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白話中醫經典系列:白話湯頭歌訣
-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16
- 定價:28.00
- 作者:張浩良 趙新芳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4595752
- 品牌: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白話中醫經典系列:白話湯頭歌訣》正方246首,附方(加減方)近200首從臨床套用看可以說已很豐富了。
作者簡介
張浩良,男,1931年生,江蘇常熟市人,南京中醫藥大學(原為江蘇省中醫學校)中醫師資班畢業。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石河子市中醫醫院名譽院長、仲景國醫大學名譽教授、《中醫治則治法研究》雜誌編委、中國科聯研究員。從事中醫方劑學教研工作及文獻研究,先後發表論文170餘篇。主編論著有《實用千金方》《中國方劑學精華辭典》《方藥心得新論》《泌尿生殖系病實用方》《張浩良臨床經驗集》《張浩良詩文選集》《中外奇趣博覽》等。任副主編的有《中醫方劑大辭典》《中國中醫最新研創大全》《本草綱目補正》等。參與編寫及任編委的有《中醫學概論》《中醫方劑學講義》《醫學百科全書·方劑學》等共40餘部。作者業餘時間常看文學、雜文,愛好旅遊。閒暇常筆耕不輟,發表有詩詞、散文、小品、遊記、雜談等,見諸正規報刊或雜誌。自號勤拙老人。獲獎情況有:南京中醫學院優等生獎、江蘇新醫學院五好工作獎,《泌尿生殖系病實用方》獲華東地區科技一等獎,《中醫方劑大辭典》獲突出工作成績獎,等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補益之劑
一、補氣
1.四君子湯
2.補中益氣湯
3.參苓白朮散
4.玉屏鳳散
5.保元湯
6.生脈散
二、補血
7.四物湯
8.當歸補血湯
9.歸脾湯
10.炙甘草湯
三、補陰
11.六味地黃丸
12.左歸飲
13.大補陰丸
14.虎潛丸
15.一貫煎
16.大造丸
17.補肺阿膠湯
四、補陽
18.腎氣丸
19.右歸飲
20.還少丹
第二章發表之劑
一、辛溫發表
1.麻黃湯
2.桂枝湯
3.大青龍湯
4.九味羌活湯
二、辛涼解表
5.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6.銀翹散
7.桑菊飲
8.竹葉柳蒡湯
三、扶正解表
9.加減葳蕤湯
10.蔥白七味飲
11.麻黃附子細辛湯
12.再造散
13.人參敗毒散
14.參蘇飲
四、兼症解表
15.小青龍湯
16.香蘇散
第三章瀉下劑
一、寒下
……
第四章和解劑
第五章清熱劑
第六章祛暑劑
第七章開竅劑
第八章溫里劑
第九章理氣劑
第十章理血劑
第十一章治風劑
第十二章祛濕劑
第十三章潤燥劑
第十四章祛痰劑
第十五章表里雙解劑
第十六章固澀劑
第十七章安神劑
第十八章消導化積劑
第十九章驅蟲劑
第二十章涌吐劑
第二十一章外科方劑
方名筆畫索引
一、補氣
1.四君子湯
2.補中益氣湯
3.參苓白朮散
4.玉屏鳳散
5.保元湯
6.生脈散
二、補血
7.四物湯
8.當歸補血湯
9.歸脾湯
10.炙甘草湯
三、補陰
11.六味地黃丸
12.左歸飲
13.大補陰丸
14.虎潛丸
15.一貫煎
16.大造丸
17.補肺阿膠湯
四、補陽
18.腎氣丸
19.右歸飲
20.還少丹
第二章發表之劑
一、辛溫發表
1.麻黃湯
2.桂枝湯
3.大青龍湯
4.九味羌活湯
二、辛涼解表
5.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6.銀翹散
7.桑菊飲
8.竹葉柳蒡湯
三、扶正解表
9.加減葳蕤湯
10.蔥白七味飲
11.麻黃附子細辛湯
12.再造散
13.人參敗毒散
14.參蘇飲
四、兼症解表
15.小青龍湯
16.香蘇散
第三章瀉下劑
一、寒下
……
第四章和解劑
第五章清熱劑
第六章祛暑劑
第七章開竅劑
第八章溫里劑
第九章理氣劑
第十章理血劑
第十一章治風劑
第十二章祛濕劑
第十三章潤燥劑
第十四章祛痰劑
第十五章表里雙解劑
第十六章固澀劑
第十七章安神劑
第十八章消導化積劑
第十九章驅蟲劑
第二十章涌吐劑
第二十一章外科方劑
方名筆畫索引
文摘
著作權頁:
熱虛實之分,本方所治,屬於熱厥,實證。因傳經熱邪,陷入於里,陽氣內郁,不能外達四肢,所以四肢厥冷。與真陽虛衰的寒厥證有所不同。故其治療用柴胡和解少陽,透達鬱熱,芍藥、甘草以調和肝脾,使土木得和而氣機流暢。同時,柴胡與枳實相配,可以升清降濁;芍藥與甘草同用可以緩急疏肝。合用為方,能使少陽樞機流轉,厥逆自愈。肝脾兩調,則腹痛瀉痢均痊。本方是調和肝脾的基本方,後世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名方亦皆從此發展而來,各詳該條。
