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與許仙

白蛇與許仙

由杭州歌舞團演出的傳統舞劇。舞劇表現許仙與白蛇由戀到變,變中有愛,經歷許多坎坷,最後留下無限悔與恨的愛情故事。該劇另闢蹊徑,從許仙入手,採用心理結構的方法,跳躍式地剪輯故事情節,較為成功地融現代技法與傳統文化為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蛇與許仙
  • 外文名:The  White Snake and Xu Xian
  • 類別:傳統舞劇
  • 演出單元:杭州歌舞團
簡介,責任描述,演出介紹,評論,

簡介

中文名稱: 白蛇許仙
劇情介紹
舞劇表現許仙與白蛇由戀到變,變中有愛,經歷許多坎坷,最後留下無限悔與恨的愛情故事。
序總是離人淚孤燈搖籃人難寐,亦夢亦幻影相隨,生怕回首偏回首,長夜怎忍離人淚。
舞段:“人難寐”、“影相隨”、“偏回首”、“離人淚”。
第一場西湖之戀花如潮進身如風,堪羨西子意正濃,借得雨絲系情絲,輕舟搖進洞房中。
舞段:“春之風”、“春之情”、“春之雨”、“春之湖”、“春之夜”。
第二場端陽之變正嘴和尚念歪經,幾番詭言打入心,許仙若不耳根軟,豈能傷妻害己身。
舞段:“進讒”、“驚變”。
三場坎坷之愛九死一生因何來,救夫索夫只因愛,人生多少坎坷路,是是非非誰定裁。
舞段:“群鶴孤蛇”、“顛倒情懷”、“落葉知秋”、“水火不容”。
四場合缽之恨回黃轉綠情方好,有情卻被無情惱,金缽壓碎團圓夢,飲恨人間向天嘯。
舞段:“回黃轉綠”、“兩打三敲”、“金缽神威”、“天奈何兮”、“合缽之恨”。
尾場天地悠悠
責任者

責任描述

創作者編劇:鮮于開選。編導:鮮于開選、劉振學(特邀)。作曲:鄧爾博(特邀)。配器:鄧爾博、李躍、孫天強、宋家明、姚夢雲。舞美設計:周本義(特邀,布景)服裝設計: 徐曉紅 (服裝設計), 莫小敏(特邀,服裝)、伊天夫(特邀,燈光)、李樹生(燈光)。總策劃:宋家明、鄧京山、陳紅冰。
演出者主要演員:張益仙、傅晶(飾白蛇A、B),王中尉、張斌(飾許仙A、B),劉小玲、袁桂珍(飾小青A、B),武林喬(飾法海)。樂隊:杭州歌舞團管弦樂隊。指揮:宋家明。

演出介紹

演出大事記本劇根據民間神話傳說白娘子和戲曲《白蛇傳》等情節改編。曾於1987年春演出。經修改後,以全新面目參加第四屆浙江省音樂舞蹈節演出,獲優秀演出獎、藝術組織獎,並赴海口參加第三屆海南國際椰子節演出。1994年編導應邀赴香港為香港舞蹈團排練該劇,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

評論

評論擷萃另闢蹊徑舞許仙萬宙
該劇另闢蹊徑,從許仙入手,採用心理結構的方法,跳躍式地剪輯故事情節,較為成功地融現代技法與傳統文化為一體。首先,編導將原作中以白素貞為中心人物的結構方式,改由許仙來代替,突破了由神及人、愛人及神的審美思維方式,直接尋找一種人與自然契合的精神,弘揚一種人類的生命力,追求我們中華民族悠久而獨具魅力的文化傳統。其次,整個舞劇的心理結構是在維繫原故事情節完整性的基礎上展開的,因此,虛與實的結合便相得益彰。第三,舞劇從許仙的人文背景入手,使得白蛇、青蛇作為神所具有的一種魔力,增添了表現空間而汪洋恣肆。青蛇在怒斥許仙時,不必再親手擊劍問罪,而是通過青蛇的心理活動外化,讓舞台上出現手執棒槌的老太太,挨次鞭韃許仙的肉體,也體現了一種人性所應具備的倫理道德觀念。(摘自1994年8月15日《舞蹈信息報》)溝通中西藝術的舞劇羅辛
該舞劇既傳統又現代,使中國民族舞劇找到了一種與世界舞劇藝術接軌的形式,符合當今觀眾的審美情趣。音樂、舞蹈語彙也有突破創新,如“水漫金山”這場舞,數十名身著水綢服的舞蹈演員,隨著頗具現代氣息的音樂律動,跌宕起伏地起舞,一派波浪滔天的壯觀景象。總的追求是中國傳統舞蹈語彙的現代化和西方舞蹈語彙的中國化。(摘自1994年5月15日《中國文化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