圓狀匙形,花絲寬扁,花葯長圓形,果近紡錘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分布在常綠闊葉林帶。主要分布在貴州水城、息烽,綏陽寬闊水。生長在中國亞熱帶低山、中、山地區的常綠、落葉直混交林中,由森林破壞嚴重,加上白辛樹開花有間歇期,種子萌發力不強,天然更新困難,致範圍逐漸縮小,植株日益減少。

白辛樹樹形雄偉挺拔、生長速生、花香葉美,為庭園綠化化之優良樹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辛樹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柿目 Ebenales 
  • :安息香科 Styracaceae白辛樹屬 Pterostyrax
  • :白辛樹屬 Pterostyrax
  • :白辛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育苗技術,採種,整地,催芽,播種,管理,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5米,胸徑達45厘米;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開裂;嫩枝被星狀毛。
白辛樹白辛樹
葉硬紙質,長橢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5厘米,寬5-9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少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近頂端有時具粗齒或3深裂,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嫩葉上面被黃色星狀柔毛,以後無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狀絨毛,側脈每邊6-11條,近平行,在兩面均明顯隆起,中脈在上面平坦或稍凹陷,下面隆起,第三級小脈彼此近平行;葉柄長1-2厘米,密被星狀柔毛,上面具溝槽。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第二次分枝幾成穗狀,長10-15厘米;花序梗、花梗和花萼均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花白色,長12-14毫米;花梗長約2毫米;苞片和小苞片早落;花萼鐘狀,高約2毫米,5脈,萼齒披針形,長約1毫米,頂端漸尖;花瓣長橢圓形或橢圓狀匙形,長約6毫米,寬約2.5毫米,頂端鈍或短尖;雄蕊10枚,近等長,伸出,花絲寬扁,兩面均被疏柔毛,花葯長圓形,稍彎,子房密被灰白色粗毛,柱頭稍3裂。
果近紡錘形,中部以下漸狹,連喙長約2.5厘米,5-10棱或有時相間的5棱不明顯,密被灰黃色疏展、絲質長硬毛。花期4-5月,果期8-10月。
本種分布於廣西東北部、貴州南部和四川西南部的植物,同一株的葉邊緣有僅具細鋸齒,也有頂端具2-3深裂的變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2500米濕潤林中。
在佛頂山上部約1700米一帶有小面積的白辛樹林。白辛樹產區的氣候冬冷夏熱,年平均溫度13~2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約80%,土壤為山地黃壤或黃棕壤。酸性反應,pH值5~6.5。為陽性樹種,根系十分發達,生長迅速。生於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內,為上層林木。
該種多生於河岸邊或河谷兩側陰濕的林中,甚至有的植株直接生長於河床中,樹幹基部在洪水季節往往被溪水淹沒。

地理分布

白辛樹白辛樹
產湖南(宜章、新寧、桑植、永順)、湖北(巴東、宜昌)、四川(金山)、貴州(凱里、平伐、都勻、安龍、望謨)、廣西(全州、興安、隆林)和雲南(鎮雄)。生
白辛樹主要分布在貴州水城、息烽,綏陽寬闊水。望謨、松桃,梵淨山雷公山、黎平、榕江月亮山,從江太陽山、石阡佛頂山等地均有分布,其餘地區均為零星分布。該種也分布於湖北,四川、雲南。

育苗技術

播種繁殖,也可在6-8月取嫩枝扦插繁殖。冬季層積種子,早春播種。播前在水中浸泡種子,播於微酸性的腐殖土壤呂,一個月後種了可以出土。也可在6-8月剪取嫩枝扦插。

採種

選擇20~50年生,樹幹通直、枝葉繁茂、無病蟲害的健壯樹木為採種母樹,於9月下旬採種。采後放在通風處陰乾,並於土壤結凍前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沙藏。

整地

圃地選在海拔1450m的山地苗圃。圃地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整地時,先深翻1次,翌年春結合施肥(每公頃撒施複合肥150kg)翻耕耙磨,清除雜草,檢淨石塊,作成1m寬的苗床。

催芽

白辛樹種子外種皮較厚,經沙藏後種子依然不易發芽。催芽時,將混沙的種子篩出,用25~30℃的溫水浸泡一晝夜,然後混沙堆放在室內,每天早、中、晚翻動並澆溫水,經過7~8天,種殼吸水膨脹,開始萌動,此時即可播種,

播種

按行距20厘米,將苗床開寬5厘米、深3厘米的淺溝,於4月上旬進行條播。博後覆土1~2厘米厚。白辛樹千粒重為7.13g,由於種子成熟度不好,種子場圃發芽率僅為50%左右,因此每公頃播種量150kg。

管理

苗木的撫育和管理
4月上旬博後,4月下旬開始出苗,至5月中旬苗基本出齊,此階段每兩天噴水1次。至6月中旬和7月初根據出苗情況及時進行間苗和補苗,共進行兩次。至6月底時噴灑高效、速效、多元素液體微肥(A型)1次,每公頃噴3750g。噴時,將該肥稀釋300倍,於下午4時以後呈霧狀噴施在頁面上。以後於7月上旬和8月中旬前後,在施肥量為15~225kg/ha。

主要價值

該種具有萌芽性強和生長迅速的特點,可作為低濕地造林或護堤樹種;木材為散孔材,心材淡黃色,材質輕軟,紋理緻密,加工容易,可作為一般器具用材。可做火柴桿、家具、膠合扳等用材,是良好的速生用材樹種,本種花序較大,花芳香,亦可栽培供觀賞。

保護現狀

白辛樹白辛樹
保護方法
白辛樹在貴州僅少數縣有分布,並且數量不多,除少數分布地區已劃入自然保護區範圍外,多數地區不尚無人管理,由於一般民眾不認識這種樹,往往和其他一般樹種一樣,被砍伐作為薪炭材,實為可惜。在貴州還尚未見有關栽培或引種馴化方面的報導,故白辛樹在人為影響下將會逐漸減少。貴州佛頂山山體上部尚有一片林地保存較好,並且最大胸徑達80厘米,最高的植株在30米以上,實為可觀,現石阡縣正在積,極籌建佛頂山自然保護區,因此,應儘快將這片白辛樹林保護起來,並且可作為母樹林,組織人力採種,在本種分布區內栽培繁殖。
物種現狀
漸危種。白辛樹生長在中國亞熱帶低山、中、山地區的常綠、落葉直混交林中,由林林破壞嚴重,加上白辛樹開花有間歇期,開花後雙常因花梗與花萼間有關節,落資金,種子萌發力不強,天然更新困難,致 範圍逐漸縮小,植株日益減少。
2012年10月25日新華社武漢記者王賢從湖北省林業廳獲悉,截止到發稿時間林業部門在英山縣吳家山新發現高大短柄泡櫟和檵木群落等珍稀植物群落,在華中地區乃至全國都極為少見。英山大別山自然保護區保存和分布有大面積的古老珍稀植物群落,在吳家山發現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香果樹林、紫莖林、青檀林、櫸樹林、紅楠林;分布在桃花沖有白辛樹林、香果樹林、白辛樹與香果樹混交林,並出現世代交替現象,即由幼苗、小樹、成年植株和百年古樹等構成穩定的極頂群落。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原副主任許天全教授介紹,英山大別山自然保護區物種豐富,起源古老、孑遺成分多,是我國東西南北植物區系的交匯過渡區和特有珍稀瀕危植物集中分布地,像這樣密集的群落性分布,面積之大,種類之多,十分罕見。
白辛樹白辛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