方歌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
散郁除蒸功最奇,調經八味丹梔著。
【注釋】本句:指加味逍遙散(丸),即原方加丹皮、山梔而成。
【方劑組成】柴胡、當歸微炒,白芍,白朮,茯苓去皮、白者各30克,甘草微炙15克。
【用法用量】上藥6味,為粗末,每服6~10克,水1盞,加生薑片3片,薄荷3克,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現代常改作湯劑,水煎分服。或制為丸劑,每服6~9克,每日 2~3次,溫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健脾和營。適用於肝鬱血虛,兩脅隱隱作痛,頭疼目眩,或兼寒熱往來,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作脹或疼,脈弦而虛或弦細者。
【加減方】
1.加味逍遙散(丸)《內科摘要》 即逍遙散原方加丹皮、梔子組成。功效:解郁清肝。適用於肝鬱血虛發熱,或潮熱哺熱,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怔忡不寧,或頰赤口乾,或月經不調,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墮,水道澀痛等症。
2.黑逍遙散《醫略六書·女科指要》 即逍遙散原方加生地或熟地組成。功效:疏肝解郁兼養血。適用於肝鬱血虛,臨經腹痛,脈弦虛者。
【方義分析】此為疏肝解郁的臨床常用名方。主治肝鬱血虛之症。其治當疏肝養血。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當歸、白芍養血疏肝,茯苓、白朮、甘草培補脾土,生薑與歸、芍相配意在調和氣血,薄荷與柴胡為伍意在助其疏散。
肝為將軍之官,性喜條達,如肝氣鬱結,則易致血虛,故本方用疏肝與養血之品為伍,若血虛明顯者,則可用黑逍遙散,配用地黃以增養血之功。肝臟體陰用陽,肝鬱則易化火,肝火明顯者,可選用加味逍遙散(也名叫丹梔逍遙散),因方中加用丹皮、山梔以清泄肝火是也。
熱虛實之分,本方所治,屬於熱厥,實證。因傳經熱邪,陷入於里,陽氣內郁,不能外達四肢,所以四肢厥冷。與真陽虛衰的寒厥證有所不同。故其治療用柴胡和解少陽,透達鬱熱,芍藥、甘草以調和肝脾,使土木得和而氣機流暢。同時,柴胡與枳實相配,可以升清降濁;芍藥與甘草同用可以緩急疏肝。合用為方,能使少陽樞機流轉,厥逆自愈。肝脾兩調,則腹痛瀉痢均痊。本方是調和肝脾的基本方,後世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名方亦皆從此發展而來,各詳該條。
方歌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
散郁除蒸功最奇,調經八味丹梔著。
【注釋】本句:指加味逍遙散(丸),即原方加丹皮、山梔而成。
【方劑組成】柴胡、當歸微炒,白芍,白朮,茯苓去皮、白者各30克,甘草微炙15克。
【用法用量】上藥6味,為粗末,每服6~10克,水1盞,加生薑片3片,薄荷3克,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現代常改作湯劑,水煎分服。或制為丸劑,每服6~9克,每日 2~3次,溫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健脾和營。適用於肝鬱血虛,兩脅隱隱作痛,頭疼目眩,或兼寒熱往來,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作脹或疼,脈弦而虛或弦細者。
【加減方】
1.加味逍遙散(丸)《內科摘要》 即逍遙散原方加丹皮、梔子組成。功效:解郁清肝。適用於肝鬱血虛發熱,或潮熱哺熱,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怔忡不寧,或頰赤口乾,或月經不調,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墮,水道澀痛等症。
2.黑逍遙散《醫略六書·女科指要》 即逍遙散原方加生地或熟地組成。功效:疏肝解郁兼養血。適用於肝鬱血虛,臨經腹痛,脈弦虛者。
【方義分析】此為疏肝解郁的臨床常用名方。主治肝鬱血虛之症。其治當疏肝養血。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當歸、白芍養血疏肝,茯苓、白朮、甘草培補脾土,生薑與歸、芍相配意在調和氣血,薄荷與柴胡為伍意在助其疏散。
肝為將軍之官,性喜條達,如肝氣鬱結,則易致血虛,故本方用疏肝與養血之品為伍,若血虛明顯者,則可用黑逍遙散,配用地黃以增養血之功。肝臟體陰用陽,肝鬱則易化火,肝火明顯者,可選用加味逍遙散(也名叫丹梔逍遙散),因方中加用丹皮、山梔以清泄肝火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