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鄉情

白衣鄉情

安圖縣紅旗村是延邊地區純朝鮮族居住的村屯,朝鮮族因喜穿白衣而被人們尊稱為“白衣民族”。全村百戶余戶居民,保持了朝鮮族傳統習俗和民風。有“ 白衣過江鄉土情,傳承後世有遺風,一川溪水梨花過,長袖飄舞伽耶聲”的讚譽。白衣鄉情--為延邊八景之七,是延邊地區純朝鮮族特有的一種鄉土人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衣鄉情
  • .悠遠的歷史:十九世紀中葉開始
  • 房屋:延續了千百年朝鮮族的建築風俗
  • 禮節:朝鮮族崇尚禮儀,注重節令
白衣過江鄉土情,傳承後世有遺風,一川溪水梨花過,房屋,服飾,飲食,禮儀,婚禮,節日,舞蹈,長袖飄舞伽耶聲,

白衣過江鄉土情

白色是朝鮮族的服裝中最喜歡用的顏色,象徵著純潔、善良、高尚、神聖的意義,因而朝鮮族有“白衣民族”之稱,他們也自稱“白衣同胞”。朝鮮民族服陵享汗獄飾可分為官服、民服等,這些服裝的結構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頭的筆直線條同領子、下擺、袖肚的曲線,構成曲線與直線的組合,沒有多餘的裝飾,體現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點。
1.悠遠的歷史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由於朝鮮的天災人禍以及後來日本帝國棕主再主義的統治,使大批朝鮮族人背井離鄉,從朝鮮半島渡圖們江遷移而來,遷入中國延邊地區定居,逐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歷史上的“白衣渡凶灑凳江”,說的就是中國延邊朝鮮族是從朝鮮半島渡圖們江遷移而來的故事。而安圖縣的紅旗村是完全由朝鮮族人組成的自然居住村,在這裡良好地保存了傳統的朝鮮民族的文化和遺風。
2.特色經濟
安圖歷史悠久,早在距今2.6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安圖人”穴洞而居,為中國最早的古人類舟屑晚遙之一。1946年安圖縣成立人民政府;一九五三年九月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後,安圖縣劃歸延邊州管轄,朝鮮族人口占大多數。
安圖縣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江道三池淵郡山水相連。改革開放以後,安圖的工業發展較快,初步形成了以電業、蜜蜂園等重點企業為依託的工業發展格局和機電、冶金、輕紡、水電、化工、醫藥、釀酒、森工、食品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全縣現有耕地面積26 099公頃,主要生產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畜牧業以黃牛養殖為主,全縣已發展植物類藥材6 100多公頃,主要有人參、西洋參、穿龍薯蕷、輪葉黨參等20 多個經濟品種。

傳承後世有遺風

朝鮮族的紅旗村地理坐標: 42°52'10.32"北;128°17'52.24"東。
中國的朝鮮族是明清初從朝鮮半島陸續移居東北逐漸形成的一個少數民族,其文化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因此,朝鮮族服裝比較獨特,呈出現素淨、淡雅、輕盈的特點。
白衣鄉情
紅旗村坐落在山間開闊地帶,依山傍水,具有朝鮮族民族建築風格的房屋整齊地排列在小溪兩旁,人們穿著本民族的服裝,辛勤地勞作在田野上。勞動之餘,村裡的男女老幼便集中在場院中,跳起多姿多彩的朝鮮族舞蹈,唱出古老的朝鮮族民謠,濃厚的歡樂氣氛使人們在狂歡之中如醉如痴,到這裡的遊人可以看到黑瓦白牆的朝鮮族傳統民居村落,可以充分領略到朝鮮民族傳統的鄉土風情。

一川溪水梨花過

晨曦中,裊裊炊煙籠升騰在清溪繚繞的村屯,盛開梨花的院落,圈著古舊的白牆瓦房,悠閒的黃牛,在清幽稻田間耕耘,穿著素淨服飾的朝鮮族村民在田間勞作,儼然一幅悠韻的朝鮮民族的風情畫。

