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蛉熱是一種傳染病,病原體是一種濾過性病毒,傳染媒介為白蛉。亞熱帶和地中海地區草原地帶是白蛉熱的多發地區。首先由於白蛉的叮咬(常在腳踝、手腕、頸部等處),引發疥瘡,然後經抓撓而加重,導致潰瘍形成,成為進一步感染的入口。也可引起頭痛、眼睛血絲以及與流感相同的症狀,恢復前發燒將持續大約3天時間。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andfly fever;pappataci fever
- 就診科室:傳染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白蛉熱病毒
- 常見症狀:微癢或劇癢;丘疹,風團,小結節或糜爛,水皰等
- 傳播途徑:白蛉叮咬
病因,流行病學,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白蛉熱病毒通過白蛉叮咬進入人體,經淋巴管和毛細血管到達網狀內皮系統進行繁殖,達到一定數量後進入血液循環,造成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變,也可侵及中樞神經系統。
流行病學
猴及鼠類等野生小哺乳動物為自然宿主,患者也攜帶。病毒通過白蛉叮咬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區多見於兒童,病後免疫力至少2年或終生。本病分布於地中海地區,東亞、南亞、熱帶美洲林區。有季節性,與白蛉繁殖有關,易感成人介入時可造成本病流行。熱帶美洲本病流行與森林開發有關。
臨床表現
白蛉以頭部的喙器刺入皮膚吸吮人和動物的血液,被叮咬後有人可毫無反應,有人感微癢或劇癢,局部出現紅色丘疹、風團、小結節或糜爛、水皰等損害,愈後可留下色素沉著的斑片。若白蛉體內含有黑熱病小體(LD小體)在叮咬人的皮膚時可引起黑熱病、皮膚黑熱病的發生。初起為在白蛉叮咬處發生小的瘙癢性丘疹,可持續5天左右,再經過5天潛伏期後,就突然出現頭痛、乏力、噁心、眼結膜充血、頸部強直及腹痛等全身症狀,同時在面部、頸部可發生猩紅熱樣皮疹。恢復較慢,要經過幾次的反覆發熱而逐漸消退。
檢查
1.血液檢查
白細胞計數減少,早期淋巴細胞減少,後期淋巴細胞分類增多。
2.X線檢查
X線胸片未見異常。
3.尿常規檢查
出現尿蛋白,而且在第4~6病日尿蛋白非常多。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及臨床表現可作出初步診斷。依賴於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確診。
鑑別診斷
應與流行性感冒及登革熱鑑別。
1.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在數小時至24小時內升達高峰,並且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慾減退。
2.登革熱
起病急,先寒戰,隨之體溫迅速升高,24小時內可達40℃。一般持續5~7天,然後驟降至正常,熱型多不規則。
治療
1.隔離傳染源
對蚊蟲較多的地方可用網捕或粘捕群舞的成蚊。可以考慮在河中養魚放鴨以吞食孑孓。常清理污水,以阻止蚊蟲孽生。使用殺蚊劑驅散蚊蟲。
2.阻斷傳播途徑
皮膚上塗驅蚊藥水、驅蚊油等防止蚊蟲叮咬。有條件的安裝紗門紗窗、掛蚊帳等防蚊蟲叮咬。
3.其他
除此之外,也應該注意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做到搞好環境衛生。
預防
主要預防措施在於使用殺蟲劑消滅白蛉,以及改善居住條件,目前尚無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