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綿粉蚧

白蠟綿粉蚧

白蠟綿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粉蚧科綿粉蚧屬的一種昆蟲。蟲孵化後從卵囊下口爬出,在葉背葉脈兩側固定取食並越夏,秋季落葉前轉移到技乾皮縫等隱蔽處越冬。天敵有圓斑彎葉瓢蟲、綿粉故長索跳小蜂、綿粉故刷盾長線跳小峰、長盾金小峰,對此故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蠟綿粉蚧
  • 拉丁學名: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同翅目
  • :粉蚧科
  • 亞科:綿粉蚧亞科
  • :綿粉蚧屬
  • :白蠟綿粉蚧
  • 分布區域:河南、山西
  • 學科:生命工程
簡介,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簡介

白蠟綿粉蚧 Phenacoccus∫ marinus Tang屬同翅目,粉蚧科。只知分布於河南鄭州、山西太原等地。為害白蠟、柿樹、核桃、重陽木和懸鈴木等。葉片受害後招致煤污病,葉片覆蓋黑霉,引起葉片早落。雌成蟲體長4~6毫米,寬2~5毫米。體紫褐色橢圓形。背面隆起,腹面平,體分節明顯,被白色蠟粉。前後背孔發達,刺孔群18對,腹臍5個。雄成蟲黑褐色,體長2毫米左右翅展4~5毫米,前翅透明,中央有1條2分權的翅脈不達翅緣後翅小棒狀,腹末圓錐形,具2對白色蠟絲。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蟲體長4~6mm,寬2~5mm。紫褐色,橢圓形,腹面平,背面略隆起,分節明顯,被白色蠟粉,前、後背孔發達,刺孔群18對,腹臍5個。雄成蟲黑褐色,體長2mm左右,翅展4~5mm。前翅透明,1條分叉的翅脈不達翅緣,後翅小棒狀,腹未圓錐形,具2對白色蠟絲。卵 卵圓形,長0.2~0.3mm,寬0.1~0.2mm,桔黃色。若蟲 橢圓形,淡黃色,各體節兩側有刺狀突起。雄蛹 長橢圓形,淡黃色,體長1.0~1.8mm,寬0.5~0.8mm。繭長橢圓形,灰白色,絲質,長3~4mm,寬0.8~1.8mm。卵囊 灰白色,絲質。有長短兩型:前者長7~55mm,寬2~8mm,表面有3條波浪形縱棱;後者長4~7mm,寬2~3mm,長橢圓形,表面無棱紋。

生物學特性

在鄭州1年發生1代,以若蟲在樹皮縫、翹皮下、芽鱗間、舊踴繭或卵囊內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若蟲開始活動取食,3月中、下旬雌雄分化,雄若蟲分泌蠟絲結繭化蛹,4月上旬為盛期,3~5日後雄蟲羽化、交尾。4月初雌蟲開始產卵,4月下旬為盛期,4月底至5月初產卵結束。4月下旬至5月底是若蟲孵化期,5月中旬為盛期,若蟲危害至9月以後開始越冬。越冬若蟲於春季樹液流動時開始吸食危害,雄若蟲老熟後體表分泌蠟絲結白繭化踴,成蟲羽化後破孔爬出,傍晚常成群圍繞樹冠盤旋飛翔,覓偶交尾,壽命1-3天。雌蟲取食期,從腺孔分泌粘液,布滿葉面和技條,如油漬狀,招致煤污病發生。雌蟲交尾後在枝幹或葉片上分泌白色蠟絲形成卵囊,發生多時樹皮上似披上一層白色棉絮。雌蟲產卵量大,常數百粒產在卵囊內,卵期20天左右。

防治方法

1.檢疫加強苗木檢疫,以杜絕粉故蔓延。
2.營林技術防治防治竹巢粉故可採用改善土肥條件,增加植株抗蟲力的方法。亦可清除受害株,減少蟲口密度。
3.人工防治人工刮除苗圃中發生的柯秀粉故。
4.化學防治
(1)用50%殺螟松乳油或90%敵百蟲晶體800~10肌倍液噴殺幼林或苗木上的柯秀粉故。
(2)早春樹木萌芽前,噴射0.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的白蠟綿粉故。
(3)用40%氧化樂果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或25%亞胺硫磷,一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噴殺初孵若蟲。
(4)對竹巢粉故,可在雌蟲出蟄後用40%樂果乳油、25%乙酸甲胺磷乳油、50%久效磷乳油注入受害株基部,毛竹每株3ml,紫竹每株1~2ml,注入後用濕泥或膠帶封住注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