房屋

朝鮮族紅旗村的房屋延續了千百年朝鮮族的建築風俗。
白衣鄉情
屋頂從形式上就有懸山式、廡殿式、歇山式、平頂式;從建築材料來看,有用泥和草蓋的草房,有用木頭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磚木結構的瓦房等等。可是不論什麼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鮮族最喜歡的白色--白灰刷牆,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別大。屋內結構主要有單排和雙排兩種。單排式結構的房間排列如同“月”字,房間之間只有橫向間隔而無縱向間壁。雙排結構的又叫雙筒子,房間排列如同“用”字,房間之間既有橫向間壁又有縱向間壁。而無論單排乃駝立、雙排的結構,都會分割出許多房間。原因朝鮮族在歷史上深受“男女有別”等觀念的影響,孩子們長大了,男女都各有單獨的房間。
無論什麼類型的朝鮮族傳統民居,只要走進房屋,第一個感覺就是有很大的一個炕。炕是朝鮮族人在室內的主要活動空間,炕大散熱面積就大,屋裡到了冬天就會顯得特別暖和。灶炕的特點是,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於地面,上部還有蓋板,而蓋板和鍋台、炕面形成了一個平面,這種灶坑既好燒保暖,又經濟衛生。

服飾

在日常生活中,這裡的村民都穿著本民族的服裝。
朝鮮男子愛穿"燈籠褲",而且白色居多,“巴基”和“古克”就是其中的兩種,“巴基”和“古克”是指傳統的朝鮮族服飾“褲子”和“坎肩”。“巴基”褲襠褲腿肥大,穿著陸隨便輕鬆,適合其盤腿席坐的習慣,褲腿有系絲帶,以防風寒;再就是“古克”,古克一般套在“則高利“上衣的外面,多用綢緞作面,毛皮或布料作里,有三個口袋,五個扣,穿上顯得特別精神。成年後上午男子上衣衣短,斜襟、寬袖、右衽、無紐扣,前襟兩側各釘有一飄帶,穿衣時系榆淋結在寒疊宙右襟上方。
白衣鄉情
他們還喜歡外套黑色或其它顏色的帶紐扣的“背褂”就是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原來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冬天上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下穿燈籠褲。這種褲子褲長腰寬,褲襠和褲管肥大,便於在炕上盤腿而坐。穿時將褲腰前部折起後繫上腰帶,褲管下口用布帶系綁。
女裝一般都是白色,分“則高利”和長裙,它們都是朝鮮族服飾中最具傳統的服裝。“則高利”是朝鮮族最喜歡的上衣,無紐扣,用布帶打結,女性的在袖口、衣襟、腋下鑲有色彩鮮艷的綢緞邊,穿起來瀟灑、美麗、大方;長裙是朝鮮族女子的主要服飾,多有長皺褶,可分為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
年輕女子和少女多愛穿背心式的帶 褶筒裙、裙長過膝蓋的短裙,便於勞動。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如今婦女 們穿用的衣料顏色更是絢麗多彩、不拘一格,只有短衣長裙這一傳統民族風格久久不變,因為它符合朝鮮族婦女的審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們溫順、善良和勤勞淳樸的美德。
中老年婦女多穿纏裙、長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纏裙為一幅未經縫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擺、裙帶組成。上窄下寬,裙長及腳面,裙擺較寬,裙上端有許多細褶,裙帶酚冥在裙腰兩側,穿時用纏腰一圈後繫結在右腰一側。因為這種裙子很長,穿著時為了不使裙擺拖地,一般都把裙的一端 從右邊提上來掖在系帶里。穿這種裙子時,裡面必須加穿素白色的襯裙。
朝鮮族兒童多穿七彩上衣,色彩斑斕,好像彩虹在身,使孩子們顯得更加聰慧可愛。朝鮮族一向認為彩虹是光明和美麗的象徵,因此,喜用七色綢緞給兒童做衣服,意在讓兒童美麗幸福。
船形鞋是朝鮮族獨有的鞋。鞋樣像小船,鞋尖向上微翹,用人造革或橡膠製成,柔軟舒適。男鞋一般是黑色,女鞋多為白色、天藍色、綠色。此外朝鮮族服飾中還有一種七彩上衣,用七彩緞做成,象徵幸福和光明,一般是在集會和喜慶活動時穿著。

