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人口,方言,經濟,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歷史文化,傳統民居,宗祠文化,傳統習俗,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考古發現,著名人物,所獲榮譽,
建制沿革
該村開村時屬香山縣得能都,光緒初年屬東鎮,宣統二年屬第四區;1925年屬中山縣第四區;1949年底屬五桂山區桂北鄉,1951年屬第四區,1955年8月屬張家邊區,1957 年屬豪頭鄉,1958年底屬張家邊公社豪頭耕作區,1961年屬環城區長江公社,1963年屬環城公社,1976年屬山區建設指揮部;1984年屬中山市五桂山區,1987年屬五桂山鎮長命水村,2005年起屬五桂山街道長命水行政村。
地理環境
村東有海拔340米的天葬墳山和海拔305米的獅頭山。省道城桂公路,鄉道長逸路、龍井路經過該村。
人口
世居村民主要為廖姓。廖姓於明末從福建寧化遷至廣東永安(今紫金縣),清雍正十二年從永安遷至該地開村。2015年底,戶籍人口136戶、544人,其中:男性242人,女性302人;80歲以上19人,最年長者98歲(女),常年在城鎮工作和居住的約1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163人,祖籍該村的華僑華人14人,主要分布在厄瓜多、秘魯、加拿大等地。
方言
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原有耕地486畝,主產稻穀和花生,也種植蔬菜和薯類。農閒時村民以編織竹器為副業。現時集體經營以物業出租為主,村內廠房租給企業從事工業生產。現村民主要收入有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租金、土地發包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交通運輸
省道城桂公路,鄉道長逸路、龍井路經過該村。
社會事業
村中建有老人活動中心、健身活動廣場等文體設施。2003年9月,該村的長命水國小合併到五桂山學校,原國小轉制為民辦國小,改名為龍泉學校。
歷史文化
傳統民居
舊民居為磚瓦結構平房,現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村中收藏有《廖氏族譜》,修纂者及年代不詳記述了部分祖先的生卒時日、墓葬及事跡。2008年,長命水村民委員會制定《長命水村民自治章程》。
宗祠文化
2012 年,長命水村志編纂委員會主持編修《長命水村志》;現存樓3座,其中,白蘭橋四隊廖觀慶喝樓,建於民國初期,建築面積 100多平方米,樓高三層每層約3米。四周牆壁為夯土牆,用厚木板夾牆模,放進由石灰、黃泥、沙混合的“三合土”夯實而成白蘭橋廖氏宗祠始建於民國時期,2005年重修,占地面積240平方米。牆基以花崗石板築就,小青磚砌牆,以石為柱,木作梁,木樑雕鐵精湛。兩進布局,堂門上方懂匾書“廖氏宗祠”,門兩邊懸掛對聯:“鉅鹿淵源世代興,南國長水千秋盛”。祠堂前殷橫樑上刻“長命水”三字,兩邊有側門通虎廊。後殿牆身兩邊懸掛對聯:“世祖鉅鹿郡源遠流長鑄輝煌,世彩長命水根深葉茂添瑰麗”,內設神龕放置牌位牌位上方懸掛“世彩堂”匾額。相傳在北宋,因廖家累世奉養白髮老人,族中名臣廖剛便將自己的廳堂命名為“世彩堂”,寓意“長壽而福氣”。後世廖姓宗族多以“世彩堂”為堂號。
傳統習俗
當地民間流傳“冬至大過做年”的說法,當天村民買肉殺雞,買魚買酒,拜祭祖宗,大放鞭炮。此外還有冬至時做蘿蔔粄的習俗。
地方特產
該村龍井側有1棵伯公樹(學名銀柴),樹齡超過300年,為長命水村境內現存最古老的樹。傳統食品有甜粄(又稱大籠糕或年糕)、牛的粄、兼水粄(又稱鹼水糕)、廉窖仔、發粄、葉仔粄、三丫苦粄、芋頭粄、蘿蔔粄、前堆等。
風景名勝
村頭有1口古井,始建於清代。因井水清澈甘甜,湧出時如龍吐珠而得名“龍井”。井前有洗衫池井水滿則流至池中,村民作洗衣、澆花、洗菜之用。該並聲名遠播,許多外來人員、周邊酒店企業等也至此取水飲用。
清明當天,同族宗親祭祖、掃墓,在外的港澳同胞、華僑也返鄉參加,祭拜宗祖墓後才祭拜自家祖先並在白蘭橋廖氏宗詞門前共進晚餐。
考古發現
1993年5月,該村老虎地(土名)出土一具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的男性屍。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南端、最潮濕地帶首次出土的較完整的百年鞣屍,也是廣東少有的古屍之一。
著名人物
廖富晨(生卒年不詳),1924年長命水鄉成立農民協會,任會長,1925年3月當選為中山具四區農民協會會長,後任縣農協委員會執行委員,其間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四區農民開展革命鬥爭。大革命失敗後,被國民黨當局殺害。
廖桂生(?—1927),1925年任中山縣四區農民自衛軍中隊長,後在賣蔗埔起義中犧牲。
廖兆安(1956— ),恆心酒樓創辦人、中山市個體勞動者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山市餐飲食品協會會長,政協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中山市委員會委員,曾獲“廣東省先進個體工商戶”“廣東省光彩之星”等榮譽。
所獲榮譽
抗日戰爭時期,五桂山游擊隊曾在該村開展抗日鬥爭,1957年白蘭橋村被評為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該村所屬的長命水村2006年12月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廣東省衛生村,2009年12月被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廣東省文明村。