飲食

這裡的村民飲食保留了朝鮮族飲食文化特色。
白衣鄉情
朝鮮族以喜食辣椒聞名,泡菜為主。泡菜甚至上百種有:辣白菜、櫻菜、蕨菜、桔梗等。湯類必不可少的朝鮮族醬湯。醬有很多種類,其中醬分為爛豆醬、姊妹醬、年醬、辣椒醬等多種。湯可分為石鍋湯、沙鍋湯、養身湯、大補湯等。有:牛肉湯、海帶湯等。食品類有糯米打糕、冷麵、米腸、紫菜飯、土豆餅、土豆餃子、水豆腐等,也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1.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鮮語叫“吉木其”,是朝鮮族飲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泡菜一年四季皆可製作。選上好的白菜、蘿蔔、黃瓜等新鮮蔬菜,放在談鹽水中發酵,然後加入辣椒、薑末兒、白皮蒜、香菜籽等調料,數日後即可食用。
2.打糕——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後捶打而成。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筋道、味香。歷來,朝鮮族把打糕作為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都要做打糕。
3.米腸——米腸叫做“筍呆”,是朝鮮族普遍喜愛的食品,其做法是把蒸到半熟的大米或糯米趁熱拌上鮮豬血或蛋清以及各種香料,緊緊灌入洗乾淨的豬大腸內封好口蒸熟即成。
4.冷麵——延邊朝鮮族喜吃冷麵,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更是飲食的佳品。冷麵的主料是白面、蕎麥麵和澱粉。做時,先把和好的面用機械壓入鍋中,煮熟後撈出,用冷水前去冷卻。然後加牛肉湯或者雞肉湯,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雞肉丸子、蘋果片、雞蛋等佐料,即可食用。

禮儀

朝鮮族注重禮節,這是他們的民族優良傳統,在這裡也得到很好的保留。
自古以來,朝鮮族就把尊敬老人,當做家庭和整個社會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禮節和道德準則。在老人"花甲"之年,即60歲生日之時舉辦隆重的"花甲壽宴",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這種傳統美德。
人們對長輩說話必須使用敬語,同輩之間如不是親戚朋友也用敬語。一般情況下,視年齡尊長,晚輩要先向長輩作自我介紹,此時要單腿屈膝,手放膝前,向前稍許彎腰,以示謙遜。行路時,年經人與長輩同行,須跟在長輩後面;走路遇上長輩,必須讓長輩先行。在家用餐時,須給老人擺單桌,等老人開始用餐,家人才能就餐。
家中如有客人,先讓客人動筷,客人吃完之前主人不能先放下筷子,客人亦不能吃盡碗裡的飯,須留一點,否則視為失禮。在餐桌上還有很多規矩,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飲酒時父子不能同席,年輕人如同老人同席,須冊身飲酒,不得在酒席間吸菸,這種美好流傳至今。

婚禮

傳統的朝鮮族的婚慶禮節,是民族文化的最集中表現,這裡還保留著這一傳統風俗。
白衣鄉情
朝鮮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接觸產生愛意後,需要一個媒人去男方家溝通。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這與漢族的“相親”類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男方的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由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傳統的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新郎一行人手捧著用紅巾包著的木雕大雁來到新娘家,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讓進客房,新郎在此戴上紗帽,繫上冠帶,新娘頭上戴“簇頭裡”,手戴“漢衫”走進樵禮廳舉行結婚儀式,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即品嘗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行過樵禮儀式後,雙方便正式結為夫妻,由男方領回家。

節日

朝鮮族崇尚禮儀,注重節令。
這裡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都要大擺筵席,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
朝鮮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但叫法不一樣,內容也有區別:節日有“元旦”(春節)、“上元”(元宵節)、“上已”(農曆的3月3日)、“寒食”(清明節)、“燃燈節”(農曆4月8日)、“端午”(農曆5月5日)、“流頭日”(農曆6月5日)、“秋夕”(仲秋節)、“重九”(農曆9月9日)和“入關”“冬至”等。其中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為一大節日。朝鮮族以元旦為新年,這一天就較漢族過的非常隆重;另外清明節和中秋節是朝鮮民族祭奠祖先的節日,這兩個節日家人都要準備祭品上山去拜祭逝去的先人,緬懷他們的業績。
此外朝鮮族還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回婚節,也稱歸婚節,是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這天兒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表示祝福,回婚節比舉行婚禮還熱鬧。在所有禮儀筵席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舞蹈

朝鮮族有優美的音樂和舞蹈,這裡的百姓人人能歌善舞,在節日或婚禮中更是盡情歡唱。
 
白衣鄉情
民間的舞蹈有農樂舞、長鼓舞、扇舞、頂水舞、劍舞等。農樂舞由古代慶祝狩獵豐收的舞蹈發展演變而來,其中男子用力甩動頭部,使“象帽”頂上3 米長的“象尾”繞身體旋轉飛舞,更是獨具風采,充滿活力。朝鮮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自覺地進行對兒童的美育,從小便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和教育,因此許多孩子都會演奏長鼓、手鼓、伽耶琴、手風琴等樂器朝鮮族歌曲旋律優美、自然流暢,富有很強的感染力與表現力。”
朝鮮族的歌舞一是具有廣泛性,二是具有獨特性。所謂廣泛性,是說朝鮮族人不僅在節日期間,就是在平時的業餘和工間休息中,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即興歌唱,翩翩起舞。而且一跳起來,不論男女老少,人人上場。所謂獨特性,是說朝鮮族舞蹈獨具個性,是中國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奇葩。
朝鮮族更是個愛好體育運動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鞦韆、跳板、競走等活動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民眾性。而且還有一些專由婦女參加的比賽和娛樂活動,如鞦韆、跳板、頂瓮競走等。

長袖飄舞伽耶聲

朝鮮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文化水平較高、經濟發展較快、人民物質生活較好的一個民族。安圖縣是朝鮮民族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紅旗村則是安圖縣朝鮮民族的傳統的民俗和民風保留最原始的鄉村,也是我們研究朝鮮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安圖縣萬寶鎮紅旗村大力發展朝鮮族民俗旅遊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紅旗村中的白衣民族,穿著淨素的朝鮮族服飾,世代居住在白牆稻草搭建的房屋內,在這裡勤懇地勞作著,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飲食、婚慶等等風俗,傳承著優良的朝鮮族民族文化,他們在民族發展的進程中,成了獨特的朝鮮族鄉土風情。
紅旗村從200年開始,累計待了過往遊客十多萬多人次,接待住宿遊客5000多人次, 2006年,紅旗村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級“AA”民俗風景景區。
無論什麼類型的朝鮮族傳統民居,只要走進房屋,第一個感覺就是有很大的一個炕。炕是朝鮮族人在室內的主要活動空間,炕大散熱面積就大,屋裡到了冬天就會顯得特別暖和。灶炕的特點是,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於地面,上部還有蓋板,而蓋板和鍋台、炕面形成了一個平面,這種灶坑既好燒保暖,又經濟衛生。

服飾

在日常生活中,這裡的村民都穿著本民族的服裝。
朝鮮男子愛穿"燈籠褲",而且白色居多,“巴基”和“古克”就是其中的兩種,“巴基”和“古克”是指傳統的朝鮮族服飾“褲子”和“坎肩”。“巴基”褲襠褲腿肥大,穿著陸隨便輕鬆,適合其盤腿席坐的習慣,褲腿有系絲帶,以防風寒;再就是“古克”,古克一般套在“則高利“上衣的外面,多用綢緞作面,毛皮或布料作里,有三個口袋,五個扣,穿上顯得特別精神。成年後上午男子上衣衣短,斜襟、寬袖、右衽、無紐扣,前襟兩側各釘有一飄帶,穿衣時繫結在右襟上方。
白衣鄉情
他們還喜歡外套黑色或其它顏色的帶紐扣的“背褂”就是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原來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冬天上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下穿燈籠褲。這種褲子褲長腰寬,褲襠和褲管肥大,便於在炕上盤腿而坐。穿時將褲腰前部折起後繫上腰帶,褲管下口用布帶系綁。
女裝一般都是白色,分“則高利”和長裙,它們都是朝鮮族服飾中最具傳統的服裝。“則高利”是朝鮮族最喜歡的上衣,無紐扣,用布帶打結,女性的在袖口、衣襟、腋下鑲有色彩鮮艷的綢緞邊,穿起來瀟灑、美麗、大方;長裙是朝鮮族女子的主要服飾,多有長皺褶,可分為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
年輕女子和少女多愛穿背心式的帶 褶筒裙、裙長過膝蓋的短裙,便於勞動。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如今婦女 們穿用的衣料顏色更是絢麗多彩、不拘一格,只有短衣長裙這一傳統民族風格久久不變,因為它符合朝鮮族婦女的審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們溫順、善良和勤勞淳樸的美德。
中老年婦女多穿纏裙、長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纏裙為一幅未經縫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擺、裙帶組成。上窄下寬,裙長及腳面,裙擺較寬,裙上端有許多細褶,裙帶酚冥在裙腰兩側,穿時用纏腰一圈後繫結在右腰一側。因為這種裙子很長,穿著時為了不使裙擺拖地,一般都把裙的一端 從右邊提上來掖在系帶里。穿這種裙子時,裡面必須加穿素白色的襯裙。
朝鮮族兒童多穿七彩上衣,色彩斑斕,好像彩虹在身,使孩子們顯得更加聰慧可愛。朝鮮族一向認為彩虹是光明和美麗的象徵,因此,喜用七色綢緞給兒童做衣服,意在讓兒童美麗幸福。
船形鞋是朝鮮族獨有的鞋。鞋樣像小船,鞋尖向上微翹,用人造革或橡膠製成,柔軟舒適。男鞋一般是黑色,女鞋多為白色、天藍色、綠色。此外朝鮮族服飾中還有一種七彩上衣,用七彩緞做成,象徵幸福和光明,一般是在集會和喜慶活動時穿著。

飲食

這裡的村民飲食保留了朝鮮族飲食文化特色。
白衣鄉情
朝鮮族以喜食辣椒聞名,泡菜為主。泡菜甚至上百種有:辣白菜、櫻菜、蕨菜、桔梗等。湯類必不可少的朝鮮族醬湯。醬有很多種類,其中醬分為爛豆醬、姊妹醬、年醬、辣椒醬等多種。湯可分為石鍋湯、沙鍋湯、養身湯、大補湯等。有:牛肉湯、海帶湯等。食品類有糯米打糕、冷麵、米腸、紫菜飯、土豆餅、土豆餃子、水豆腐等,也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1.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鮮語叫“吉木其”,是朝鮮族飲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泡菜一年四季皆可製作。選上好的白菜、蘿蔔、黃瓜等新鮮蔬菜,放在談鹽水中發酵,然後加入辣椒、薑末兒、白皮蒜、香菜籽等調料,數日後即可食用。
2.打糕——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後捶打而成。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筋道、味香。歷來,朝鮮族把打糕作為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都要做打糕。
3.米腸——米腸叫做“筍呆”,是朝鮮族普遍喜愛的食品,其做法是把蒸到半熟的大米或糯米趁熱拌上鮮豬血或蛋清以及各種香料,緊緊灌入洗乾淨的豬大腸內封好口蒸熟即成。
4.冷麵——延邊朝鮮族喜吃冷麵,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更是飲食的佳品。冷麵的主料是白面、蕎麥麵和澱粉。做時,先把和好的面用機械壓入鍋中,煮熟後撈出,用冷水前去冷卻。然後加牛肉湯或者雞肉湯,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雞肉丸子、蘋果片、雞蛋等佐料,即可食用。

禮儀

朝鮮族注重禮節,這是他們的民族優良傳統,在這裡也得到很好的保留。
自古以來,朝鮮族就把尊敬老人,當做家庭和整個社會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禮節和道德準則。在老人"花甲"之年,即60歲生日之時舉辦隆重的"花甲壽宴",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這種傳統美德。
人們對長輩說話必須使用敬語,同輩之間如不是親戚朋友也用敬語。一般情況下,視年齡尊長,晚輩要先向長輩作自我介紹,此時要單腿屈膝,手放膝前,向前稍許彎腰,以示謙遜。行路時,年經人與長輩同行,須跟在長輩後面;走路遇上長輩,必須讓長輩先行。在家用餐時,須給老人擺單桌,等老人開始用餐,家人才能就餐。
家中如有客人,先讓客人動筷,客人吃完之前主人不能先放下筷子,客人亦不能吃盡碗裡的飯,須留一點,否則視為失禮。在餐桌上還有很多規矩,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飲酒時父子不能同席,年輕人如同老人同席,須冊身飲酒,不得在酒席間吸菸,這種美好流傳至今。

婚禮

傳統的朝鮮族的婚慶禮節,是民族文化的最集中表現,這裡還保留著這一傳統風俗。
白衣鄉情
朝鮮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接觸產生愛意後,需要一個媒人去男方家溝通。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這與漢族的“相親”類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男方的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由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傳統的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新郎一行人手捧著用紅巾包著的木雕大雁來到新娘家,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讓進客房,新郎在此戴上紗帽,繫上冠帶,新娘頭上戴“簇頭裡”,手戴“漢衫”走進樵禮廳舉行結婚儀式,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即品嘗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行過樵禮儀式後,雙方便正式結為夫妻,由男方領回家。

節日

朝鮮族崇尚禮儀,注重節令。
這裡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都要大擺筵席,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
朝鮮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但叫法不一樣,內容也有區別:節日有“元旦”(春節)、“上元”(元宵節)、“上已”(農曆的3月3日)、“寒食”(清明節)、“燃燈節”(農曆4月8日)、“端午”(農曆5月5日)、“流頭日”(農曆6月5日)、“秋夕”(仲秋節)、“重九”(農曆9月9日)和“入關”“冬至”等。其中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為一大節日。朝鮮族以元旦為新年,這一天就較漢族過的非常隆重;另外清明節和中秋節是朝鮮民族祭奠祖先的節日,這兩個節日家人都要準備祭品上山去拜祭逝去的先人,緬懷他們的業績。
此外朝鮮族還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回婚節,也稱歸婚節,是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這天兒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表示祝福,回婚節比舉行婚禮還熱鬧。在所有禮儀筵席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舞蹈

朝鮮族有優美的音樂和舞蹈,這裡的百姓人人能歌善舞,在節日或婚禮中更是盡情歡唱。
 
白衣鄉情
民間的舞蹈有農樂舞、長鼓舞、扇舞、頂水舞、劍舞等。農樂舞由古代慶祝狩獵豐收的舞蹈發展演變而來,其中男子用力甩動頭部,使“象帽”頂上3 米長的“象尾”繞身體旋轉飛舞,更是獨具風采,充滿活力。朝鮮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自覺地進行對兒童的美育,從小便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和教育,因此許多孩子都會演奏長鼓、手鼓、伽耶琴、手風琴等樂器朝鮮族歌曲旋律優美、自然流暢,富有很強的感染力與表現力。”
朝鮮族的歌舞一是具有廣泛性,二是具有獨特性。所謂廣泛性,是說朝鮮族人不僅在節日期間,就是在平時的業餘和工間休息中,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即興歌唱,翩翩起舞。而且一跳起來,不論男女老少,人人上場。所謂獨特性,是說朝鮮族舞蹈獨具個性,是中國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奇葩。
朝鮮族更是個愛好體育運動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鞦韆、跳板、競走等活動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民眾性。而且還有一些專由婦女參加的比賽和娛樂活動,如鞦韆、跳板、頂瓮競走等。

長袖飄舞伽耶聲

朝鮮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文化水平較高、經濟發展較快、人民物質生活較好的一個民族。安圖縣是朝鮮民族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紅旗村則是安圖縣朝鮮民族的傳統的民俗和民風保留最原始的鄉村,也是我們研究朝鮮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安圖縣萬寶鎮紅旗村大力發展朝鮮族民俗旅遊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紅旗村中的白衣民族,穿著淨素的朝鮮族服飾,世代居住在白牆稻草搭建的房屋內,在這裡勤懇地勞作著,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飲食、婚慶等等風俗,傳承著優良的朝鮮族民族文化,他們在民族發展的進程中,成了獨特的朝鮮族鄉土風情。
紅旗村從200年開始,累計待了過往遊客十多萬多人次,接待住宿遊客5000多人次, 2006年,紅旗村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級“AA”民俗風景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